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安徽歙县:衔接资金“精准滴灌” 产业发展“点绿成金”

时间:2023-06-26 12:18:53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

近年来,安徽省歙县聚焦“两山”路径价值转化,结合区位优势和产业资源,通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资金赋能,以“适度规模,合理布局,抱团聚力,精准支持”为思路,坚持做好“土特产”文章,重点建设了一批产业示范基地,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带动百姓增收致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图片1.png

北岸镇村民在分拣采摘下来的青梅

因地制宜,夯实一产产业基础

歙县北岸镇瞻淇村是周边远近闻名青梅种植村。青梅采摘时节,浙江、江苏、福建包括省内(芜湖)的收购商纷纷前来收购青梅。2022年,该村利用衔接资金投资220万元,流转林地180亩,采购青梅苗木1000株,修剪老青梅林60亩,改良80亩;因地制宜坡改梯30亩,复垦15亩,新建蓄水池20座及其它附属设施,打造瞻淇青梅高产、优质、高效种植生产示范基地,同时发展林下经济,种植西瓜和贡菊等农产品。目前青梅树遍布全村农田、山地间,共有青梅种植面积800余亩,年产青梅约56万公斤,年产值约120万元,其中大坞(瞻淇青梅基地)现有青梅种植面积202.4亩,涉及农户120余户。今年,北岸镇通过对接,与芜湖溜溜果园集团签订了长期青梅收购协议,通过企业预下订单、农户按单种植、政府服务指导、公司收购销售的模式进行运作。一头连着企业车间,一头延伸到田间地头,在采摘季节可提供近30个临时务工和日常维护岗位,人均增收2000元。通过衔接资金赋能助力,青梅基地的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提升,达到了适度规模经营,小青梅成了致富果,让村集体增加收入,村民体会到了“梅”好生活。

图片2.png

北岸镇强村公司与溜溜果园集团签订供销合同

运营前置,依托资源发展二产

2020年以来,歙县三阳镇围绕自身优势,依托当地山核桃、茶叶等农特产品,结合招商引资,使用衔接资金共计515万元,建成农民创业园两期厂房3813㎡,当年就引入企业打造了“小肥球”山核桃品牌,通过淘宝旗舰店、直播平台等进行电商销售,2022年完成线上销售额逾5000万元,2023年预计可达1亿元。苕水溪茶叶公司流转“六统一”管理的高山茶园258亩,为三阳镇生态茶园提升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目前两家企业每年给地方带来财税收入超100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年均增加收入32万元,直接带动茶叶、山核桃种植户1000户以上,就业80人以上,年投资回报率超6.2%。

图片3.png

横关电商产业园鸟瞰图

筑巢引凤,全链完善致富有道

歙县郑村镇立足资源优势,深度挖掘现有的产业传承,重点在延链、补链、强链上做文章,围绕红薯产业,探索“一带二联三融”的全产业链产业发展模式,打造粉丝加工全产业链项目,让村民致富有方。2022年棠樾村流转103亩闲置土地,争取省级财政衔接资金113万元实施“棠樾种植基地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打造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强村公司统一种植管理。同时先后投入资金446万元,建成960平方米的山芋粉加工厂厂房及完善周边配套基础设施。通过招商引进黄山棠樾南雨青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营,定向收购郑村镇及周边乡镇山芋,生产的山芋粉供给潭渡村粉丝加工企业。项目建成后,郑村镇山芋粉丝产量突破1500吨/年,年产值2100万元,带动洗粉厂山芋粉产值1300万元/年,带动本地和周边群众在山芋种植、洗粉、粉丝生产、销售等各个链条上,每户每年增收5000元,棠樾村、潭渡村两村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每村达50万元。2023年又建设了山芋粉丝加工标准化厂房,打造了山芋种植基地--山芋洗粉加工-粉丝加工的全产业链。

图片4.png

联农带农,百姓在园区内上班

数字赋能,立足优势精准扶持

王村镇横关村以租赁、承包、联合开发等形式成功盘活村集体建设用地20多亩,依托横关村交通区位优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政策优势,通过“党建引领+电商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实行专业合作社向当地茶农和村民收购茶叶、菊花等农产品,通过谋划兴建电商产业园,大力实施“双招双引”,通过‘你种我销,你养我买’等方式,因地制宜,打造无污染、高增长、能致富的全产业链式绿色电商产业。依托村级党组织强力的政治保障,茗松茶菊销售有限公司、黄山市嘉华茶菊有限公司以及黄山市山猫商贸有限公司先后3家电商公司入驻园区,成功实现“筑巢引凤”,2022年底每年为村集体增加45.5万元的租金收入,预计2023年可带动村集体增收超100万元。当前已完成一阶段厂房建设6期,入驻企业共7家,合计完成财政资金投资1038万元,社会资本投资500万元,2022年线上营业额超1亿元,横关村因此荣获省级电商产业示范村称号。

(供稿单位:歙县乡村振兴局)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乡村发展    

安徽歙县:衔接资金“精准滴灌” 产业发展“点绿成金”

