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南宁市:做好“三农”重点工作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时间:2023-02-15 13:44:36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黎莉 何霞

南宁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及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强国、和美乡村建设的部署要求,以“农业强”为基础,以“农民富”为关键,以“农村美”为重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以“农业强”为基础,推动乡村产业升级

立足和整合特色资源优势,出台《南宁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南宁市乡村振兴“6+6”全产业链建设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推进“三园三区一体”建设,着力打造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全力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强市建设。

一是稳住“米袋子”。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2022年,南宁市粮食种植面积、产量广西第一,连续三年保持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全市农业生产形势积极向好,实现粮食自给自足,端牢了南宁饭碗,守住了稳定全局的“关键防线”。

二是擦亮“金招牌”。认真实施农业品牌振兴计划,精心培育特色农产品,促进南宁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2022年“横县茉莉花茶”“武鸣沃柑”“横县茉莉花”3个地理标志品牌入围2022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榜单,上榜数量居广西第一。世界每10朵茉莉花就有6朵来自南宁,横州茉莉花茶连续7年蝉联广西最具价值农业品牌。“武鸣沃柑”首次参评即上榜并成为唯一荣登百强榜沃柑品牌。

三是打造“样板区”。坚持用工业思维和现代产业理念打造农业,把农业园区建设作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试验田”。目前,南宁市累计获批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2个,占广西的1/3;自治区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6个,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78个,均为广西第一。2022年,南宁市依托南宁园博园以南片区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高标准规划了40平方公里的区域,采取与自治区共建的模式创建广西·南宁顶蛳山现代农业示范区,力争建成全国的标杆和亮点,并示范带动南宁的农业强市建设。

四是激发“源动力”。坚持加大对产业的投入带动增量扩张、存量优化。2022年,南宁市本级财政安排资金超过10亿元支持乡村振兴6+6全产业链建设,在广西率先创建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区,在全国率先发布预制菜地方标准,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冷链流通业,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36家,冷库总容量240万m³。全市呈现了一二三产高度融合联动发展的生动局面。

二、以“农民富”为目标,推动以产促农增收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新联农带农方式、农产品销售模式,扩大就业创业渠道,把产业发展真正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

一是创新联农带农方式促增收。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试点工作,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产业化模式,引导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全程服务,促进农户增收。南宁市已拥有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7家、自治区级7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596家,家庭农场1705家,产业化联合体37个,均形成长效的联农带农机制,已带动96万农户增收。

二是创新农产品销售模式促增收。借助“壮族三月三”特色产品促销、农副产品贸易对接会等活动,提升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在今日头条、淘宝、腾讯、抖音等平台举办销售活动,2022年共举办30多场特色专题线上活动,带动了网络零售额超1亿元。建设消费帮扶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化平台,目前,已在全市布设农产品集中收购点,切实解决农产品采收、运输和销售等环节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南宁“鸣鸣果园·沃柑号”冠名中国首趟果蔬高铁专列并出口加拿大,南宁水果首次以本地企业自主品牌申报出口。举办了“2022南宁火龙果走进粤港澳大湾区系列品牌推介”活动,南宁火龙果闪耀广州“小蛮腰”。

三是扩大就业创业渠道促增收。创新“直播带岗”“视频面试”等线上服务方式,促进农民群众就业。扶持就业帮扶车间健康发展,统筹全市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成效显著。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影响,大力为返乡农民提供创业支持,2022年共发放国家创业担保贷款855笔1.12亿元、一次性创业奖补2102笔1165万元。强化区内外劳务协作,推动组织劳务输出,创新开展“小梁送工”就业服务,高效对接就业需求,解决隆安县震东集中安置区搬迁群众就业问题,“小梁送工”获得全国第二届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竞赛成果类一等奖,也多次获得新华社、央视、人民日报等媒体宣传和网友的点赞。

三、以“农村美”为重点,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种举措,稳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治理,不断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人居环境舒适度,

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

一是打造美丽南宁乡村。南宁市率先在广西提出“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县、乡、村三级全覆盖,也是广西首个“四好农村路”三级示范创建全覆盖的城市。南宁市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行政村全覆盖,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先后入选了全国首批15个农村黑臭水体试点城市名单、2023年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督查激励名单。

二是创新开展“三师”下乡。将212名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派驻到全市106个乡镇(街道),实现镇镇有“三师”,有效解决了乡镇规划人员缺乏、技术力量不足等问题,极大优化了乡村空间布局,实现了农村既有新房又有新貌。

三是以科技为动力支撑。创建了农村污染治理综合监管平台,成为广西首个建立全市统一设施监管系统的地市,形成市县乡分级建设、管理模式。首创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监测与无人机航拍巡查,实现对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的快速发现、准确定位,做到早发现和动态跟踪,农村生态环境监测装上了“千里眼”。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院静
标签基层动态    

