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贵州雷山:乡村振兴闯新路 易地扶贫搬迁“老旧房”变成了“致富房”

时间:2022-04-23 09:09:00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韦再春

贵州省雷山县“十三五”期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4534户,其中原迁出地属于传统村落的1709户,属于特色村寨637户,按照政策可以盘活利用,近年来创新旅游+“N”模式,推进搬迁旧房名宿改造,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民宿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有效增加搬迁群众财产性收入,“老旧房”变成了“致富房”。

乡村振兴走新路,让绿水青山与文化传承流金淌银

全县辖5镇3乡1街道,154个行政村,650个民族村寨,其中有68个国家级传统村落,25个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县有1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国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多、国家传统村落密度最大的县。依托旅游资源,雷山县结合全县传统村落开发与保护,坚持旅游产业规划与县域总体规划融合,研究建立了雷山县易地扶贫搬迁户旧房盘活机制,实施全县易地扶贫搬迁传统村落旧房改造提升工程,不但留住了绿水青山,也建好了山水田园,走出一条县城美、两河美、乡村美到全域美的发展道路。全县重点规划打造了环雷公山“故乡里”精品民宿品牌,在搬迁剩余的旧房民宿改造上,坚持保护传统村落风貌,留住乡村“原汁原味”,走“不开山、不填水、不废田、不搞大拆大建”的生态民宿发展之路,有效盘活搬迁农户旧房闲置资源,带动当地群众就业。

由点及面注重品质,旧房“+”出新天地

雷山县根据全域旅游的规划布局,结合传统村落的发展和保护,在全面推动的基础上,集中力量按照先行试点、以点带面的方式整体推进。以点带面的推动形式,积极发动采取“合作社+村两委+农户”模式,引进项目资金对易地扶贫搬迁未拆除旧房进行统一包装改造,对区域特色鲜明、群众文化丰富的丹江镇白岩村、乌东村大力发展精品民宿。将村内易地移民搬迁户未拆除旧房利用起来,盘活荒山、荒水、荒田等资源,统一对房屋进行包装改造,将民居改造为独具特色的民宿,目前两村已改扩建精品民宿34栋90余间,其中搬迁户旧房10栋20余间,让民居变民宿,实现华丽转身。白岩牧云涧民宿先后荣获“中国好民宿”“产业扶贫、最美乡村”、中国民宿榜“黑松露”奖TOP50民宿等称号。项目委托由村集体合作社全权管理,搬迁户享受30%收益分红,仅2020年两村旅游收入总和破百万,也让大家看到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

龙头带动因地制宜,民宿“+”出新活力

雷山县引入融创集团捐赠资金与龙塘村合作打造高端民宿“龙塘山房”,通过“龙塘山房+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带动龙塘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户旧房改造民宿,今年以来,全村仅3户已改造完成民宿接待游客达530人次,营业额27万元,利润7万元,有效的带动就业6人。引进碧桂园集团与郎德镇南猛村合作,采取新建高端地标民宿+易地扶贫搬迁村集体房屋改造方式,将对全村16户易地搬迁群众旧房进行改造,推出一批精品民宿、乡村博物馆及特产展销馆。引入上海乐百年集团与丹江镇乌东村进行合作,在原有村内民宿的基础上,将流转易地搬迁群众旧房等房屋20栋以上改造为特色生态民宿,将乌东村打造成生态民宿集群村落。截至目前,在重点示范村的带动下,全县完成易地扶贫搬迁旧房改造200户 215栋。通过实施旧房改造,不仅保护了传统村落,还增加了搬迁群众和村集体经济收入,走出了易地扶贫搬迁迁出村乡村振兴新路。

四、全域旅游规划助推,产业“+”出新动力

雷山县围绕迁出区旧房改造旅游项目可持续发展,将全县景区景点线路规划与发展民宿业的民族村寨结合起来,编制规划一日游、二日游、多日游等系列精品线路,打造全域旅游“一张网”,构建全域旅游智慧服务体系,通过强化宣传推广和科技赋能,将西江千户苗寨、郎德上寨等景区内游客引流到全县其他国家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观光和消费,推动实现区域联动、全域发展,确保旧房改造民宿效益发挥最大化。雷山县积极发展壮大社区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出台“5311”新型村集体收入分配机制,在确保村民稳定就业和财产性收入的基础上,明确将村集体将获得旧房改造利润的50%用于设立产业发展基金,以贷款贴息、奖补等方式引导群众发展茶叶、天麻、辣椒、黑毛猪养殖等特色生态农业及餐饮、民宿等旅游业;30%用于村民分红,创新分红考评机制,引入积分制等评价机制推动乡风文明建设;10%用于兜底保障,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10%用于经营者激励,鼓励经营主体持续发展,带动更多群众发展产业、持续增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目前,全县依托盘活易地扶贫搬迁旧房新模式有效带动480人就业,辐射带动800人增收。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巩固衔接    
资讯播报

