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邹庄村:草莓映红致富路

时间:2023-03-17 11:00:00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3年第6期作者:康帆

河南省淅川县九重镇邹庄村是一座仅有750人的小村庄,当地土地稀缺、产业薄弱的现状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了更好地支持邹庄村发展,淅川县提出建设“大邹庄”战略,以邹庄村为核心,联动下孔、孔北、水闸三个村,成立大邹庄示范区,按照产业一体化规划抱团发展,大力发展草莓产业。2022年,邹庄村草莓种植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带动村民务工1000余人,实现户均增收2万元。

第61页-110.PNG

在邹庄村草莓分拣车间内,村民按照品种、大小将刚采摘的草莓分类分拣。 王晓燕/摄

扩空间赶时间,走出产业发展“加速度”

初春时节,邹庄村的草莓已进入采摘期的尾声,村民邹新增在大棚内一边整理秧苗一边采摘新一茬晚熟的草莓。“春节期间我们村的草莓平均能卖到20元/斤,比起以前在土坷垃里刨食的日子真是越来越好

了。”邹新增说。

邹庄村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村,人均只有1亩4分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

“刚搬过来时,为了让群众增收致富,我们利用移民后扶资金,引进农业公司,在邹庄村发展猕猴桃、莲藕等生态农业,但因为村小地少,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九重镇党委书记周保全介绍。

仅有750人的小村庄,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弯道超车?在淅川县委书记周大鹏看来,只有抱团发展才能找到破题之路。经过多方考察调研,淅川县提出了建设“大邹庄”战略,将邹庄村与邻近的水闸、下孔、孔北三个村统一规划,协同发展。

“小邹庄”整合成“大邹庄”后,发展空间得到跨越式提升。据周大鹏介绍,淅川县位于北纬32度至33度,属南北过渡性气候,当地雨量丰沛,更是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具有发展生态农业的先天优势。

为凝聚力量,当地成立“大邹庄”联合党总支,经过实地考察和详细核算,决定以收益好、见效快的草莓产业为发展方向。然而,发展草莓产业需要连片的平整土地,邹庄村进行土地流转的过程却并不顺利。

“新产业,赔了咋办?”“我家的地是风水宝地,不能流转给别人。”邹庄村土地流转涉及396户村民,没有一户愿意签流转协议。

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九重镇的党员干部分包到户,一家家走访、一户户讲解产业发展前景。

据周保全介绍,村里有三户农户,合建了一个面积达20多亩的樱花苗木基地。按照国家规定,每亩地只能补偿800多元,但这些苗木的价值,显然远远高于补偿标准,导致流转工作陷入僵局。为此,镇村干部联系有关部门积极协调,为这些樱花苗木找到了销路。最终,吃上“定心丸”的农户与村里顺利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

就这样,当地包村包户干部、村支书以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破嘴皮、踏破脚皮、饿着肚皮、不合眼皮的干劲逐户宣讲产业政策,因户施策,仅用三天时间就将2000多亩土地全部流转到位。

“土地流转一亩一年800元,务工有收入,产业发展起来还会有额外分红,村美民富的日子不远了。”一位村民边在土地流转协议上签字边说道。

为了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邹庄村成立了掘井人农业合作社、大邹庄旅游公司、大邹庄劳务公司,号召村民人人入股,并募集股金。

三天时间流转土地2267亩、三天时间募集农业合作社股金263万元,当地党员干部和群众团结一心、干劲十足,一幅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邹庄村徐徐铺展开来。

龙头企业带动集体经营,草莓产业提质增效

“这草莓品相不错,口感好,好多人专程从外地过来买,我们现在的收入比以前翻了番,这真是个好产业!”正在草莓大棚里忙活的村民张广先一边采摘草莓,一边介绍着草莓产业给她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我们优化环境,引导好、服务好工商资本下乡,同时采取‘支部引领+龙头带动+全民参与+集体经营’模式发展草莓产业。”邹庄村驻村第一书记崔丽平说。

