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陕西略阳:抓牢“两业”牛鼻子 不断拓宽群众增收路径

时间:2022-09-20 20:01:12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姜华 王晓荣

今年以来,陕西省略阳县对标中央和省市要求,围绕促农增收目标,聚焦有劳动力和有发展意愿脱贫户和监测对象,集中力量加大产业就业扶持,实现有劳动力脱贫户(含监测对象)一户一人以上稳定就业,有发展意愿脱贫户(监测对象)一户至少一项长中期结合的增收产业。去年10月份至今年8月份,略阳县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达到13392元,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占比10%,工资性收入占比76%,两项收入占比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今年以来,通过就业帮扶和产业扶持,略阳县“无就业”“无产业”家庭始终保持动态清零。

略阳县五龙洞镇天麻喜获丰收。孙永平 摄.jpg

略阳县五龙洞镇天麻喜获丰收。孙永平 摄

一、摸清“两业”底数,加强动态管理。略阳县始终把摸清底数、建好台账作为推动“两业”工作的关键,依托“周排查”机制,动态更新和管理全县“两业”情况,做到分类施策、精准施策。首先是摸清劳动力就业底数。按照“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原则,全面摸清脱贫户、监测对象的年龄、性别、就业单位等基本信息,建立劳动力就业信息台账,为分类解决脱贫户、监测对象劳动力就业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对暂时未外出就业的,掌握就业创业和劳务输出意愿等,采取落实公益性岗位、社区工厂吸纳就业等针对性措施,分类解决就业问题。截至8月底,全县所有脱贫户和监测对象户均至少有1人在县外稳定务工三个月以上。暂未外出就业的5440名劳动力中,通过公益性岗位解决3310人,就近在村集体产业基地中务零工的有1998人,县内企业新增用工岗位解决132人。其次是,摸清产业底数。由驻村工作队员、帮扶干部、网格员每周摸排一次全县脱贫户、监测对象的产业情况,建立全县脱贫户、监测对象种养业、林果业、乡村旅游业、电商、家庭手工业和其它类型特色产业情况及收益情况、经营主体类型及带动情况、创业致富带头人及带动增收情况等三类台账。2022年,略阳县按照以农业产业项目为依托联农带农的工作思路,新实施农业产业项目91个,带动和培育“五小经济”业主8650户,其中,规模种养殖户78户。

略阳五龙洞镇食用菌产业基地.jpg

略阳五龙洞镇食用菌产业基地

二、坚持做实产业核心,力推提质增效。略阳县围绕“一县三品”布局和“一户一产业”目标,从做强特色产业链条、发展五小经济、打通产销对接渠道等方面入手,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一是科技赋能强化链条带动。通过实施“环境立县”战略、深化“项目招商年”活动,以略阳乌鸡、略阳杜仲、略阳天麻等食药同源产品为重点,启动了百亿元绿色食药全产业链建设,建成了略阳乌鸡、天麻、杜仲、黄精、林麝5个研究院,推出7个系列38个新产品,构建“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企业平台+专业园区+乡村基地”的产业体系,形成行政主导、科技支撑、群众嵌入、市场运作的良性发展格局。2022年,全县养殖乌鸡182万只、林麝2000只,种植天麻2.1万亩、黄精2万亩、银杏4.5万亩、柴胡5.5万亩、杜仲60万亩。二是“五小经济”激活创业群体。制定出台《关于发展“五小”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通知》《略阳县衔接资金支持产业发展奖补办法的通知》等制度,创新推行政府支持、龙头带动、金融支撑、保险托底的“政企银保+农户”模式,动员群众发展小种植、小养殖、小加工、小商贸、小田园等“五小经济”特色产业,多渠道增加群众经营性收入。今年以来,累计拨付涉农整合资金2.6亿元,兑现产业奖补资金1339万元。其中,驼粮窖酒非遗工坊、易岭电商、小郭飘儿馍、接官亭“中蜂小镇”等一批周期短、见效快的“五小经济”产业效益显著,有效促进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三是多线延伸接通外部市场。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抓订单、拓销路,持续做好与汉王药业、陕西蔚蓝集团等农企合作对接,进行“订单式”生产,乌鸡、天麻、黄精、杜仲等远销北上广深等地,深受消费者青睐;积极畅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线上按照“互联网+农业”模式,通过京东、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宣传推介略阳香菇、木耳、羊肚菌、高山冷水米等特色产品。线下依托略阳县农村淘宝物流中心实体化运行,在汉中、西安、海安等城市人流聚集场所设立专柜和实体店,形成“宣传+体验+销售”的营销新格局;借助国防科工局定点帮扶、苏陕协作机遇,积极搭建消费帮扶信息平台,不断拓展消费帮扶的渠道和体量;借力“上交会”“丝路博览会”等省内外农产品展销会,积极推介销售特色农产品,形成了以销带产、产销两旺的良好局面。截至8月份,通过消费帮扶和扶贫专柜累计销售农特产品达1.04亿元,线上线下展销活动销售额达1530万元。

