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融水: “三化一站一平台”“乡村治理”展风采

时间:2023-05-06 17:08:21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龙林

近年来,融水县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为核心,以村治理为目标,整合纪委、宣传部、妇联、民政等部门,以孝贤文化、火塘文化、新风文化和阳光监督站、大数据监督平台等“三化一站一平台”管理模式为抓手,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治理”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孝贤文化促和谐。该县以融水镇麻洞屯评选孝贤之家为示范,探索实施家庭家教家风积分管理。以积分为基础,将爱党爱国、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持家、诚实守信、崇尚文化、团结邻里、遵纪守法等指标作为加分项,再经过民主评议、党支部考核等环节,最终评选出“十大孝贤之家”。同时,通过建设家风家教廉政文化园、自写家风家训、创建积分兑换站等形式,营造孝贤当先、文明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以此为契机,该县在全县20 个乡镇各精选一个在乡村治理、乡风文明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的村屯,建设“孝贤文化”示范点。目前,该县已建成“孝贤文化”示范点22个,评出县级“十大孝贤之家”10个、“最美清廉家庭”20个、“廉洁家属”20名。

新风文化倡节俭。该县以怀宝镇盘荣村推行新风文化为试点,实施移风易俗新风。经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讨论决定,在举办红白喜事时,村民要严格实行“降餐标”“减天数”“改习俗”及在车队彩礼、宴请人数、红包礼金等方面的标准均要降低等,并写进村规民约。如有不守规矩,将由村务监督委员会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有效减轻群众负担,改掉了大吃大喝、劳民伤财、攀比之风的陋习。以此为契机,该县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向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发出《倡导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倡议书,在全县范围内推动遏制大操大办、人情攀比、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形成“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廉办”的新风文化。目前,该县开展监督检查200多场次,批评教育大操大办酒席20场次。

火塘文化解心结。该县以苗族火塘文化为平台,创办了安陲乡江门村首个“火塘议廉”点。在火塘边,聚焦农村“三资”社情民意及乡村振兴项目落实、资金拨付情况等,让村民们面对面“议事评民主、三资评效益、办事评作风”等,给小微权力戴上“紧箍咒”;通过“晒廉、讲廉、议廉、评廉”等,让村干部现场接受村民的质询和测评,确保村级事务更公开、更透明、更畅通;围绕家风传承、廉洁自律、村民自治及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进行说、讲、谈、问等,以良好的党风带政风、促民风、优村风,达到了既传承传统的家风家教,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群众的自治能力。目前,该县建成“火塘议廉”示范点3个,收集到群众意见和建议20条,现场解决问题5条,督促相关部门解决问题15条。

阳光监督惠民生。该县以监督为主旋律,创建了由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为站长,委员为副组长的阳光监督站,并按照“一天一值班、一月一总结”的原则,对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第一书记进行上下班纪律、服务群众、项目建设、产业发展、致富带富及惠民政策落实等方面进行监督,对于工作松散、履职不到位、服务力不强等问题,将形成材料上报乡纪委,确保他们在阳光的监督下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对村屯群众的邻里纠纷、道路建设、排污取水等工作,进行处理、登记,能现场解决的马上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向相关人员或部门汇报,并跟踪督促办理结果,确保群众的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目前,该县创建阳光监督站7个,收集到群众的问题建议50多条,现场解决40多条,转给相关部门解决10多条。

数据监督防腐败。该县围绕“钱从哪里来、花到哪里去、干了什么事、效果怎么样、有没有问题”这条主线,创新了“一体化监督”体系,将民生资金、小微权力清单及乡村振兴资金的拨付、发放和使用情况等,通过大数据监督平台,进行全面公开“亮剑”,让传统监督工作从“线下”移到“线上”,有效提升日常监督的精准性、实效性,打通了群众监督的“最后一公里”。同时,聚焦党员干部吃拿卡要、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违纪违规行为,通过大数据比对,对每笔资金实行动态监督,从源头上防治贪污、挤占、挪用、骗取民生资金等问题的发生,确保民生资金在阳光下安全、透明、高效运行,有效防止腐败问题滋生。目前,该县已开发县、乡、村三级“乡村振兴大数据监督平台”,实现了“线上”监督的全覆盖,为监督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助力乡村振兴。(智融水县纪委监委 龙林)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院静
标签基层动态    

