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安徽歙县:强党建聚合力抓发展,创新社区振兴路

时间:2022-06-13 17:48:46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许亮亮

大茂社区位于歙县新安江畔,总面积9.2平方公里,现有550户、1361人。近年来,该社区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群众首创精神,走出一条党建强、产业兴、百姓富、治理优、乡村美的振兴之路。

一、强化党建引领,锻造过硬战斗堡垒

大茂社区通过选优配强班子队伍、规范干部管理、提升干部本领、改进干部作风等,锻造出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社区干部队伍。一是选好带头人,引领乡村蝶变。2002年,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镇党委针对大茂社区问题多、集体经济弱、社会治安乱、工作难推动的现状,深入调研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在于:没有一个好带头人,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通过摸排,打破行业身份、地域限制,动员引导在外的本村能人回乡担任村党组织书记。20年来,大茂社区从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村华丽转身成为中国村庄特色村、全省“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村集体固定资产超2000万元的振兴强村。二是建强村班子,锤炼过硬本领。建立村“两委”后备干部培育机制,将文化素质高、群众基础好、服务意识强的年轻党员纳入后备干部培养,鼓励党员干部参加学历水平教育,现任8名村干部中,6人大专以上学历。推行“干部夜学”制度,每周村“两委”干部开展一次集中“夜学”,系统学习政策法规、上级文件和业务知识,提升为民办事本领。同时,组织“两委”干部常态化走出去,到江浙等发达省市学习美丽乡村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乡村社会治理等先进经验。三是立下硬规矩,倾心为民解忧。针对过去社区“选举时一身劲,选上后就松劲,怕事躲事不干事”的顽瘴痼疾,刀刃向内、刮骨疗毒,探索制定干部考勤、分片联系、绩效考核等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村干部包保到组,明确每周上户不少于2天、每月走访包组所有在家农户,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困于民,推动村干部把村事当家事,视村民如家人,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推动乡村发展成为“大合唱”。

二、推进乡村治理,涵养文明乡风民风

多年来,大茂社区以思想创新之变引领乡村治理之变,培育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展现出乡村文明新气象。一是创新户主会,争做“主人翁”。创新推出“户主会”制度,将全村划分12个片区,由“两委”干部分片摸排亟需解决问题,召开“户主会”讨论,把民主自治延伸到户,群众的事由群众商议,激活村民主人翁意识,调动村民参与热情,统一思想意见后报村“两委”研究决定。二是成立工作室,架起“连心桥”。成立“徽州乡风评理堂”和“全国人大代表综治工作室”,邀请该村7位乡贤及1位全国人大代表坐堂调解,开展纠纷化解、信访接待、法治宣传、心理疏导、政策解读、旅游服务等工作,架起人大代表与群众联系桥梁,调处各类矛盾纠纷近500件,有效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初始萌芽阶段和基层一线。三是建设信用村,焕发“新气象”。抢抓歙县入选全省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选点县机遇,开展“整村授信”试点,对社区所有农户公开进行评议,评选AAA级信用户46户、AA级信用户149户、A级信用户73户,截至2022年4月,该社区完成信用户授信3160万元、用信2000多万元,经营主体授信1675万元、用信1050万元。开办社区“信用好超市”,将村民参与环境整治、抗洪抢险、森林防火、疫情防控、生态环保等具体事务进行信用赋分,定期兑换生产生活用品;同时,制定出行、就医、旅游、乘车、购物等优惠“礼遇10条。通过党组织引领、金融杠杆撬动,有效助推乡村诚信体系建设。

三、壮大集体经济,闯出村强民富新路

大茂社区村“两委”通过系统谋划、多元发展、干群联动,咬定集体经济发展不动摇、不松劲、不懈怠,通过几年的努力,现村集体经营年收入超百万元。一是补齐短板,铺平发展路。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问题,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建立“大茂发展项目库”,争取美丽乡村、“四好农村路”、水利、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等项目资金5000余万元,持续开展“三线”下地、污水统管、硬化道路、亮化村庄等,特别是建成了可安居200多户的大茂新村,村庄面貌显著改善。二是系统谋划,画好发展图。盘活资产、激活资源、搞活服务,是大茂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大茂社区“两委”干部分片包组、分头上户,深入全村12个村民组,在遍访全村、充分调研基础上,系统编制近中远期发展规划,把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农业上,成立茂顺林业合作社,发展高产优质枇杷、有机无公害茶叶、生态鳜鱼、林下黄精等种养业,每年村集体增收50余万元。在工业上,与企业合办枇杷精深加工厂,研发枇杷膏、枇杷蜜等农特产品,每年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在服务业上,发展民宿、枇杷博物馆、丝绸博物馆、乡村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等一批农旅融合新业态,大茂村乡村旅游业迅猛发展,每年吸引游客5万余人。三是群众参与,共享发展果。大茂社区2015年以来,先后从集体资产中拿出200多万元,用于自来水、路灯、村内道路等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每年拿出10余万元,用于补助村民发展枇杷、茶叶等产业,领办民宿农家乐、木材加工厂、手套代加工厂,以及用于“信用好”超市积分兑换,统一为村民购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关心帮扶弱势群体。设立“直播室”,培育“乡村网红”,全力拓宽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空间”,大茂群众人均收入由2011年的2800元增加到2021年的28000元。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林凡建
标签基层动态    

