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坚持绿色发展之路 大力推进乡村振兴

时间:2022-11-09 12:56:39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玉桂贤 左德强 邱展翔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昭平作为“十四五”时期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依托良好生态优势,抢抓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这一历史发展机遇,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进一步培育壮大旅游、茶叶、健康饮用水“三个百亿元”生态产业,推动生态产业集群发展,全力打响“一片叶子”“一瓶水”和“梦境黄姚•长寿贺州”品牌,真正把昭平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图片1.png

故乡茶博园 桃红茶绿

一片茶叶,绿满青山

“在我们基地务工的茶农每年务工时长达11个月,从事茶叶采摘的人员年收入在3万元左右,制茶工作人员收入能达到5万元。”昭平县大兀山森林茶场负责人黄其东说。这个种植面积1000亩的茶场,不仅解决了仙回瑶族乡100多名群众在家门口的就业问题,还成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当地群众稳定持续增收的路径。

作为中国有机茶之乡、中国茶业百强县、全国十大魅力茶乡,多年来,昭平县以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来重点打造。该县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百亿元茶产业发展目标,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提品质、创品牌、传文化、扩营销,从抓生产到抓链条、从抓产品到抓产业、从抓环节到抓体系转变,贯通产加销、融合茶文旅,拓展茶产业多种功能,拓展茶产业增值增效空间,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支撑。

“我们公司投资1500万元引进的红茶、绿茶智能化生产线,设计日高峰加工能力为10000公斤鲜叶。”9月初,在广西将军峰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刘美镇介绍说。昭平茶通过引进新技术、新设施,促进了茶叶标准化生产,提升了昭平茶叶的品牌形象和经济效益。

据了解,昭平县鼎湖扶贫协作茶产业经济园建设已初见成效,中航集团援助昭平县茶叶生产加工基地项目已建成投产,城北茶叶集中加工区正在加快建设,由将军峰集团牵头组织实施的广西昭平农业科技园区、昭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在稳步推进。通过近年来的发展,全县茶叶加工企业140多家,产业链不断延长、附加值不断提升。

如今,该县茶园面积达25万亩,年产干茶约1.8万吨,产值达20亿元,昭平茶品牌价值达39.7亿元。茶产业解决了全县12万人的就业问题,茶叶收入占农民年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茶产业已成为昭平农业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

图片2.png

黄姚古镇

一条桂江,沁入心脾

昭平县位于珠江上游,桂江中游,该县河流总流域面积有1.44万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45.35亿吨,水资源极其丰富,全县共有6条优质水系,其水质排在国内前列。依托丰富的优质水资源以及“长寿”品牌优势,在乡村振兴实践中,昭平县积极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全力推进健康饮用水产业发展,做大做活“水文章”。

“昭平水资源相当丰富,水质又非常好,我们经过多方考察,最终选择了龙潭村水源。”近日,贺州一家饮用水企业负责人吴祖斌说,他们因此决定在昭平县昭平镇龙潭石洞冲建立年产20万吨山泉水项目,建设3条生产线,采用全自动一体化生产设备。目前,该项目已投产。

围绕“长寿+健康”元素,讲好昭平县“水故事”,把昭平县深山品质推进公众视野,不断提高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该县树立“一瓶水”品牌,打造昭平长寿健康水文化,持续培育壮大健康饮用水产业,共引进水企业5家,建成先进瓶装水生产线12条,打造健康饮用水品牌6个,当前饮用水产能达100万吨。

昭平县经贸局党组成员、县健康饮用水发展中心主任周理说:“我们利用昭平县电商“云仓”融合快递物流与配送,重点推进健康水在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深圳等重要城市、重点旅游目的地的市场份额。”

近年来,以将军峰、忆然、甘甜泉等品牌为代表的昭平优质饮用水成功销往粤港澳大湾区。依托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展销会、产品推介会等各类展会,与广东深圳、广州、佛山等地代理商签订合作协议,建立经销点20余个,在深圳设立销售网点8个,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图片3.png

昭平泉水一景

 一趟旅行,镇古茶香

绿色是昭平的本色。昭平县森林覆盖率达87.6%,生态环境优美、山水秀丽,被誉为“遗落在珠江上游的香格里拉”。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历史文化的相得益彰,为昭平发展全域旅游奠定了资源基础。近年来,昭平县积极整合全域文化旅游资源,发挥特色优势,构建现代文旅产业体系,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养生休闲型山水森林城。

昭平县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秀丽的山水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以及丰富的文旅康养资源和独特的红色文化,特别是拥有千年历史的黄姚古镇闻名遐迩,经过几年的创建,近期获得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认定,“梦境黄姚”实现了华丽蝶变。

