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前海“后花园”长出“侨区”“希望花”

时间:2022-04-14 10:32:40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易建成 陈坚宗

前海“后花园”长出“侨区”“希望花”

汕尾市华侨管理区充分巩固深圳对口帮扶创造的脱贫攻坚成果,着力推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

图片1.png深圳前海帮扶汕尾市华侨管理区创办的苗圃基地,为城市添彩,给产业发展“造血”华侨管理区办公室供图 

有人说广东省汕尾市华侨管理区是一个微型“联合国”,该区3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来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归难侨近2.1万人,他们中的一些人和中国曾经的贫困户一样,享受到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国策带来的福泽。深圳对口帮扶创建起的颇具“造血”攻能的产业,能保证持续性良好发展,让“侨区”村民能够在家门口就业,成为“侨区”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今年50岁的林女士便是其中一分子,其父辈于上世纪70年代从越南回来后,便扎根在了华侨管理区。如今,她在汕尾市华侨弘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务工,每个月有4000元左右的收入,尽管其丈夫身体抱恙,家里还有两个孩子读书,但除了享受农村医疗保险等政策,还通过务工有固定收入可拿,全家人生活得到充分保障。和林女士一样目前在弘润公司务工的村民有15人,他们在公司负责种植拔草,培养花苗,靠自己的双手过活,踏实安逸。林女士高兴地说,“公司帮了很多人,曾经的贫困一去不复返了。”

给林女士带来福音的汕尾市华侨弘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便是深圳前海几年前对口帮扶创办的一家私营企业,主营花卉种植,公司负责人张春洪也是印度尼西亚归来的“侨三代”。

图片2.png图为深圳前海帮扶华侨管理区产业发展创办的苗圃基地 华侨管理区办公室供图   

2014年,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和深圳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深圳市纪委和前海管理局对华侨管理区原有的2个省定贫困村实施对口帮扶,确保了“侨区”2个贫困村和贫困人口147户473人在规定的时间里全部实现脱贫出列。帮扶过程中,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不仅大力筹集资金约4000万元,在“侨区”建设了许多民生基础设施工程,极大改善侨区基础设施条件,而且穿针引线,帮助华侨管理区编制了总体规划,为下来革命老区的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发展具有“造血”攻能的产业,是深圳对口帮扶“侨区”时的重中之重。2018年7月,当时的扶贫工作队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深圳公司落户“侨区”,承接前海美化环境所需花卉的订单。当年10月,投资200万元的前海扶贫产业苗圃基地投产,其规模达到广东省同行业一流生产标准。基地为当时的贫困户村民提供技术培训,并回购各农户种植的花卉,积极发挥扶贫产业的“造血”攻能,投产当年,基地便承接了前海200万元的时花订单,在保障农户收益的同时,还增加了社区集体收入,促进了“侨区”产业升级。

图片3.png图为“侨区”村民在苗圃基地培育花卉 华侨管理区办公室供图

经过几年的发展,苗圃基地目前每月给深圳市场提供的花卉达6000盆以上,成为特区真正意义上的“后花园”。同时,以花为媒,华侨管理区能较及时掌握了解深圳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市场信息,有的放矢,融入“双区”,有力推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阔步乡村振兴。

图片4.png图为“侨区”村民在苗圃基地培育花卉 华侨管理区办公室供图

在上世纪的1959年,张春洪的祖辈便从印度尼西亚回来华侨管理区定居。这位今年46岁的“侨三代”原本在深圳开设羽毛球馆和从事汽车租赁营生,有感于深圳对口帮扶“侨区”的奉献精神,在得知深圳帮扶“侨区”发展花卉种植项目的消息后,他放弃深圳的事业,回到“侨区”发展他从未涉及过的花卉种植业,期望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在深圳的帮扶下,带领更多的“侨民”和“侨区”村民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生活。几年下来,张春洪在苗圃基地的投入已达400多万元,种植规模在原有23亩的基础上,今年又扩种27亩。“花卉定单主要来自前海,2021年该基地向深圳前海供应时花2.25万平方米,总值316.5万元,约占前海花卉种植面积60%,实现产业分红32.2万元”,张春洪介绍说,“加上花卉种植养护的劳务收入,每年有500多万元从特区流入‘侨区’”,目前每月发放给“侨区”务工村民的劳务工资都在6万多元左右,2022年产值将达2000万元,增加就业30余人,成为保障民生和“侨区”经济发展的“希望之花”。

(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供稿)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琼文
标签协同振兴    

前海“后花园”长出“侨区”“希望花”