据了解,邹庄村依托整合后的土地以及产业发展资金,建设了375座温室大棚,其中,310座租给农业公司发展草莓、苕尖轮作种植,65座由村民入股的掘井人农业合作社经营,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让村民有了地租、务工、分红三份收入。

“村里集体经营的65座大棚,由当地龙头企业统一负责种苗、技术、销售,我们只要做好管护就行。”邹庄村党支部书记邹玉新介绍。为保障草莓的品质和产量,从草莓起垄开始,企业就派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并定期组织农民进行种植技术培训,对草莓的施肥、栽苗、剥叶、病虫害防治、蜜蜂授粉等环节进行精心管护。

2022年秋天,邹庄村的草莓苗刚栽上,正是生长的关键时期,但当地连着两个月没下一场透雨。为了应对旱情,镇、村干部与企业负责人带领村民不分昼夜全天候轮班值守,同各职能部门协调抗旱物资,专门铺设了两条管道给草莓苗浇水,为后期草莓挂果丰产打下了基础。

“疫情期间,林果专家不能到基地面对面解决技术问题,就在线上对我们进行培训指导,哪些芽头该掐掉才能保障结果量,什么温度需要把大棚覆膜打开,专家说得一清二楚。”邹庄村村民邹会彦指着红艳艳的草莓开心地说,“这些草莓大棚,村里每家每户都有股份,是我们的‘致富果’,跟着微信群里农技专家的指导进行管护,果子长得好,能卖上价。”

2023年元旦前后,邹庄村的草莓迎来了丰收季。村干部带领当地群众白天摘草莓、包装、送货,晚上则在草莓园子里搭起帐篷,轮流值班看护。第一茬草莓长出来不到一个星期就销售一空,每亩收益达3万余元。

第63页-111.PNG

河南省淅川县邹庄村村民在草莓大棚里进行田间管护。 王晓燕/摄

村民变股东,联农带农让村民走上“增收路”

“我们家里每个人都在合作社入了股,除了入股分红,土地流转一亩年收入800元,我平时在草莓基地里浇水、采摘、管护,每天能拿到70元的工钱,一年能挣一万多元。”正在基地采摘草莓的村民王丰菊小心翼翼地将草莓放入筐内时补充道,“草莓卖得好,大家的分红才会多,摘果的时候都格外小心。”

保障农民利益,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是邹庄村在确定产业发展方向时就明确的目标。为此,村里为入股村民提供保底收益,并将草莓种植收益的80%分给村民。村民景海江说,“政府给我们提供了每股150元的保底收益,我们肯定加入,草莓种植合作社按照股份制将每亩地划分为20股,每股本金1000元,我总共入了5股。”

村民变“股东”激发了当地群众参与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大家在积极参与草莓产业种植管护之余,也开始思考如何让其成为邹庄村产业发展的新名片。

“都来看看这个礼盒咋样,虽然增加了成本,但方便了顾客,能拓宽销路。还可以印上咱邹庄的品牌和可追溯二维码,让更多人知道邹庄草莓。”草莓大棚里,村民邹玉新拿着一个手提包装盒招呼着大家一起讨论新一茬草莓销售的外包装设计。

如今,邹庄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草莓大村,其中红颜、牛奶等品种个大味甜,逐渐在市场上打响了知名度,不仅吸引了洛阳、南阳等本省客商前来选购,产品更远销陕西、湖北等外省市场,让当地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目前,邹庄村草莓种植基地平均亩产收益可达5万元。合作社用工量在800人左右,人均年收益达1.5万元以上。

据了解,邹庄村草莓每年9月开始种植,元旦前后进入丰收期,可持续采摘到第二年4月。结合其生长周期,考虑到温室大棚的利用效率,当地政府规划在草莓罢园后,大棚内轮作种植苕尖。

“下一步,我们将突出村庄建设集聚化、产业发展集约化,谋划发展千亩智慧农田、千亩设施农业、千人就业版块、千人增收计划,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大邹庄联合党支部书记王艾东说。