“这是我第一次到黄姚古镇,这里的风景特别迷人,游玩项目很多,也深深感受到古镇的文化内涵。”游客莫火连说。

全域旅游是空间全景化的系统旅游,它突破以原有景区为重点的产业空间布局,统筹规划全域旅游资源配置,实现点、线、面相互关联。近年来,昭平县积极探索茶旅融合旅游市场,努力突破茶叶的传统农业生产销售模式,由单一的生产功能转向综合功能发展,进一步完善观光休闲、健康养生、研学教育等绿色产品和服务,构建多样化的茶旅产品体系。

“今天学会了怎么泡茶,回去要亲手给父母泡茶试试,还懂得了很多茶礼仪,”“原来做茶叶这么辛苦,以后我们喝茶时应该珍惜每一片茶叶”…一趟茶研学之旅下来,昭平中学学生卢俊周梁誉声纷纷畅言此次研学收获良多。

“将军峰·研学”项目通过政府引导、校企联动,利用昭平地理文化环境优势,开展茶文化系列研学活动,以茶叶农耕学科和茶文化学科为主要内容,致力于创建集“亲子、研学、住宿、欢聚”为一体的研学教育基地,打造寓教于游的“户外课堂”,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历经多年发展,昭平县构建起一幅“美景全覆盖”的全域旅游发展版图。古镇寻梦、茶海度假、山水养生、田园观光、民宿体验......带给游客无与伦比的精彩旅游体验,让其获得了“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中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等多项荣誉。2021年,昭平全县旅游接待人数达949.15万人次,旅游总消费超过117.32亿元,成为“面向珠三角、服务大湾区、联接大桂林”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昭平下一步发展明确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昭平县委书记刘飞国表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多年来,昭平县始终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毫不动摇走绿色发展之路。如今,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87.6%,位居全国、全区前列。下一步,昭平县将发挥好自身优异生态资源禀赋,不断培育壮大旅游、茶叶、健康饮用水‘三个百亿元’产业,推动生态产业集群融合发展,着力打好‘绿色发展牌’,推动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昭平宣传部:玉桂贤  左德强  邱展翔)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院静
标签基层动态    

坚持绿色发展之路 大力推进乡村振兴

时间:2022-11-09 12:56:39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玉桂贤 左德强 邱展翔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昭平作为“十四五”时期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依托良好生态优势,抢抓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这一历史发展机遇,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进一步培育壮大旅游、茶叶、健康饮用水“三个百亿元”生态产业,推动生态产业集群发展,全力打响“一片叶子”“一瓶水”和“梦境黄姚•长寿贺州”品牌,真正把昭平的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图片1.png

故乡茶博园 桃红茶绿

一片茶叶,绿满青山

“在我们基地务工的茶农每年务工时长达11个月,从事茶叶采摘的人员年收入在3万元左右,制茶工作人员收入能达到5万元。”昭平县大兀山森林茶场负责人黄其东说。这个种植面积1000亩的茶场,不仅解决了仙回瑶族乡100多名群众在家门口的就业问题,还成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探索出了一条适合当地群众稳定持续增收的路径。

作为中国有机茶之乡、中国茶业百强县、全国十大魅力茶乡,多年来,昭平县以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来重点打造。该县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百亿元茶产业发展目标,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提品质、创品牌、传文化、扩营销,从抓生产到抓链条、从抓产品到抓产业、从抓环节到抓体系转变,贯通产加销、融合茶文旅,拓展茶产业多种功能,拓展茶产业增值增效空间,为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支撑。

“我们公司投资1500万元引进的红茶、绿茶智能化生产线,设计日高峰加工能力为10000公斤鲜叶。”9月初,在广西将军峰茶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部经理刘美镇介绍说。昭平茶通过引进新技术、新设施,促进了茶叶标准化生产,提升了昭平茶叶的品牌形象和经济效益。

据了解,昭平县鼎湖扶贫协作茶产业经济园建设已初见成效,中航集团援助昭平县茶叶生产加工基地项目已建成投产,城北茶叶集中加工区正在加快建设,由将军峰集团牵头组织实施的广西昭平农业科技园区、昭平县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在稳步推进。通过近年来的发展,全县茶叶加工企业140多家,产业链不断延长、附加值不断提升。

如今,该县茶园面积达25万亩,年产干茶约1.8万吨,产值达20亿元,昭平茶品牌价值达39.7亿元。茶产业解决了全县12万人的就业问题,茶叶收入占农民年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茶产业已成为昭平农业的支柱产业、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

