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湖南沅陵:一个落后村的美丽蜕变

时间:2022-06-22 11:28:35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张美华 张景红 瞿云

“会当‘九龙顶’,一览众山小”。夏日炎炎,笔者慕名来到位于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筲箕湾镇的九龙山,登上峰顶,纵观周围群山,峰峦叠起,如九龙戏珠,风光无限。

九龙山因山势奇险、风景秀丽而远近闻名,成为众多游客的打卡地。从峰顶望去,山脚下一栋栋漂亮美观的小楼房点缀其中,好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这里便是九龙山村。

沅陵县九龙山村综合服务中心。

九龙山村曾经是一个穷山恶水的贫瘠之村,近年来,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带领下,他们摘掉“穷帽”、拔除“穷根”,如今该村成为城里人休闲向往之地,蜕变成一个环境优美、产业兴旺、农民富裕、村民幸福的美丽山村。

“九龙山村发生的变化,得益于后盾单位和驻村工作队的真帮真扶,感谢‘亲人’们呐!”对于九龙山村的翻天覆地,村党支部书记蔡圣微满怀感激。自乡村振兴战略落地以来,该村在沅陵县应急管理局驻村工作队的用心帮扶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始终坚持“守底线、强基础、推清爽、助产业”的工作思路,在乡村振兴的路上,用真情赢得民心,用汗水换来产业发展,用实际行动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守住返贫致贫底线

九龙山村距筲箕湾镇26公里,由原九龙山、茶路坪和贵溪等三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820户2961人,是筲箕湾镇位置最偏远、农户最分散、基础最薄弱的村,属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防返贫工作量大、任务艰巨。

为切实做到全村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收入不稳定户的家庭情况清、底子明,该村动员乡村干部、驻村干部、帮扶责任人和基层网格员等逐户逐人逐项开展入户走访排查,将全村8户收入不稳定户全部落实“一对一”精准帮扶,并建立了监测帮扶机制,真正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微信图片_20220622163819.jpg

沅陵县九龙山村联合党支部书记、县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张美华(右)走访帮扶户。

吕大河为该村吕家组人,妻子智力缺陷,女儿肢体残疾,是村里出了名的“困难户”,前期患病住院,高额的医药费让其家庭陷入困境,县应急管理局驻村工作队队长宋艳文获悉后,及时召集村干部会商研判,制定并落实多项防返贫帮扶措施。

“村里不仅给我们全家申请了低保,还及时向县级相关部门申请了大病医疗补贴,工作队和村干部还动手帮我们修厨房、建厕所,大大减轻了我家的经济负担。”吕大河说,这得益于县里的防返贫工作机制完善,否则家庭就垮了。

瞿吉顺家庭生活困难,其本人患有癫痫病,长期靠药物控制病情,但有劳动能力,该户被列为“监测户”。罗汉果种植大户瞿宏生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动员其种植罗汉果,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在其多次动员劝说下,瞿吉顺种植罗汉果20亩,养殖母猪10头;工作队知情后,也经常到县里、镇里请专业技术人员,免费手把手面对面为其传授种植养殖经验,经个人努力和精准帮扶,去年纯收入达8万余元,家庭增收了,生活有保障了,监测户动态清零,消除了风险。

脱贫户吕延顺之子吕长雨,37岁,有劳动能力,但智力缺陷一直没有外出务工,虽然之前靠在村里打点零工增加收入,但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致使其成为村里的收入不稳定户。工作队和村“两委”得知情况后,迅速与本村在外省当包工头的瞿吉尧取得联系,经多次协调和劝说,今年初,瞿吉尧将其带到他的工地上班,每个月能领到务工工资4000元。

近年来,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该村通过政府提供就业岗位、引导外出务工、在家发展产业等多重合力,村内有劳动力的群众都已经实现了稳定就业,守住了返贫致贫底线。

今年初,九龙山村降大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带领党员干部清扫积雪,保障村民安全出行。