时间:2022-04-14 10:32:40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易建成 陈坚宗

前海“后花园”长出“侨区”“希望花”

汕尾市华侨管理区充分巩固深圳对口帮扶创造的脱贫攻坚成果,着力推进革命老区乡村振兴

图片1.png深圳前海帮扶汕尾市华侨管理区创办的苗圃基地,为城市添彩,给产业发展“造血”华侨管理区办公室供图 

有人说广东省汕尾市华侨管理区是一个微型“联合国”,该区3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来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归难侨近2.1万人,他们中的一些人和中国曾经的贫困户一样,享受到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国策带来的福泽。深圳对口帮扶创建起的颇具“造血”攻能的产业,能保证持续性良好发展,让“侨区”村民能够在家门口就业,成为“侨区”推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今年50岁的林女士便是其中一分子,其父辈于上世纪70年代从越南回来后,便扎根在了华侨管理区。如今,她在汕尾市华侨弘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务工,每个月有4000元左右的收入,尽管其丈夫身体抱恙,家里还有两个孩子读书,但除了享受农村医疗保险等政策,还通过务工有固定收入可拿,全家人生活得到充分保障。和林女士一样目前在弘润公司务工的村民有15人,他们在公司负责种植拔草,培养花苗,靠自己的双手过活,踏实安逸。林女士高兴地说,“公司帮了很多人,曾经的贫困一去不复返了。”

给林女士带来福音的汕尾市华侨弘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便是深圳前海几年前对口帮扶创办的一家私营企业,主营花卉种植,公司负责人张春洪也是印度尼西亚归来的“侨三代”。

图片2.png图为深圳前海帮扶华侨管理区产业发展创办的苗圃基地 华侨管理区办公室供图   

2014年,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和深圳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深圳市纪委和前海管理局对华侨管理区原有的2个省定贫困村实施对口帮扶,确保了“侨区”2个贫困村和贫困人口147户473人在规定的时间里全部实现脱贫出列。帮扶过程中,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不仅大力筹集资金约4000万元,在“侨区”建设了许多民生基础设施工程,极大改善侨区基础设施条件,而且穿针引线,帮助华侨管理区编制了总体规划,为下来革命老区的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发展具有“造血”攻能的产业,是深圳对口帮扶“侨区”时的重中之重。2018年7月,当时的扶贫工作队通过招商引资,吸引深圳公司落户“侨区”,承接前海美化环境所需花卉的订单。当年10月,投资200万元的前海扶贫产业苗圃基地投产,其规模达到广东省同行业一流生产标准。基地为当时的贫困户村民提供技术培训,并回购各农户种植的花卉,积极发挥扶贫产业的“造血”攻能,投产当年,基地便承接了前海200万元的时花订单,在保障农户收益的同时,还增加了社区集体收入,促进了“侨区”产业升级。

图片3.png图为“侨区”村民在苗圃基地培育花卉 华侨管理区办公室供图

经过几年的发展,苗圃基地目前每月给深圳市场提供的花卉达6000盆以上,成为特区真正意义上的“后花园”。同时,以花为媒,华侨管理区能较及时掌握了解深圳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市场信息,有的放矢,融入“双区”,有力推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阔步乡村振兴。

图片4.png图为“侨区”村民在苗圃基地培育花卉 华侨管理区办公室供图

在上世纪的1959年,张春洪的祖辈便从印度尼西亚回来华侨管理区定居。这位今年46岁的“侨三代”原本在深圳开设羽毛球馆和从事汽车租赁营生,有感于深圳对口帮扶“侨区”的奉献精神,在得知深圳帮扶“侨区”发展花卉种植项目的消息后,他放弃深圳的事业,回到“侨区”发展他从未涉及过的花卉种植业,期望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在深圳的帮扶下,带领更多的“侨民”和“侨区”村民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生活。几年下来,张春洪在苗圃基地的投入已达400多万元,种植规模在原有23亩的基础上,今年又扩种27亩。“花卉定单主要来自前海,2021年该基地向深圳前海供应时花2.25万平方米,总值316.5万元,约占前海花卉种植面积60%,实现产业分红32.2万元”,张春洪介绍说,“加上花卉种植养护的劳务收入,每年有500多万元从特区流入‘侨区’”,目前每月发放给“侨区”务工村民的劳务工资都在6万多元左右,2022年产值将达2000万元,增加就业30余人,成为保障民生和“侨区”经济发展的“希望之花”。

(深圳对口帮扶汕尾指挥部供稿)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琼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