图片2.png

黄姚古镇

一条桂江,沁入心脾

昭平县位于珠江上游,桂江中游,该县河流总流域面积有1.44万平方公里,年平均流量45.35亿吨,水资源极其丰富,全县共有6条优质水系,其水质排在国内前列。依托丰富的优质水资源以及“长寿”品牌优势,在乡村振兴实践中,昭平县积极将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全力推进健康饮用水产业发展,做大做活“水文章”。

“昭平水资源相当丰富,水质又非常好,我们经过多方考察,最终选择了龙潭村水源。”近日,贺州一家饮用水企业负责人吴祖斌说,他们因此决定在昭平县昭平镇龙潭石洞冲建立年产20万吨山泉水项目,建设3条生产线,采用全自动一体化生产设备。目前,该项目已投产。

围绕“长寿+健康”元素,讲好昭平县“水故事”,把昭平县深山品质推进公众视野,不断提高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该县树立“一瓶水”品牌,打造昭平长寿健康水文化,持续培育壮大健康饮用水产业,共引进水企业5家,建成先进瓶装水生产线12条,打造健康饮用水品牌6个,当前饮用水产能达100万吨。

昭平县经贸局党组成员、县健康饮用水发展中心主任周理说:“我们利用昭平县电商“云仓”融合快递物流与配送,重点推进健康水在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深圳等重要城市、重点旅游目的地的市场份额。”

近年来,以将军峰、忆然、甘甜泉等品牌为代表的昭平优质饮用水成功销往粤港澳大湾区。依托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项目,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展销会、产品推介会等各类展会,与广东深圳、广州、佛山等地代理商签订合作协议,建立经销点20余个,在深圳设立销售网点8个,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图片3.png

昭平泉水一景

 一趟旅行,镇古茶香

绿色是昭平的本色。昭平县森林覆盖率达87.6%,生态环境优美、山水秀丽,被誉为“遗落在珠江上游的香格里拉”。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历史文化的相得益彰,为昭平发展全域旅游奠定了资源基础。近年来,昭平县积极整合全域文化旅游资源,发挥特色优势,构建现代文旅产业体系,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养生休闲型山水森林城。

昭平县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秀丽的山水风光、厚重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以及丰富的文旅康养资源和独特的红色文化,特别是拥有千年历史的黄姚古镇闻名遐迩,经过几年的创建,近期获得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认定,“梦境黄姚”实现了华丽蝶变。

“这是我第一次到黄姚古镇,这里的风景特别迷人,游玩项目很多,也深深感受到古镇的文化内涵。”游客莫火连说。

全域旅游是空间全景化的系统旅游,它突破以原有景区为重点的产业空间布局,统筹规划全域旅游资源配置,实现点、线、面相互关联。近年来,昭平县积极探索茶旅融合旅游市场,努力突破茶叶的传统农业生产销售模式,由单一的生产功能转向综合功能发展,进一步完善观光休闲、健康养生、研学教育等绿色产品和服务,构建多样化的茶旅产品体系。

“今天学会了怎么泡茶,回去要亲手给父母泡茶试试,还懂得了很多茶礼仪,”“原来做茶叶这么辛苦,以后我们喝茶时应该珍惜每一片茶叶”…一趟茶研学之旅下来,昭平中学学生卢俊周梁誉声纷纷畅言此次研学收获良多。

“将军峰·研学”项目通过政府引导、校企联动,利用昭平地理文化环境优势,开展茶文化系列研学活动,以茶叶农耕学科和茶文化学科为主要内容,致力于创建集“亲子、研学、住宿、欢聚”为一体的研学教育基地,打造寓教于游的“户外课堂”,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历经多年发展,昭平县构建起一幅“美景全覆盖”的全域旅游发展版图。古镇寻梦、茶海度假、山水养生、田园观光、民宿体验......带给游客无与伦比的精彩旅游体验,让其获得了“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中国百佳深呼吸小城”、“中国最佳养生休闲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等多项荣誉。2021年,昭平全县旅游接待人数达949.15万人次,旅游总消费超过117.32亿元,成为“面向珠三角、服务大湾区、联接大桂林”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昭平下一步发展明确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昭平县委书记刘飞国表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多年来,昭平县始终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毫不动摇走绿色发展之路。如今,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87.6%,位居全国、全区前列。下一步,昭平县将发挥好自身优异生态资源禀赋,不断培育壮大旅游、茶叶、健康饮用水‘三个百亿元’产业,推动生态产业集群融合发展,着力打好‘绿色发展牌’,推动县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昭平宣传部:玉桂贤  左德强  邱展翔)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院静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