时间:2023-06-26 12:18:53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

近年来,安徽省歙县聚焦“两山”路径价值转化,结合区位优势和产业资源,通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资金赋能,以“适度规模,合理布局,抱团聚力,精准支持”为思路,坚持做好“土特产”文章,重点建设了一批产业示范基地,建立联农带农机制,带动百姓增收致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图片1.png

北岸镇村民在分拣采摘下来的青梅

因地制宜,夯实一产产业基础

歙县北岸镇瞻淇村是周边远近闻名青梅种植村。青梅采摘时节,浙江、江苏、福建包括省内(芜湖)的收购商纷纷前来收购青梅。2022年,该村利用衔接资金投资220万元,流转林地180亩,采购青梅苗木1000株,修剪老青梅林60亩,改良80亩;因地制宜坡改梯30亩,复垦15亩,新建蓄水池20座及其它附属设施,打造瞻淇青梅高产、优质、高效种植生产示范基地,同时发展林下经济,种植西瓜和贡菊等农产品。目前青梅树遍布全村农田、山地间,共有青梅种植面积800余亩,年产青梅约56万公斤,年产值约120万元,其中大坞(瞻淇青梅基地)现有青梅种植面积202.4亩,涉及农户120余户。今年,北岸镇通过对接,与芜湖溜溜果园集团签订了长期青梅收购协议,通过企业预下订单、农户按单种植、政府服务指导、公司收购销售的模式进行运作。一头连着企业车间,一头延伸到田间地头,在采摘季节可提供近30个临时务工和日常维护岗位,人均增收2000元。通过衔接资金赋能助力,青梅基地的基础设施得到有效提升,达到了适度规模经营,小青梅成了致富果,让村集体增加收入,村民体会到了“梅”好生活。

图片2.png

北岸镇强村公司与溜溜果园集团签订供销合同

运营前置,依托资源发展二产

2020年以来,歙县三阳镇围绕自身优势,依托当地山核桃、茶叶等农特产品,结合招商引资,使用衔接资金共计515万元,建成农民创业园两期厂房3813㎡,当年就引入企业打造了“小肥球”山核桃品牌,通过淘宝旗舰店、直播平台等进行电商销售,2022年完成线上销售额逾5000万元,2023年预计可达1亿元。苕水溪茶叶公司流转“六统一”管理的高山茶园258亩,为三阳镇生态茶园提升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目前两家企业每年给地方带来财税收入超100万元,为村集体经济年均增加收入32万元,直接带动茶叶、山核桃种植户1000户以上,就业80人以上,年投资回报率超6.2%。

图片3.png

横关电商产业园鸟瞰图

筑巢引凤,全链完善致富有道

歙县郑村镇立足资源优势,深度挖掘现有的产业传承,重点在延链、补链、强链上做文章,围绕红薯产业,探索“一带二联三融”的全产业链产业发展模式,打造粉丝加工全产业链项目,让村民致富有方。2022年棠樾村流转103亩闲置土地,争取省级财政衔接资金113万元实施“棠樾种植基地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打造标准化示范种植基地,强村公司统一种植管理。同时先后投入资金446万元,建成960平方米的山芋粉加工厂厂房及完善周边配套基础设施。通过招商引进黄山棠樾南雨青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营,定向收购郑村镇及周边乡镇山芋,生产的山芋粉供给潭渡村粉丝加工企业。项目建成后,郑村镇山芋粉丝产量突破1500吨/年,年产值2100万元,带动洗粉厂山芋粉产值1300万元/年,带动本地和周边群众在山芋种植、洗粉、粉丝生产、销售等各个链条上,每户每年增收5000元,棠樾村、潭渡村两村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每村达50万元。2023年又建设了山芋粉丝加工标准化厂房,打造了山芋种植基地--山芋洗粉加工-粉丝加工的全产业链。

图片4.png

联农带农,百姓在园区内上班

数字赋能,立足优势精准扶持

王村镇横关村以租赁、承包、联合开发等形式成功盘活村集体建设用地20多亩,依托横关村交通区位优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政策优势,通过“党建引领+电商企业+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实行专业合作社向当地茶农和村民收购茶叶、菊花等农产品,通过谋划兴建电商产业园,大力实施“双招双引”,通过‘你种我销,你养我买’等方式,因地制宜,打造无污染、高增长、能致富的全产业链式绿色电商产业。依托村级党组织强力的政治保障,茗松茶菊销售有限公司、黄山市嘉华茶菊有限公司以及黄山市山猫商贸有限公司先后3家电商公司入驻园区,成功实现“筑巢引凤”,2022年底每年为村集体增加45.5万元的租金收入,预计2023年可带动村集体增收超100万元。当前已完成一阶段厂房建设6期,入驻企业共7家,合计完成财政资金投资1038万元,社会资本投资500万元,2022年线上营业额超1亿元,横关村因此荣获省级电商产业示范村称号。

(供稿单位:歙县乡村振兴局)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