夯实基层党建基础

九龙山村人多面积大,地理位置偏远,之前交通及基础设施比较落后,除了贫困,几年前的九龙山村也是全县有名的“问题村”,村情复杂,矛盾众多。

去年,因乡村振兴工作压力大,村里一名支委离职,一名村委辞职,村党支部软弱涣散,无法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村要强民要富,需“领头羊”带好路。联合党支部书记、县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张美华获悉后,及时会商研判,通过选拔补选,将村里罗汉果种植大户、带头致富能人瞿宏生补选为党支部副书记,选齐配强村“两委”班子人员。同时,将工作责任心强、群众基础好、有脱贫攻坚经验的局里干部宋艳文派驻九龙山村担任工作队长。张美华三番五次下村,精心指导村级工作,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为九龙山村营造了团结一心干事创业的和谐氛围。

“如果您有困难,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县应急管理局驻村开展工作后,始终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一项常态工作来抓,驻村干部在入户走访中听民意、解难题、办实事,实实在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赢得了民心。

宋艳文带领队员们驻村以来,始终冲在一线,以身示范。疫情防控期间,他主动值夜班,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其他同志;下雪冰冻时,他每日带头扫雪除冰,畅通村民外出道路;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时,他一马当先,总是“轻伤不下火线”,一点小问题从不请假。

监测户尹克良家里人口多、家庭困难,去年又生了了场大病,致使家庭雪上加霜。宋艳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经常上门走访,看望老人和小孩,帮助做些维修饮水管道等体力活,并送来生活物资和慰问金,解决其家庭生活难题。尹克良康复后,由于体力跟不上,一直没有找到工作,宋艳文又千方百计为尹克良在外地找了份保安工作,收入稳定了,生活有保障了,压在宋艳文心里石头也落地了。

在驻村工作队的感染下,本是个热心肠的老支书瞿宏清每月自发组织村里党员开展清扫路面、边坡砍青、河道清理等党日主题活动。同时,他还发挥老干部的余热,积极参与村里大小事务,为乡村振兴工作出谋划策,村里的水管坏了、群众出现矛盾纠纷了、道路出现险情了等等,都会出现他的身影。

6月3日,九龙山村遭遇大暴雨,导致部分道路塌方,县应急管理局及乡镇主要负责人组织指挥抗灾工作。

今年6月3日晚,暴雨洪峰来袭,该村党支部书记蔡圣微闻汛而动,迅速召集村“两委”成员、年轻党员和村民代表冒雨集合,经过简短的分析与研究后,迅速带领工作队、村干部及和村应急抢险队伍分5个片区,对所有砌坡建房户、靠河建房户、低洼住户进行地毯式走访、通知和转移。

“要不是村干部及时组织我们转移,我这条命早就没了。”今年72岁的瞿宏兴,其儿子儿媳在外务工,当晚村干部冒雨紧急将他一家3人安全转移。果不其然,暴雨持续没多久,一声巨响,瞿宏兴家的木房子顷刻间被泥石流破壁而入,瞿宏兴和在场的村民看到这一幕,再看看满身泥水的村干部,留下了感动的热泪。

九龙山村吕家组有12户人家住在低洼地带,当时,洪水从四面涌进了村民的房子,在这紧要关头,蔡圣微带领村里党员干部及时出现在群众面前,组织村民安全撤离,当他们来到吕吉全俩位老人家里时,发现水已经漫到了膝盖,他奋不顾身地将年迈老人背在了背上,迅速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雨暴风狂,挡不住他们冲锋在前、抗洪抢险的脚步;靠前指挥,体现出他们吃苦在先、战胜灾害的意志。在这次抗洪抢险过程中,九龙山村的党员干部们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全身心的投入到抗洪抢险工作中,使受灾损失降到了最低。

据统计,在这次抢险中,该村“两委”班子带领党员干部共转移出群众30多户,无一群众因灾伤亡。村里的百姓都竖起大拇指说:“多亏了咱们的好干部!”

