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指尖技艺变指尖经济 非遗竹编开启促农增收密码

时间:2023-08-02 17:33:27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韦敏 张多亮

近年来,广西南宁市宾阳县思陇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南宁市委和宾阳县委的决策部署,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来抓,紧盯促农增收目标,做足竹子文章,探索出一条“指尖技艺变指尖经济”增收致富之路。

目前,竹编产业覆盖思陇镇14个村委(社区),1400多户4600多人,其中脱贫户145户213人,从业人数较去年增长12%,人均月增收200-500元左右。竹编产业的发展,有效增加了群众收入。采取的做法一是谋划产业项目,提升增收空间。争取衔接资金780万元,谋划建设宾阳竹编非遗传承发展基地,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增强产业带动能力。衔接资金投入后,企业厂房可用面积扩大2000平方米,现场用工人数从原来的20多人增加到60多人。企业还改进了生产工艺,由纯手工向半手工、半机械、流水线生产转变,每月产量翻了一番;成立创新研发团队与高校合作,创作新产品提升档次,目前开发的竹编产品种类达300多种;开通了直播带货等线上销售渠道提高销量,预计2023年产值比去年增加30%以上。

其次是发展庭院经济,扩大就业范围。鼓励群众利用房前屋后丰富的竹子资源,在自家庭院生产竹编产品,企业通过“送工上门”“上门收购”“统购包销”等方式,将竹编样式和原材料发放给农户,形成完整竹编“订单派送—制作—收购—销售”模式,解决了部分群众行走不便,时间零碎及销售渠道不畅的难题,实现家门口就业,特别是今年实行半机械化后,企业统一砍竹起篾,将原材料送到群众家中,解决了残疾人和弱劳力群体因行动不便无法参与编织的问题,扩大了受益人群,提高了联农带农效果,至目前,新增带动人群超过100人,其中脱贫户12户23人。再者是延长产业链,拓宽增收途径。弘扬竹编文化,打响竹编文化品牌,将竹编发展与旅游、农民工返乡创业、研学、校园实践课程等相结合,开发旅游产品,建立研学基地,拓宽收入增长点,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注入新的活力。预计2023年竹编研学和旅游产品收益近20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超过10万元。加强技能培训,提升编织技艺,壮大非遗传承人队伍,让更多竹编新手成为技艺大师,让竹编技艺成为更多村民的谋生技能、增收本领。目前已培育宾阳县竹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人、宾阳工匠(竹编工艺)1人,思陇镇竹编非遗传承基地获得南宁市“壮乡巧娘”工作站、广西金绣球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陇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引竹企业、种竹稻田、建竹林村、开竹餐厅、修百竹园等方面下功夫,持续做大做强竹子经济,努力实现“美化环境,发展产业,促农增收”的共赢局面。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院静
标签基层动态    

指尖技艺变指尖经济 非遗竹编开启促农增收密码

时间:2023-08-02 17:33:27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韦敏 张多亮

近年来,广西南宁市宾阳县思陇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南宁市委和宾阳县委的决策部署,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来抓,紧盯促农增收目标,做足竹子文章,探索出一条“指尖技艺变指尖经济”增收致富之路。

目前,竹编产业覆盖思陇镇14个村委(社区),1400多户4600多人,其中脱贫户145户213人,从业人数较去年增长12%,人均月增收200-500元左右。竹编产业的发展,有效增加了群众收入。采取的做法一是谋划产业项目,提升增收空间。争取衔接资金780万元,谋划建设宾阳竹编非遗传承发展基地,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增强产业带动能力。衔接资金投入后,企业厂房可用面积扩大2000平方米,现场用工人数从原来的20多人增加到60多人。企业还改进了生产工艺,由纯手工向半手工、半机械、流水线生产转变,每月产量翻了一番;成立创新研发团队与高校合作,创作新产品提升档次,目前开发的竹编产品种类达300多种;开通了直播带货等线上销售渠道提高销量,预计2023年产值比去年增加30%以上。

其次是发展庭院经济,扩大就业范围。鼓励群众利用房前屋后丰富的竹子资源,在自家庭院生产竹编产品,企业通过“送工上门”“上门收购”“统购包销”等方式,将竹编样式和原材料发放给农户,形成完整竹编“订单派送—制作—收购—销售”模式,解决了部分群众行走不便,时间零碎及销售渠道不畅的难题,实现家门口就业,特别是今年实行半机械化后,企业统一砍竹起篾,将原材料送到群众家中,解决了残疾人和弱劳力群体因行动不便无法参与编织的问题,扩大了受益人群,提高了联农带农效果,至目前,新增带动人群超过100人,其中脱贫户12户23人。再者是延长产业链,拓宽增收途径。弘扬竹编文化,打响竹编文化品牌,将竹编发展与旅游、农民工返乡创业、研学、校园实践课程等相结合,开发旅游产品,建立研学基地,拓宽收入增长点,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注入新的活力。预计2023年竹编研学和旅游产品收益近20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超过10万元。加强技能培训,提升编织技艺,壮大非遗传承人队伍,让更多竹编新手成为技艺大师,让竹编技艺成为更多村民的谋生技能、增收本领。目前已培育宾阳县竹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人、宾阳工匠(竹编工艺)1人,思陇镇竹编非遗传承基地获得南宁市“壮乡巧娘”工作站、广西金绣球居家灵活就业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思陇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引竹企业、种竹稻田、建竹林村、开竹餐厅、修百竹园等方面下功夫,持续做大做强竹子经济,努力实现“美化环境,发展产业,促农增收”的共赢局面。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院静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