10   2020年7月8日,俯瞰陕西秦脉农业公司“黑咯咯乌鸡”养殖扩繁基地。 .jpg

陕西秦脉农业公司“黑咯咯乌鸡”养殖扩繁基地

三、拓展稳岗就业渠道,突显供需对接。通过组织劳务输转、落实就业政策、拓宽就业渠道等措施,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推动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劳动力稳定就业,有效保障务工收入,坚决守住防止返贫底线。今年以来,略阳县实现转移就业4.4万人。一是“线上+线下”精准送岗。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等活动,通过召开现场招聘会,网上直播带岗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11场次,提供就业岗位2329个。同时,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劳动力3310人。二是“点对点”做实输送服务。按照“人岗匹配”的原则,为有外出务工意愿的劳动者提供便捷、安全、有效的就业服务,统一组织专车,统一发放防疫大礼包,让务工人员“出家门上车门,下车门进厂门”,累计精准输送外出务工人员4批210人,落实一次性交通补贴政策3185人138.3万元。三是保障当地企业用工稳产。紧盯重大项目复工复产,发改、住建、交通等行业部门结合各自职能,主动对接项目、企业用工需求,累计为7家企业招用员工78人,为134家企业5500名职工发放稳岗补贴110万元。同时,支持返乡能人办企业、建工厂,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7户1319万元,兑付一次性创业补贴63户31.5万元。四是支持困难企业稳岗留工。对受疫情影响困难企业社保费实行“减免缓延”,累计缓缴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惠及企业15家,缓缴35.9万元;落实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惠及企业90家,减免保费45万元。五是提升以工代赈质效。坚持“先有群众、后有项目”“项目是手段、赈济是目的”的基本原则,在农村人居环境、小型水利、乡村道路、产业园区等涉农项目建设和管护中,大力推广以工代赈方式,促进脱贫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累计实施以工代赈项目103个,吸纳农村群众就近务工4517人次、发放报酬5045.37万元。

(作者姜华系陕西省略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副主任.;王晓荣系国防科工局核技术支持中心副处长)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乡村发展    

陕西略阳:抓牢“两业”牛鼻子 不断拓宽群众增收路径

时间:2022-09-20 20:01:12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姜华 王晓荣

今年以来,陕西省略阳县对标中央和省市要求,围绕促农增收目标,聚焦有劳动力和有发展意愿脱贫户和监测对象,集中力量加大产业就业扶持,实现有劳动力脱贫户(含监测对象)一户一人以上稳定就业,有发展意愿脱贫户(监测对象)一户至少一项长中期结合的增收产业。去年10月份至今年8月份,略阳县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达到13392元,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占比10%,工资性收入占比76%,两项收入占比均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今年以来,通过就业帮扶和产业扶持,略阳县“无就业”“无产业”家庭始终保持动态清零。

略阳县五龙洞镇天麻喜获丰收。孙永平 摄.jpg

略阳县五龙洞镇天麻喜获丰收。孙永平 摄

一、摸清“两业”底数,加强动态管理。略阳县始终把摸清底数、建好台账作为推动“两业”工作的关键,依托“周排查”机制,动态更新和管理全县“两业”情况,做到分类施策、精准施策。首先是摸清劳动力就业底数。按照“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原则,全面摸清脱贫户、监测对象的年龄、性别、就业单位等基本信息,建立劳动力就业信息台账,为分类解决脱贫户、监测对象劳动力就业奠定坚实的数据基础。对暂时未外出就业的,掌握就业创业和劳务输出意愿等,采取落实公益性岗位、社区工厂吸纳就业等针对性措施,分类解决就业问题。截至8月底,全县所有脱贫户和监测对象户均至少有1人在县外稳定务工三个月以上。暂未外出就业的5440名劳动力中,通过公益性岗位解决3310人,就近在村集体产业基地中务零工的有1998人,县内企业新增用工岗位解决132人。其次是,摸清产业底数。由驻村工作队员、帮扶干部、网格员每周摸排一次全县脱贫户、监测对象的产业情况,建立全县脱贫户、监测对象种养业、林果业、乡村旅游业、电商、家庭手工业和其它类型特色产业情况及收益情况、经营主体类型及带动情况、创业致富带头人及带动增收情况等三类台账。2022年,略阳县按照以农业产业项目为依托联农带农的工作思路,新实施农业产业项目91个,带动和培育“五小经济”业主8650户,其中,规模种养殖户78户。