“我们不能让驻村工作队的帮扶成效,被天灾毁了。”支部书记蔡圣微表示,工作队辛辛苦苦帮扶,现在村里已有很大起色,我们一定要守住来之不易的成果。

九龙山村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带领村民种植首批中药材黄柏100亩。

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根本。工作队驻村以来,千方百计为村里谋发展,为群众寻富路。

为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该村抢抓沅陵县委打造“中药材综合开发利用百亿产业链”的良机,大力发展黄柏、罗汉果等中药材产业种植,盘活该村农田、林地、劳动力等资源要素。

在工作队的带领下,该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流转荒地130亩种植黄柏,流转农田80亩种植罗汉果,雇佣贫困户劳动力20余人,户均家庭务工年收入增加9000元,特色产业真正成为群众的“摇钱树”,使群众在稳定增收方面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九龙山村罗汉果基地。

产业的兴旺吸引着外出打工者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瞿宏生是九龙山村人,在广东打工10余年,曾是一家厂子里的中层干部,有着不错的工资待遇。前几年,他考虑到家中母亲年事已高,又听说村里正在发展特色产业,便决心和妻子一起返乡创业。他通过利用流转农田种植罗汉果80余亩,年纯收入达10万余元,成为全村带头致富能人,谈起产业以后发展规模,瞿宏生信心十足:“家门口发展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条件,现在真正做到了致富、顾家两不误。”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再也不用辛苦出远门了。”脱贫户吕晓英长期在村级合作社务工,有着不错的工资收入,谈到村里合作社入股分红时,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

近年来,驻村工作队帮助村里成立了沅陵县茶九贵种养专业合作社,依靠能人带动发展产业,规模化种植罗汉果,脱贫户入股参与,去年累计分红116户426人,分红11600元。

该村除了分红的潜在收入,还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他们通过充分利用产业扶贫帮扶资金,大力发展水稻、红薯、油菜、玉米、黄豆等绿色生态产业,种养结合,养殖牲猪、牛、鸡、鸭,逐步改变过去单一的水稻种植传统。

看着村民的腰包鼓起来、笑容多起来、日子好起来,工作队队长宋艳文颇感欣慰,他说:“我们工作队再苦再累都值了!”

沅陵县九龙山村的田园风光。

打造生态宜居乡村

笔者走进九龙山村看到,村组道路干净,农家庭院清爽,村民们满面春风,田间地头都是忙碌的身影。

近年来,该村围绕村容村貌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方面,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十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纳入村规民约和村干部年度目标考核,家家户户张贴“门前三包”责任牌,月月开展清洁卫生户评选,狠抓人居环境卫生清爽整洁。

坚持示范引领,广泛宣传发动群众,通过打造吕家组示范点,以点带面,修建排水设施,建设路边绿化带,安装运动器材、路灯等便民设施,使该村面貌焕然一新。

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感召下,九龙山村村民自发清扫环境卫生。

“为改善村内生产生活环境,我们还积极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完成了农村厕所改造25户,拆除了52栋闲置破旧房屋和115个废弃的猪牛圈。”蔡圣微介绍,各家各户的串户道路全部实现硬化,田间道路实现了水泥或砂石硬化全覆盖;家家户户接通了自来水、覆盖了电信网络,现在彻底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历史。

为实现乡村工作“内外兼修”。该村还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明确村民维护村庄环境的责任和义务,推行“门前三包”“家庭五净”制度,切实增强农民群众自觉性、主动性,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主动监督,推动形成民建、民管、民享的长效机制,确保村庄保持干净、整洁、有序。

“路更宽了,灯更亮了,水更清了,村里彻底变了样,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这都是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功劳!”说起这几年村里的变化,村民们幸福满满,对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当前的九龙山村,山水在变,变得更美;山村在变,变得更富;人民群众在变,变得更加有志有智。可以预见,待到“高山花海风景旅游景区”在九龙山落成后,九龙山村一定会更富更强,走出一条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林凡建
标签基层动态    

