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广西德保县念印村:大山深处乡村美

时间:2022-03-29 11:40:06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陆艳娇 黄荣广

【村情简介】念印村位于德保县巴头乡西北部,距离县城36公里、巴头乡政府7公里。有10个屯11个村民小组,共155户,全村人口555人。2020年评为自治区四星级村级党组织,并荣获市级乡风文明红旗村的称号。

近日,笔者追随春天的脚步绕过几道弯路来到了德保县巴头乡念印村。进入村头,站在一块高高的大石上极目四望,只见白茫茫的雾气笼罩到了半山腰,山下的民房若隐若现。向下俯视,新耕的田地从山腰一层层往山下延伸,勤劳的农民正在田里有的开着农耕机,有的挥舞着锄头,有的播撒下种子......展现出一幅播种希望的春耕实景图。

念印村村部。黄少将 摄.jpg

念印村村部。黄少将 摄

“这种叫芭蕉芋,今年我们家种了10亩,有村支书和第一书记组织带头种植,我们不愁技术和销路。”念印村党员、养猪致富能人彭直业刚见到笔者,话匣子就打开了。他说芭蕉芋全身都是宝,既能收割叶子喂猪,还能卖芭蕉芋赚钱。而且种子是村委会先提供,等收成了再等价折回,有商家负责到村里收购,不担心销路。今年全村在家的群众几乎都种芭蕉芋,特别是像他这样发展养猪产业的人,需要大面积种植。彭直业是村里典型的党员致富能人,今年家里养了20多头猪,预计种植10亩左右的芭蕉芋。

为了寻找适合村里长期发展的产业,念印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探寻村集体经济发展良方。经过多方考察,在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因地制宜,以“党建+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发展芭蕉芋产业,并计划建立芭蕉芋加工厂,将芭蕉芋制作成芭蕉粉再转卖出去。从生产、加工到销售一条龙服务。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带领下,在家的村民积极参与芭蕉芋的种植,全力将芭蕉芋产业打造成念印村的特色农产品。

念印村文化广场。黄荣广 摄.jpg

念印村文化广场。黄荣广 摄

据驻村第一书记黄军战介绍,除了今年计划发展的300亩芭蕉芋,村里最大的产业就是养猪产业,全村养殖近500头,有散养的也有养殖大户的。

养猪达人许宜新,是2017年的脱贫户,在外打拼多年后,2018年决定返乡发展壮乡猪。经过几年的磕磕碰碰,他们的规模越加扩大,收入也越来越可观。今年因为受到新冠疫情影响,目前存栏就50多头。年初疫情发生的时候,他还联系了村两委,想要捐赠一头猪,尽一份绵薄之力,回馈脱贫攻坚政策的优待。今年决定将壮乡猪养殖规模再扩大,争取打出品牌,卖得更远。

沿着村道一路进村,道路干净整洁,两旁都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来到村部旁边的重阳树下,一座古朴的石头红瓦房展现在眼前,那是念印村的村史馆,令笔者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的农村学堂。透过刷满绿漆的窗户往里看,石磨、木柜、老布鞋、黑白电视机等等一一陈列在眼前,每一件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念印村各家各户几十年来的沧桑巨变。

“我们充分利用学校旧址,原模打造了属于念印村的史馆,让年轻一代人能更好了解村里发展的历史,以及党委和政府的脱贫攻坚政策带来的巨大变化,忆苦思甜,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明白自己将来要怎么做、怎么样为更好地家乡建设出力。”黄军战说。

群众种植芭蕉芋。黄少将 摄.jpg

群众种植芭蕉芋。黄少将 摄

在村史馆前的重阳树下还建了讲习所,鼓励致富能人分享“致富经”、“阅读达人”分享感悟、老党员、乡贤讲村史党史故事......实现了暖身心、丰物质、振精神,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我们会继续以村史馆为学习平台,以重阳树下讲习所为学习阵地,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不断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促进乡村振兴。”村党支部书记彭直报说。

傍晚时分,在从村里返程的路上,笔者又被山上涌动的山羊大军震撼到了。青山上,近百头土山羊从山坡奔腾而下,在领头羊的带领下,随着主人的召唤浩浩荡荡归家......