贵州雷山:乡村振兴闯新路 易地扶贫搬迁“老旧房”变成了“致富房”

时间:2022-04-23 09:09:00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韦再春

贵州省雷山县“十三五”期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4534户,其中原迁出地属于传统村落的1709户,属于特色村寨637户,按照政策可以盘活利用,近年来创新旅游+“N”模式,推进搬迁旧房名宿改造,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民宿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有效增加搬迁群众财产性收入,“老旧房”变成了“致富房”。

乡村振兴走新路,让绿水青山与文化传承流金淌银

全县辖5镇3乡1街道,154个行政村,650个民族村寨,其中有68个国家级传统村落,25个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县有15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国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最多、国家传统村落密度最大的县。依托旅游资源,雷山县结合全县传统村落开发与保护,坚持旅游产业规划与县域总体规划融合,研究建立了雷山县易地扶贫搬迁户旧房盘活机制,实施全县易地扶贫搬迁传统村落旧房改造提升工程,不但留住了绿水青山,也建好了山水田园,走出一条县城美、两河美、乡村美到全域美的发展道路。全县重点规划打造了环雷公山“故乡里”精品民宿品牌,在搬迁剩余的旧房民宿改造上,坚持保护传统村落风貌,留住乡村“原汁原味”,走“不开山、不填水、不废田、不搞大拆大建”的生态民宿发展之路,有效盘活搬迁农户旧房闲置资源,带动当地群众就业。

由点及面注重品质,旧房“+”出新天地

雷山县根据全域旅游的规划布局,结合传统村落的发展和保护,在全面推动的基础上,集中力量按照先行试点、以点带面的方式整体推进。以点带面的推动形式,积极发动采取“合作社+村两委+农户”模式,引进项目资金对易地扶贫搬迁未拆除旧房进行统一包装改造,对区域特色鲜明、群众文化丰富的丹江镇白岩村、乌东村大力发展精品民宿。将村内易地移民搬迁户未拆除旧房利用起来,盘活荒山、荒水、荒田等资源,统一对房屋进行包装改造,将民居改造为独具特色的民宿,目前两村已改扩建精品民宿34栋90余间,其中搬迁户旧房10栋20余间,让民居变民宿,实现华丽转身。白岩牧云涧民宿先后荣获“中国好民宿”“产业扶贫、最美乡村”、中国民宿榜“黑松露”奖TOP50民宿等称号。项目委托由村集体合作社全权管理,搬迁户享受30%收益分红,仅2020年两村旅游收入总和破百万,也让大家看到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

龙头带动因地制宜,民宿“+”出新活力

雷山县引入融创集团捐赠资金与龙塘村合作打造高端民宿“龙塘山房”,通过“龙塘山房+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带动龙塘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户旧房改造民宿,今年以来,全村仅3户已改造完成民宿接待游客达530人次,营业额27万元,利润7万元,有效的带动就业6人。引进碧桂园集团与郎德镇南猛村合作,采取新建高端地标民宿+易地扶贫搬迁村集体房屋改造方式,将对全村16户易地搬迁群众旧房进行改造,推出一批精品民宿、乡村博物馆及特产展销馆。引入上海乐百年集团与丹江镇乌东村进行合作,在原有村内民宿的基础上,将流转易地搬迁群众旧房等房屋20栋以上改造为特色生态民宿,将乌东村打造成生态民宿集群村落。截至目前,在重点示范村的带动下,全县完成易地扶贫搬迁旧房改造200户 215栋。通过实施旧房改造,不仅保护了传统村落,还增加了搬迁群众和村集体经济收入,走出了易地扶贫搬迁迁出村乡村振兴新路。

四、全域旅游规划助推,产业“+”出新动力

雷山县围绕迁出区旧房改造旅游项目可持续发展,将全县景区景点线路规划与发展民宿业的民族村寨结合起来,编制规划一日游、二日游、多日游等系列精品线路,打造全域旅游“一张网”,构建全域旅游智慧服务体系,通过强化宣传推广和科技赋能,将西江千户苗寨、郎德上寨等景区内游客引流到全县其他国家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观光和消费,推动实现区域联动、全域发展,确保旧房改造民宿效益发挥最大化。雷山县积极发展壮大社区集体经济,因地制宜出台“5311”新型村集体收入分配机制,在确保村民稳定就业和财产性收入的基础上,明确将村集体将获得旧房改造利润的50%用于设立产业发展基金,以贷款贴息、奖补等方式引导群众发展茶叶、天麻、辣椒、黑毛猪养殖等特色生态农业及餐饮、民宿等旅游业;30%用于村民分红,创新分红考评机制,引入积分制等评价机制推动乡风文明建设;10%用于兜底保障,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10%用于经营者激励,鼓励经营主体持续发展,带动更多群众发展产业、持续增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目前,全县依托盘活易地扶贫搬迁旧房新模式有效带动480人就业,辐射带动800人增收。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