湖南沅陵:一个落后村的美丽蜕变

时间:2022-06-22 11:28:35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张美华 张景红 瞿云

“会当‘九龙顶’,一览众山小”。夏日炎炎,笔者慕名来到位于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筲箕湾镇的九龙山,登上峰顶,纵观周围群山,峰峦叠起,如九龙戏珠,风光无限。

九龙山因山势奇险、风景秀丽而远近闻名,成为众多游客的打卡地。从峰顶望去,山脚下一栋栋漂亮美观的小楼房点缀其中,好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这里便是九龙山村。

沅陵县九龙山村综合服务中心。

九龙山村曾经是一个穷山恶水的贫瘠之村,近年来,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带领下,他们摘掉“穷帽”、拔除“穷根”,如今该村成为城里人休闲向往之地,蜕变成一个环境优美、产业兴旺、农民富裕、村民幸福的美丽山村。

“九龙山村发生的变化,得益于后盾单位和驻村工作队的真帮真扶,感谢‘亲人’们呐!”对于九龙山村的翻天覆地,村党支部书记蔡圣微满怀感激。自乡村振兴战略落地以来,该村在沅陵县应急管理局驻村工作队的用心帮扶下,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引导下,始终坚持“守底线、强基础、推清爽、助产业”的工作思路,在乡村振兴的路上,用真情赢得民心,用汗水换来产业发展,用实际行动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守住返贫致贫底线

九龙山村距筲箕湾镇26公里,由原九龙山、茶路坪和贵溪等三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820户2961人,是筲箕湾镇位置最偏远、农户最分散、基础最薄弱的村,属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防返贫工作量大、任务艰巨。

为切实做到全村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收入不稳定户的家庭情况清、底子明,该村动员乡村干部、驻村干部、帮扶责任人和基层网格员等逐户逐人逐项开展入户走访排查,将全村8户收入不稳定户全部落实“一对一”精准帮扶,并建立了监测帮扶机制,真正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微信图片_20220622163819.jpg

沅陵县九龙山村联合党支部书记、县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张美华(右)走访帮扶户。

吕大河为该村吕家组人,妻子智力缺陷,女儿肢体残疾,是村里出了名的“困难户”,前期患病住院,高额的医药费让其家庭陷入困境,县应急管理局驻村工作队队长宋艳文获悉后,及时召集村干部会商研判,制定并落实多项防返贫帮扶措施。

“村里不仅给我们全家申请了低保,还及时向县级相关部门申请了大病医疗补贴,工作队和村干部还动手帮我们修厨房、建厕所,大大减轻了我家的经济负担。”吕大河说,这得益于县里的防返贫工作机制完善,否则家庭就垮了。

瞿吉顺家庭生活困难,其本人患有癫痫病,长期靠药物控制病情,但有劳动能力,该户被列为“监测户”。罗汉果种植大户瞿宏生了解情况后,主动上门动员其种植罗汉果,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在其多次动员劝说下,瞿吉顺种植罗汉果20亩,养殖母猪10头;工作队知情后,也经常到县里、镇里请专业技术人员,免费手把手面对面为其传授种植养殖经验,经个人努力和精准帮扶,去年纯收入达8万余元,家庭增收了,生活有保障了,监测户动态清零,消除了风险。

脱贫户吕延顺之子吕长雨,37岁,有劳动能力,但智力缺陷一直没有外出务工,虽然之前靠在村里打点零工增加收入,但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致使其成为村里的收入不稳定户。工作队和村“两委”得知情况后,迅速与本村在外省当包工头的瞿吉尧取得联系,经多次协调和劝说,今年初,瞿吉尧将其带到他的工地上班,每个月能领到务工工资4000元。

近年来,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该村通过政府提供就业岗位、引导外出务工、在家发展产业等多重合力,村内有劳动力的群众都已经实现了稳定就业,守住了返贫致贫底线。

今年初,九龙山村降大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带领党员干部清扫积雪,保障村民安全出行。