(作者单位:淅川县委宣传部)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乡村发展    

邹庄村:草莓映红致富路

时间:2023-03-17 11:00:00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3年第6期

作者:康帆

河南省淅川县九重镇邹庄村是一座仅有750人的小村庄,当地土地稀缺、产业薄弱的现状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了更好地支持邹庄村发展,淅川县提出建设“大邹庄”战略,以邹庄村为核心,联动下孔、孔北、水闸三个村,成立大邹庄示范区,按照产业一体化规划抱团发展,大力发展草莓产业。2022年,邹庄村草莓种植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带动村民务工1000余人,实现户均增收2万元。

第61页-110.PNG

在邹庄村草莓分拣车间内,村民按照品种、大小将刚采摘的草莓分类分拣。 王晓燕/摄

扩空间赶时间,走出产业发展“加速度”

初春时节,邹庄村的草莓已进入采摘期的尾声,村民邹新增在大棚内一边整理秧苗一边采摘新一茬晚熟的草莓。“春节期间我们村的草莓平均能卖到20元/斤,比起以前在土坷垃里刨食的日子真是越来越好

了。”邹新增说。

邹庄村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村,人均只有1亩4分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传统农作物。

“刚搬过来时,为了让群众增收致富,我们利用移民后扶资金,引进农业公司,在邹庄村发展猕猴桃、莲藕等生态农业,但因为村小地少,发展受到很大限制。”九重镇党委书记周保全介绍。

仅有750人的小村庄,如何在乡村振兴中弯道超车?在淅川县委书记周大鹏看来,只有抱团发展才能找到破题之路。经过多方考察调研,淅川县提出了建设“大邹庄”战略,将邹庄村与邻近的水闸、下孔、孔北三个村统一规划,协同发展。

“小邹庄”整合成“大邹庄”后,发展空间得到跨越式提升。据周大鹏介绍,淅川县位于北纬32度至33度,属南北过渡性气候,当地雨量丰沛,更是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和渠首所在地,具有发展生态农业的先天优势。

为凝聚力量,当地成立“大邹庄”联合党总支,经过实地考察和详细核算,决定以收益好、见效快的草莓产业为发展方向。然而,发展草莓产业需要连片的平整土地,邹庄村进行土地流转的过程却并不顺利。

“新产业,赔了咋办?”“我家的地是风水宝地,不能流转给别人。”邹庄村土地流转涉及396户村民,没有一户愿意签流转协议。

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九重镇的党员干部分包到户,一家家走访、一户户讲解产业发展前景。

据周保全介绍,村里有三户农户,合建了一个面积达20多亩的樱花苗木基地。按照国家规定,每亩地只能补偿800多元,但这些苗木的价值,显然远远高于补偿标准,导致流转工作陷入僵局。为此,镇村干部联系有关部门积极协调,为这些樱花苗木找到了销路。最终,吃上“定心丸”的农户与村里顺利签订了土地流转协议。

就这样,当地包村包户干部、村支书以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破嘴皮、踏破脚皮、饿着肚皮、不合眼皮的干劲逐户宣讲产业政策,因户施策,仅用三天时间就将2000多亩土地全部流转到位。

“土地流转一亩一年800元,务工有收入,产业发展起来还会有额外分红,村美民富的日子不远了。”一位村民边在土地流转协议上签字边说道。

为了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邹庄村成立了掘井人农业合作社、大邹庄旅游公司、大邹庄劳务公司,号召村民人人入股,并募集股金。

三天时间流转土地2267亩、三天时间募集农业合作社股金263万元,当地党员干部和群众团结一心、干劲十足,一幅产业兴旺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在邹庄村徐徐铺展开来。

龙头企业带动集体经营,草莓产业提质增效

“这草莓品相不错,口感好,好多人专程从外地过来买,我们现在的收入比以前翻了番,这真是个好产业!”正在草莓大棚里忙活的村民张广先一边采摘草莓,一边介绍着草莓产业给她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我们优化环境,引导好、服务好工商资本下乡,同时采取‘支部引领+龙头带动+全民参与+集体经营’模式发展草莓产业。”邹庄村驻村第一书记崔丽平说。