融水: “三化一站一平台”“乡村治理”展风采

时间:2023-05-06 17:08:21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龙林

近年来,融水县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为核心,以村治理为目标,整合纪委、宣传部、妇联、民政等部门,以孝贤文化、火塘文化、新风文化和阳光监督站、大数据监督平台等“三化一站一平台”管理模式为抓手,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乡村治理”新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孝贤文化促和谐。该县以融水镇麻洞屯评选孝贤之家为示范,探索实施家庭家教家风积分管理。以积分为基础,将爱党爱国、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持家、诚实守信、崇尚文化、团结邻里、遵纪守法等指标作为加分项,再经过民主评议、党支部考核等环节,最终评选出“十大孝贤之家”。同时,通过建设家风家教廉政文化园、自写家风家训、创建积分兑换站等形式,营造孝贤当先、文明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以此为契机,该县在全县20 个乡镇各精选一个在乡村治理、乡风文明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的村屯,建设“孝贤文化”示范点。目前,该县已建成“孝贤文化”示范点22个,评出县级“十大孝贤之家”10个、“最美清廉家庭”20个、“廉洁家属”20名。

新风文化倡节俭。该县以怀宝镇盘荣村推行新风文化为试点,实施移风易俗新风。经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群众代表讨论决定,在举办红白喜事时,村民要严格实行“降餐标”“减天数”“改习俗”及在车队彩礼、宴请人数、红包礼金等方面的标准均要降低等,并写进村规民约。如有不守规矩,将由村务监督委员会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有效减轻群众负担,改掉了大吃大喝、劳民伤财、攀比之风的陋习。以此为契机,该县通过广播电视、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向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发出《倡导移风易俗弘扬文明新风》倡议书,在全县范围内推动遏制大操大办、人情攀比、封建迷信等陈规陋习,形成“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廉办”的新风文化。目前,该县开展监督检查200多场次,批评教育大操大办酒席20场次。

火塘文化解心结。该县以苗族火塘文化为平台,创办了安陲乡江门村首个“火塘议廉”点。在火塘边,聚焦农村“三资”社情民意及乡村振兴项目落实、资金拨付情况等,让村民们面对面“议事评民主、三资评效益、办事评作风”等,给小微权力戴上“紧箍咒”;通过“晒廉、讲廉、议廉、评廉”等,让村干部现场接受村民的质询和测评,确保村级事务更公开、更透明、更畅通;围绕家风传承、廉洁自律、村民自治及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进行说、讲、谈、问等,以良好的党风带政风、促民风、优村风,达到了既传承传统的家风家教,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群众的自治能力。目前,该县建成“火塘议廉”示范点3个,收集到群众意见和建议20条,现场解决问题5条,督促相关部门解决问题15条。

阳光监督惠民生。该县以监督为主旋律,创建了由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为站长,委员为副组长的阳光监督站,并按照“一天一值班、一月一总结”的原则,对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第一书记进行上下班纪律、服务群众、项目建设、产业发展、致富带富及惠民政策落实等方面进行监督,对于工作松散、履职不到位、服务力不强等问题,将形成材料上报乡纪委,确保他们在阳光的监督下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同时,对村屯群众的邻里纠纷、道路建设、排污取水等工作,进行处理、登记,能现场解决的马上解决;不能解决的,及时向相关人员或部门汇报,并跟踪督促办理结果,确保群众的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目前,该县创建阳光监督站7个,收集到群众的问题建议50多条,现场解决40多条,转给相关部门解决10多条。

数据监督防腐败。该县围绕“钱从哪里来、花到哪里去、干了什么事、效果怎么样、有没有问题”这条主线,创新了“一体化监督”体系,将民生资金、小微权力清单及乡村振兴资金的拨付、发放和使用情况等,通过大数据监督平台,进行全面公开“亮剑”,让传统监督工作从“线下”移到“线上”,有效提升日常监督的精准性、实效性,打通了群众监督的“最后一公里”。同时,聚焦党员干部吃拿卡要、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违纪违规行为,通过大数据比对,对每笔资金实行动态监督,从源头上防治贪污、挤占、挪用、骗取民生资金等问题的发生,确保民生资金在阳光下安全、透明、高效运行,有效防止腐败问题滋生。目前,该县已开发县、乡、村三级“乡村振兴大数据监督平台”,实现了“线上”监督的全覆盖,为监督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助力乡村振兴。(智融水县纪委监委 龙林)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院静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