夯实基层党建基础

九龙山村人多面积大,地理位置偏远,之前交通及基础设施比较落后,除了贫困,几年前的九龙山村也是全县有名的“问题村”,村情复杂,矛盾众多。

去年,因乡村振兴工作压力大,村里一名支委离职,一名村委辞职,村党支部软弱涣散,无法发挥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村要强民要富,需“领头羊”带好路。联合党支部书记、县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张美华获悉后,及时会商研判,通过选拔补选,将村里罗汉果种植大户、带头致富能人瞿宏生补选为党支部副书记,选齐配强村“两委”班子人员。同时,将工作责任心强、群众基础好、有脱贫攻坚经验的局里干部宋艳文派驻九龙山村担任工作队长。张美华三番五次下村,精心指导村级工作,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为九龙山村营造了团结一心干事创业的和谐氛围。

“如果您有困难,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县应急管理局驻村开展工作后,始终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一项常态工作来抓,驻村干部在入户走访中听民意、解难题、办实事,实实在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赢得了民心。

宋艳文带领队员们驻村以来,始终冲在一线,以身示范。疫情防控期间,他主动值夜班,把困难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其他同志;下雪冰冻时,他每日带头扫雪除冰,畅通村民外出道路;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时,他一马当先,总是“轻伤不下火线”,一点小问题从不请假。

监测户尹克良家里人口多、家庭困难,去年又生了了场大病,致使家庭雪上加霜。宋艳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经常上门走访,看望老人和小孩,帮助做些维修饮水管道等体力活,并送来生活物资和慰问金,解决其家庭生活难题。尹克良康复后,由于体力跟不上,一直没有找到工作,宋艳文又千方百计为尹克良在外地找了份保安工作,收入稳定了,生活有保障了,压在宋艳文心里石头也落地了。

在驻村工作队的感染下,本是个热心肠的老支书瞿宏清每月自发组织村里党员开展清扫路面、边坡砍青、河道清理等党日主题活动。同时,他还发挥老干部的余热,积极参与村里大小事务,为乡村振兴工作出谋划策,村里的水管坏了、群众出现矛盾纠纷了、道路出现险情了等等,都会出现他的身影。

6月3日,九龙山村遭遇大暴雨,导致部分道路塌方,县应急管理局及乡镇主要负责人组织指挥抗灾工作。

今年6月3日晚,暴雨洪峰来袭,该村党支部书记蔡圣微闻汛而动,迅速召集村“两委”成员、年轻党员和村民代表冒雨集合,经过简短的分析与研究后,迅速带领工作队、村干部及和村应急抢险队伍分5个片区,对所有砌坡建房户、靠河建房户、低洼住户进行地毯式走访、通知和转移。

“要不是村干部及时组织我们转移,我这条命早就没了。”今年72岁的瞿宏兴,其儿子儿媳在外务工,当晚村干部冒雨紧急将他一家3人安全转移。果不其然,暴雨持续没多久,一声巨响,瞿宏兴家的木房子顷刻间被泥石流破壁而入,瞿宏兴和在场的村民看到这一幕,再看看满身泥水的村干部,留下了感动的热泪。

九龙山村吕家组有12户人家住在低洼地带,当时,洪水从四面涌进了村民的房子,在这紧要关头,蔡圣微带领村里党员干部及时出现在群众面前,组织村民安全撤离,当他们来到吕吉全俩位老人家里时,发现水已经漫到了膝盖,他奋不顾身地将年迈老人背在了背上,迅速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雨暴风狂,挡不住他们冲锋在前、抗洪抢险的脚步;靠前指挥,体现出他们吃苦在先、战胜灾害的意志。在这次抗洪抢险过程中,九龙山村的党员干部们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全身心的投入到抗洪抢险工作中,使受灾损失降到了最低。

据统计,在这次抢险中,该村“两委”班子带领党员干部共转移出群众30多户,无一群众因灾伤亡。村里的百姓都竖起大拇指说:“多亏了咱们的好干部!”