安徽歙县:强党建聚合力抓发展,创新社区振兴路

时间:2022-06-13 17:48:46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许亮亮

大茂社区位于歙县新安江畔,总面积9.2平方公里,现有550户、1361人。近年来,该社区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群众首创精神,走出一条党建强、产业兴、百姓富、治理优、乡村美的振兴之路。

一、强化党建引领,锻造过硬战斗堡垒

大茂社区通过选优配强班子队伍、规范干部管理、提升干部本领、改进干部作风等,锻造出一支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社区干部队伍。一是选好带头人,引领乡村蝶变。2002年,在村两委换届选举中,镇党委针对大茂社区问题多、集体经济弱、社会治安乱、工作难推动的现状,深入调研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在于:没有一个好带头人,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通过摸排,打破行业身份、地域限制,动员引导在外的本村能人回乡担任村党组织书记。20年来,大茂社区从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村华丽转身成为中国村庄特色村、全省“五个好”村党组织标兵,村集体固定资产超2000万元的振兴强村。二是建强村班子,锤炼过硬本领。建立村“两委”后备干部培育机制,将文化素质高、群众基础好、服务意识强的年轻党员纳入后备干部培养,鼓励党员干部参加学历水平教育,现任8名村干部中,6人大专以上学历。推行“干部夜学”制度,每周村“两委”干部开展一次集中“夜学”,系统学习政策法规、上级文件和业务知识,提升为民办事本领。同时,组织“两委”干部常态化走出去,到江浙等发达省市学习美丽乡村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乡村社会治理等先进经验。三是立下硬规矩,倾心为民解忧。针对过去社区“选举时一身劲,选上后就松劲,怕事躲事不干事”的顽瘴痼疾,刀刃向内、刮骨疗毒,探索制定干部考勤、分片联系、绩效考核等规章制度,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村干部包保到组,明确每周上户不少于2天、每月走访包组所有在家农户,做到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困于民,推动村干部把村事当家事,视村民如家人,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推动乡村发展成为“大合唱”。

二、推进乡村治理,涵养文明乡风民风

多年来,大茂社区以思想创新之变引领乡村治理之变,培育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展现出乡村文明新气象。一是创新户主会,争做“主人翁”。创新推出“户主会”制度,将全村划分12个片区,由“两委”干部分片摸排亟需解决问题,召开“户主会”讨论,把民主自治延伸到户,群众的事由群众商议,激活村民主人翁意识,调动村民参与热情,统一思想意见后报村“两委”研究决定。二是成立工作室,架起“连心桥”。成立“徽州乡风评理堂”和“全国人大代表综治工作室”,邀请该村7位乡贤及1位全国人大代表坐堂调解,开展纠纷化解、信访接待、法治宣传、心理疏导、政策解读、旅游服务等工作,架起人大代表与群众联系桥梁,调处各类矛盾纠纷近500件,有效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初始萌芽阶段和基层一线。三是建设信用村,焕发“新气象”。抢抓歙县入选全省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选点县机遇,开展“整村授信”试点,对社区所有农户公开进行评议,评选AAA级信用户46户、AA级信用户149户、A级信用户73户,截至2022年4月,该社区完成信用户授信3160万元、用信2000多万元,经营主体授信1675万元、用信1050万元。开办社区“信用好超市”,将村民参与环境整治、抗洪抢险、森林防火、疫情防控、生态环保等具体事务进行信用赋分,定期兑换生产生活用品;同时,制定出行、就医、旅游、乘车、购物等优惠“礼遇10条。通过党组织引领、金融杠杆撬动,有效助推乡村诚信体系建设。

三、壮大集体经济,闯出村强民富新路

大茂社区村“两委”通过系统谋划、多元发展、干群联动,咬定集体经济发展不动摇、不松劲、不懈怠,通过几年的努力,现村集体经营年收入超百万元。一是补齐短板,铺平发展路。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问题,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建立“大茂发展项目库”,争取美丽乡村、“四好农村路”、水利、衔接推进乡村振兴等项目资金5000余万元,持续开展“三线”下地、污水统管、硬化道路、亮化村庄等,特别是建成了可安居200多户的大茂新村,村庄面貌显著改善。二是系统谋划,画好发展图。盘活资产、激活资源、搞活服务,是大茂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大茂社区“两委”干部分片包组、分头上户,深入全村12个村民组,在遍访全村、充分调研基础上,系统编制近中远期发展规划,把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农业上,成立茂顺林业合作社,发展高产优质枇杷、有机无公害茶叶、生态鳜鱼、林下黄精等种养业,每年村集体增收50余万元。在工业上,与企业合办枇杷精深加工厂,研发枇杷膏、枇杷蜜等农特产品,每年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在服务业上,发展民宿、枇杷博物馆、丝绸博物馆、乡村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等一批农旅融合新业态,大茂村乡村旅游业迅猛发展,每年吸引游客5万余人。三是群众参与,共享发展果。大茂社区2015年以来,先后从集体资产中拿出200多万元,用于自来水、路灯、村内道路等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工程;每年拿出10余万元,用于补助村民发展枇杷、茶叶等产业,领办民宿农家乐、木材加工厂、手套代加工厂,以及用于“信用好”超市积分兑换,统一为村民购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关心帮扶弱势群体。设立“直播室”,培育“乡村网红”,全力拓宽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空间”,大茂群众人均收入由2011年的2800元增加到2021年的28000元。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林凡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