略阳五龙洞镇食用菌产业基地.jpg

略阳五龙洞镇食用菌产业基地

二、坚持做实产业核心,力推提质增效。略阳县围绕“一县三品”布局和“一户一产业”目标,从做强特色产业链条、发展五小经济、打通产销对接渠道等方面入手,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一是科技赋能强化链条带动。通过实施“环境立县”战略、深化“项目招商年”活动,以略阳乌鸡、略阳杜仲、略阳天麻等食药同源产品为重点,启动了百亿元绿色食药全产业链建设,建成了略阳乌鸡、天麻、杜仲、黄精、林麝5个研究院,推出7个系列38个新产品,构建“科研院所+行业协会+企业平台+专业园区+乡村基地”的产业体系,形成行政主导、科技支撑、群众嵌入、市场运作的良性发展格局。2022年,全县养殖乌鸡182万只、林麝2000只,种植天麻2.1万亩、黄精2万亩、银杏4.5万亩、柴胡5.5万亩、杜仲60万亩。二是“五小经济”激活创业群体。制定出台《关于发展“五小”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通知》《略阳县衔接资金支持产业发展奖补办法的通知》等制度,创新推行政府支持、龙头带动、金融支撑、保险托底的“政企银保+农户”模式,动员群众发展小种植、小养殖、小加工、小商贸、小田园等“五小经济”特色产业,多渠道增加群众经营性收入。今年以来,累计拨付涉农整合资金2.6亿元,兑现产业奖补资金1339万元。其中,驼粮窖酒非遗工坊、易岭电商、小郭飘儿馍、接官亭“中蜂小镇”等一批周期短、见效快的“五小经济”产业效益显著,有效促进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三是多线延伸接通外部市场。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抓订单、拓销路,持续做好与汉王药业、陕西蔚蓝集团等农企合作对接,进行“订单式”生产,乌鸡、天麻、黄精、杜仲等远销北上广深等地,深受消费者青睐;积极畅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线上按照“互联网+农业”模式,通过京东、淘宝、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宣传推介略阳香菇、木耳、羊肚菌、高山冷水米等特色产品。线下依托略阳县农村淘宝物流中心实体化运行,在汉中、西安、海安等城市人流聚集场所设立专柜和实体店,形成“宣传+体验+销售”的营销新格局;借助国防科工局定点帮扶、苏陕协作机遇,积极搭建消费帮扶信息平台,不断拓展消费帮扶的渠道和体量;借力“上交会”“丝路博览会”等省内外农产品展销会,积极推介销售特色农产品,形成了以销带产、产销两旺的良好局面。截至8月份,通过消费帮扶和扶贫专柜累计销售农特产品达1.04亿元,线上线下展销活动销售额达1530万元。

10   2020年7月8日,俯瞰陕西秦脉农业公司“黑咯咯乌鸡”养殖扩繁基地。 .jpg

陕西秦脉农业公司“黑咯咯乌鸡”养殖扩繁基地

三、拓展稳岗就业渠道,突显供需对接。通过组织劳务输转、落实就业政策、拓宽就业渠道等措施,减负、稳岗、扩就业并举,推动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劳动力稳定就业,有效保障务工收入,坚决守住防止返贫底线。今年以来,略阳县实现转移就业4.4万人。一是“线上+线下”精准送岗。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等活动,通过召开现场招聘会,网上直播带岗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招聘会11场次,提供就业岗位2329个。同时,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劳动力3310人。二是“点对点”做实输送服务。按照“人岗匹配”的原则,为有外出务工意愿的劳动者提供便捷、安全、有效的就业服务,统一组织专车,统一发放防疫大礼包,让务工人员“出家门上车门,下车门进厂门”,累计精准输送外出务工人员4批210人,落实一次性交通补贴政策3185人138.3万元。三是保障当地企业用工稳产。紧盯重大项目复工复产,发改、住建、交通等行业部门结合各自职能,主动对接项目、企业用工需求,累计为7家企业招用员工78人,为134家企业5500名职工发放稳岗补贴110万元。同时,支持返乡能人办企业、建工厂,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7户1319万元,兑付一次性创业补贴63户31.5万元。四是支持困难企业稳岗留工。对受疫情影响困难企业社保费实行“减免缓延”,累计缓缴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惠及企业15家,缓缴35.9万元;落实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惠及企业90家,减免保费45万元。五是提升以工代赈质效。坚持“先有群众、后有项目”“项目是手段、赈济是目的”的基本原则,在农村人居环境、小型水利、乡村道路、产业园区等涉农项目建设和管护中,大力推广以工代赈方式,促进脱贫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累计实施以工代赈项目103个,吸纳农村群众就近务工4517人次、发放报酬5045.37万元。

(作者姜华系陕西省略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副主任.;王晓荣系国防科工局核技术支持中心副处长)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