“我们不能让驻村工作队的帮扶成效,被天灾毁了。”支部书记蔡圣微表示,工作队辛辛苦苦帮扶,现在村里已有很大起色,我们一定要守住来之不易的成果。

九龙山村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带领村民种植首批中药材黄柏100亩。

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根本。工作队驻村以来,千方百计为村里谋发展,为群众寻富路。

为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该村抢抓沅陵县委打造“中药材综合开发利用百亿产业链”的良机,大力发展黄柏、罗汉果等中药材产业种植,盘活该村农田、林地、劳动力等资源要素。

在工作队的带领下,该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流转荒地130亩种植黄柏,流转农田80亩种植罗汉果,雇佣贫困户劳动力20余人,户均家庭务工年收入增加9000元,特色产业真正成为群众的“摇钱树”,使群众在稳定增收方面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九龙山村罗汉果基地。

产业的兴旺吸引着外出打工者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瞿宏生是九龙山村人,在广东打工10余年,曾是一家厂子里的中层干部,有着不错的工资待遇。前几年,他考虑到家中母亲年事已高,又听说村里正在发展特色产业,便决心和妻子一起返乡创业。他通过利用流转农田种植罗汉果80余亩,年纯收入达10万余元,成为全村带头致富能人,谈起产业以后发展规模,瞿宏生信心十足:“家门口发展具有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条件,现在真正做到了致富、顾家两不误。”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再也不用辛苦出远门了。”脱贫户吕晓英长期在村级合作社务工,有着不错的工资收入,谈到村里合作社入股分红时,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

近年来,驻村工作队帮助村里成立了沅陵县茶九贵种养专业合作社,依靠能人带动发展产业,规模化种植罗汉果,脱贫户入股参与,去年累计分红116户426人,分红11600元。

该村除了分红的潜在收入,还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他们通过充分利用产业扶贫帮扶资金,大力发展水稻、红薯、油菜、玉米、黄豆等绿色生态产业,种养结合,养殖牲猪、牛、鸡、鸭,逐步改变过去单一的水稻种植传统。

看着村民的腰包鼓起来、笑容多起来、日子好起来,工作队队长宋艳文颇感欣慰,他说:“我们工作队再苦再累都值了!”

沅陵县九龙山村的田园风光。

打造生态宜居乡村

笔者走进九龙山村看到,村组道路干净,农家庭院清爽,村民们满面春风,田间地头都是忙碌的身影。

近年来,该村围绕村容村貌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方面,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十星级文明户”等创建活动,将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纳入村规民约和村干部年度目标考核,家家户户张贴“门前三包”责任牌,月月开展清洁卫生户评选,狠抓人居环境卫生清爽整洁。

坚持示范引领,广泛宣传发动群众,通过打造吕家组示范点,以点带面,修建排水设施,建设路边绿化带,安装运动器材、路灯等便民设施,使该村面貌焕然一新。

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感召下,九龙山村村民自发清扫环境卫生。

“为改善村内生产生活环境,我们还积极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完成了农村厕所改造25户,拆除了52栋闲置破旧房屋和115个废弃的猪牛圈。”蔡圣微介绍,各家各户的串户道路全部实现硬化,田间道路实现了水泥或砂石硬化全覆盖;家家户户接通了自来水、覆盖了电信网络,现在彻底告别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历史。

为实现乡村工作“内外兼修”。该村还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明确村民维护村庄环境的责任和义务,推行“门前三包”“家庭五净”制度,切实增强农民群众自觉性、主动性,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主动监督,推动形成民建、民管、民享的长效机制,确保村庄保持干净、整洁、有序。

“路更宽了,灯更亮了,水更清了,村里彻底变了样,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这都是工作队和村干部的功劳!”说起这几年村里的变化,村民们幸福满满,对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当前的九龙山村,山水在变,变得更美;山村在变,变得更富;人民群众在变,变得更加有志有智。可以预见,待到“高山花海风景旅游景区”在九龙山落成后,九龙山村一定会更富更强,走出一条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林凡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