据了解,邹庄村依托整合后的土地以及产业发展资金,建设了375座温室大棚,其中,310座租给农业公司发展草莓、苕尖轮作种植,65座由村民入股的掘井人农业合作社经营,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让村民有了地租、务工、分红三份收入。

“村里集体经营的65座大棚,由当地龙头企业统一负责种苗、技术、销售,我们只要做好管护就行。”邹庄村党支部书记邹玉新介绍。为保障草莓的品质和产量,从草莓起垄开始,企业就派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并定期组织农民进行种植技术培训,对草莓的施肥、栽苗、剥叶、病虫害防治、蜜蜂授粉等环节进行精心管护。

2022年秋天,邹庄村的草莓苗刚栽上,正是生长的关键时期,但当地连着两个月没下一场透雨。为了应对旱情,镇、村干部与企业负责人带领村民不分昼夜全天候轮班值守,同各职能部门协调抗旱物资,专门铺设了两条管道给草莓苗浇水,为后期草莓挂果丰产打下了基础。

“疫情期间,林果专家不能到基地面对面解决技术问题,就在线上对我们进行培训指导,哪些芽头该掐掉才能保障结果量,什么温度需要把大棚覆膜打开,专家说得一清二楚。”邹庄村村民邹会彦指着红艳艳的草莓开心地说,“这些草莓大棚,村里每家每户都有股份,是我们的‘致富果’,跟着微信群里农技专家的指导进行管护,果子长得好,能卖上价。”

2023年元旦前后,邹庄村的草莓迎来了丰收季。村干部带领当地群众白天摘草莓、包装、送货,晚上则在草莓园子里搭起帐篷,轮流值班看护。第一茬草莓长出来不到一个星期就销售一空,每亩收益达3万余元。

第63页-111.PNG

河南省淅川县邹庄村村民在草莓大棚里进行田间管护。 王晓燕/摄

村民变股东,联农带农让村民走上“增收路”

“我们家里每个人都在合作社入了股,除了入股分红,土地流转一亩年收入800元,我平时在草莓基地里浇水、采摘、管护,每天能拿到70元的工钱,一年能挣一万多元。”正在基地采摘草莓的村民王丰菊小心翼翼地将草莓放入筐内时补充道,“草莓卖得好,大家的分红才会多,摘果的时候都格外小心。”

保障农民利益,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是邹庄村在确定产业发展方向时就明确的目标。为此,村里为入股村民提供保底收益,并将草莓种植收益的80%分给村民。村民景海江说,“政府给我们提供了每股150元的保底收益,我们肯定加入,草莓种植合作社按照股份制将每亩地划分为20股,每股本金1000元,我总共入了5股。”

村民变“股东”激发了当地群众参与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大家在积极参与草莓产业种植管护之余,也开始思考如何让其成为邹庄村产业发展的新名片。

“都来看看这个礼盒咋样,虽然增加了成本,但方便了顾客,能拓宽销路。还可以印上咱邹庄的品牌和可追溯二维码,让更多人知道邹庄草莓。”草莓大棚里,村民邹玉新拿着一个手提包装盒招呼着大家一起讨论新一茬草莓销售的外包装设计。

如今,邹庄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草莓大村,其中红颜、牛奶等品种个大味甜,逐渐在市场上打响了知名度,不仅吸引了洛阳、南阳等本省客商前来选购,产品更远销陕西、湖北等外省市场,让当地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目前,邹庄村草莓种植基地平均亩产收益可达5万元。合作社用工量在800人左右,人均年收益达1.5万元以上。

据了解,邹庄村草莓每年9月开始种植,元旦前后进入丰收期,可持续采摘到第二年4月。结合其生长周期,考虑到温室大棚的利用效率,当地政府规划在草莓罢园后,大棚内轮作种植苕尖。

“下一步,我们将突出村庄建设集聚化、产业发展集约化,谋划发展千亩智慧农田、千亩设施农业、千人就业版块、千人增收计划,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大邹庄联合党支部书记王艾东说。

(作者单位:淅川县委宣传部)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