芭蕉芋、壮乡猪、山羊,村“博物馆”、重阳树下的讲习所......念印村正在描绘着一幅乡村振兴发展的美丽蓝图。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林凡建
标签乡村建设    

广西德保县念印村:大山深处乡村美

时间:2022-03-29 11:40:06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陆艳娇 黄荣广

【村情简介】念印村位于德保县巴头乡西北部,距离县城36公里、巴头乡政府7公里。有10个屯11个村民小组,共155户,全村人口555人。2020年评为自治区四星级村级党组织,并荣获市级乡风文明红旗村的称号。

近日,笔者追随春天的脚步绕过几道弯路来到了德保县巴头乡念印村。进入村头,站在一块高高的大石上极目四望,只见白茫茫的雾气笼罩到了半山腰,山下的民房若隐若现。向下俯视,新耕的田地从山腰一层层往山下延伸,勤劳的农民正在田里有的开着农耕机,有的挥舞着锄头,有的播撒下种子......展现出一幅播种希望的春耕实景图。

念印村村部。黄少将 摄.jpg

念印村村部。黄少将 摄

“这种叫芭蕉芋,今年我们家种了10亩,有村支书和第一书记组织带头种植,我们不愁技术和销路。”念印村党员、养猪致富能人彭直业刚见到笔者,话匣子就打开了。他说芭蕉芋全身都是宝,既能收割叶子喂猪,还能卖芭蕉芋赚钱。而且种子是村委会先提供,等收成了再等价折回,有商家负责到村里收购,不担心销路。今年全村在家的群众几乎都种芭蕉芋,特别是像他这样发展养猪产业的人,需要大面积种植。彭直业是村里典型的党员致富能人,今年家里养了20多头猪,预计种植10亩左右的芭蕉芋。

为了寻找适合村里长期发展的产业,念印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探寻村集体经济发展良方。经过多方考察,在乡党委政府的指导下,因地制宜,以“党建+合作社+农户”的形式发展芭蕉芋产业,并计划建立芭蕉芋加工厂,将芭蕉芋制作成芭蕉粉再转卖出去。从生产、加工到销售一条龙服务。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带领下,在家的村民积极参与芭蕉芋的种植,全力将芭蕉芋产业打造成念印村的特色农产品。

念印村文化广场。黄荣广 摄.jpg

念印村文化广场。黄荣广 摄

据驻村第一书记黄军战介绍,除了今年计划发展的300亩芭蕉芋,村里最大的产业就是养猪产业,全村养殖近500头,有散养的也有养殖大户的。

养猪达人许宜新,是2017年的脱贫户,在外打拼多年后,2018年决定返乡发展壮乡猪。经过几年的磕磕碰碰,他们的规模越加扩大,收入也越来越可观。今年因为受到新冠疫情影响,目前存栏就50多头。年初疫情发生的时候,他还联系了村两委,想要捐赠一头猪,尽一份绵薄之力,回馈脱贫攻坚政策的优待。今年决定将壮乡猪养殖规模再扩大,争取打出品牌,卖得更远。

沿着村道一路进村,道路干净整洁,两旁都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来到村部旁边的重阳树下,一座古朴的石头红瓦房展现在眼前,那是念印村的村史馆,令笔者仿佛回到了小时候的农村学堂。透过刷满绿漆的窗户往里看,石磨、木柜、老布鞋、黑白电视机等等一一陈列在眼前,每一件都在无声地诉说着念印村各家各户几十年来的沧桑巨变。

“我们充分利用学校旧址,原模打造了属于念印村的史馆,让年轻一代人能更好了解村里发展的历史,以及党委和政府的脱贫攻坚政策带来的巨大变化,忆苦思甜,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明白自己将来要怎么做、怎么样为更好地家乡建设出力。”黄军战说。

群众种植芭蕉芋。黄少将 摄.jpg

群众种植芭蕉芋。黄少将 摄

在村史馆前的重阳树下还建了讲习所,鼓励致富能人分享“致富经”、“阅读达人”分享感悟、老党员、乡贤讲村史党史故事......实现了暖身心、丰物质、振精神,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我们会继续以村史馆为学习平台,以重阳树下讲习所为学习阵地,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不断推进乡村文化建设,促进乡村振兴。”村党支部书记彭直报说。

傍晚时分,在从村里返程的路上,笔者又被山上涌动的山羊大军震撼到了。青山上,近百头土山羊从山坡奔腾而下,在领头羊的带领下,随着主人的召唤浩浩荡荡归家......

芭蕉芋、壮乡猪、山羊,村“博物馆”、重阳树下的讲习所......念印村正在描绘着一幅乡村振兴发展的美丽蓝图。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林凡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