南宁市:做好“三农”重点工作 扎实推进乡村振兴

时间:2023-02-15 13:44:36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黎莉 何霞

南宁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广西“4·27”重要讲话精神及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农业强国、和美乡村建设的部署要求,以“农业强”为基础,以“农民富”为关键,以“农村美”为重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一、以“农业强”为基础,推动乡村产业升级

立足和整合特色资源优势,出台《南宁市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南宁市乡村振兴“6+6”全产业链建设行动方案》等政策文件,推进“三园三区一体”建设,着力打造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全力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强市建设。

一是稳住“米袋子”。大力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2022年,南宁市粮食种植面积、产量广西第一,连续三年保持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全市农业生产形势积极向好,实现粮食自给自足,端牢了南宁饭碗,守住了稳定全局的“关键防线”。

二是擦亮“金招牌”。认真实施农业品牌振兴计划,精心培育特色农产品,促进南宁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2022年“横县茉莉花茶”“武鸣沃柑”“横县茉莉花”3个地理标志品牌入围2022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榜单,上榜数量居广西第一。世界每10朵茉莉花就有6朵来自南宁,横州茉莉花茶连续7年蝉联广西最具价值农业品牌。“武鸣沃柑”首次参评即上榜并成为唯一荣登百强榜沃柑品牌。

三是打造“样板区”。坚持用工业思维和现代产业理念打造农业,把农业园区建设作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试验田”。目前,南宁市累计获批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2个,占广西的1/3;自治区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6个,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78个,均为广西第一。2022年,南宁市依托南宁园博园以南片区的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高标准规划了40平方公里的区域,采取与自治区共建的模式创建广西·南宁顶蛳山现代农业示范区,力争建成全国的标杆和亮点,并示范带动南宁的农业强市建设。

四是激发“源动力”。坚持加大对产业的投入带动增量扩张、存量优化。2022年,南宁市本级财政安排资金超过10亿元支持乡村振兴6+6全产业链建设,在广西率先创建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区,在全国率先发布预制菜地方标准,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和冷链流通业,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36家,冷库总容量240万m³。全市呈现了一二三产高度融合联动发展的生动局面。

二、以“农民富”为目标,推动以产促农增收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创新联农带农方式、农产品销售模式,扩大就业创业渠道,把产业发展真正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

一是创新联农带农方式促增收。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试点工作,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作用,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产业化模式,引导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全程服务,促进农户增收。南宁市已拥有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7家、自治区级7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596家,家庭农场1705家,产业化联合体37个,均形成长效的联农带农机制,已带动96万农户增收。

二是创新农产品销售模式促增收。借助“壮族三月三”特色产品促销、农副产品贸易对接会等活动,提升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在今日头条、淘宝、腾讯、抖音等平台举办销售活动,2022年共举办30多场特色专题线上活动,带动了网络零售额超1亿元。建设消费帮扶农产品供应链信息化平台,目前,已在全市布设农产品集中收购点,切实解决农产品采收、运输和销售等环节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南宁“鸣鸣果园·沃柑号”冠名中国首趟果蔬高铁专列并出口加拿大,南宁水果首次以本地企业自主品牌申报出口。举办了“2022南宁火龙果走进粤港澳大湾区系列品牌推介”活动,南宁火龙果闪耀广州“小蛮腰”。

三是扩大就业创业渠道促增收。创新“直播带岗”“视频面试”等线上服务方式,促进农民群众就业。扶持就业帮扶车间健康发展,统筹全市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脱贫劳动力稳岗就业成效显著。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影响,大力为返乡农民提供创业支持,2022年共发放国家创业担保贷款855笔1.12亿元、一次性创业奖补2102笔1165万元。强化区内外劳务协作,推动组织劳务输出,创新开展“小梁送工”就业服务,高效对接就业需求,解决隆安县震东集中安置区搬迁群众就业问题,“小梁送工”获得全国第二届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竞赛成果类一等奖,也多次获得新华社、央视、人民日报等媒体宣传和网友的点赞。

三、以“农村美”为重点,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

整合各种资源,强化各种举措,稳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突出问题治理,不断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人居环境舒适度,

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

一是打造美丽南宁乡村。南宁市率先在广西提出“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县、乡、村三级全覆盖,也是广西首个“四好农村路”三级示范创建全覆盖的城市。南宁市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行政村全覆盖,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先后入选了全国首批15个农村黑臭水体试点城市名单、2023年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督查激励名单。

二是创新开展“三师”下乡。将212名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派驻到全市106个乡镇(街道),实现镇镇有“三师”,有效解决了乡镇规划人员缺乏、技术力量不足等问题,极大优化了乡村空间布局,实现了农村既有新房又有新貌。

三是以科技为动力支撑。创建了农村污染治理综合监管平台,成为广西首个建立全市统一设施监管系统的地市,形成市县乡分级建设、管理模式。首创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监测与无人机航拍巡查,实现对非正规垃圾堆放点的快速发现、准确定位,做到早发现和动态跟踪,农村生态环境监测装上了“千里眼”。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院静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