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陕西永寿:铸基产业融合 做大集体“蛋糕”

时间:2023-09-01 14:51:46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

“传统农业处于高度竞争的‘红海’之中,要想把时代发展的红利留在乡村,需要在一产提质增效的基础上延伸产业链,融合二产三产共同提升产业附加值。从咀头村的实际情况来看,村委班子经历了脱贫攻坚期的磨练,是现实可靠的经营主体。依靠村集体、走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应该是一条变输血为造血、推进强村富民的康庄大道。”中国银行总行派驻咸阳市永寿县咀头村第一书记齐向宇谈起产业发展总是滔滔不绝。

640.png

背景情况
永寿县渠子镇咀头村位于县域东北角,辖两个村民小组、全村138户533人,有耕地1830亩,林地2920亩,村子地处偏远、曾经是咸阳市仅有的三个深度贫困村之一、贫困高发超过50%,受苦受穷的痛苦记忆,令干部群众对产业增收的期盼十分迫切。但咀头村山高路远、处于地理末梢,距县城45公里、距高速口30公里,山路坡多弯急、大大提高了干事创业的难度系数,加剧了人口空心化的情况。在苛刻的限制之下,“干什么”和“谁来干”这两个问题一直显得十分突出。2021年驻村以来,第一书记齐向宇团结四支力量,带动村干部自立自强发展集体经济,搭建起了以“精品苹果园+秸秆综合利用+电子商务”为核心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显著提升了村庄发展的后劲儿。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了50万元,村子良好的发展态势也吸引了多名青年返乡创业。在刚刚摘下深度贫困的帽子不久,咀头村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乡村振兴样板村,发展故事被“中国乡村振兴”公众号、《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还在2022-2023连续两年被评为永寿县“综合示范村”,齐向宇被授予中国银行总行机关青年五四奖章。

主要做法
一产提质增效,复活苹果产业。咀头村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地处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就有种植苹果的传统,但是后续由于村民外出务工和回报周期长的问题,大家陆续放弃了苹果产业。齐向宇发现村干部说起苹果来是饱含感情,从专家口中他也再次确信苹果确确实实是市场前景稳定的一个产业,于是,他和村干部共同聚焦苹果产业,在村集体苹果园身上做起了文章。为了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他们从起步就立足高标准,选择了市场竞相追逐的新品种秦脆和瑞雪;齐向宇利用中国银行帮扶资金援建了滴灌系统,实现了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为了提高种植水平,他时常拉着园艺站的专家给果树会诊。为了打响品牌,他在中行帮扶队领导支持下为村子申请到区域公共品牌“咸阳马栏红”的商标使用授权,作为中国银行持续推广的优质苹果品牌,这也将为咀头村苹果园后续发展创造源源不断的机会。经过两年的努力,不到一人高的小树苗已经长到两米多高,果园也已经带动村民务工收入超过10万元,村民收到近5万元的土地流转费。

二产延链强链,向小秸秆要大效益。常言道“无工不富”,如何能用农产品加工业提升村子产业附加值是齐向宇持续思考的问题。经过与专家交流他得知,利用农机将秸秆捡拾、除尘、揉丝、打包之后,可以作为养殖业的饲料,市场空间可观,不仅可以变废为宝、为集体创造不小的利润,而且可以减少秸秆焚烧,让秸秆在“种-养循环”中充分发挥作用,同时还能减少农户后续耕作流程从而降低作务成本。玉米和小麦是村子所在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恰好提供了充沛的秸秆资源。在充分论证后,齐向宇向中国银行申请160万元立项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购置了农机建成了秸秆综合利用农机中心,项目保守估计每年可以生产饲草2400吨,预估实现年产值96万元,实现年利润30万元,还可以为群众创造10万元的劳务收入,同时还能提升村子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助力实现农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三产融合发展,用电商留住红利。为了把销售利润留在乡村,同时惠及消费者、实现“从农田直供餐桌”,齐向宇依托中国银行消费帮扶资源,支持咀头村成立了村集体电商,他主持设计了“咸阳马栏红-花满咀头”系列苹果礼盒作为主打产品,向全国推介永寿苹果,为日后村集体果园挂果后的产销融合发展打下了基础。在经营模式上,他立足帮扶力量和村民的协作共创,聚焦人的成长,按照“第一书记争取订单,驻村工作队把握品控,村委执行订单、提供售后”的工作模式,在实践中锻炼队伍、小步快跑、迭代成长,建起了一支“不会走的电商团队”。

2022年5月,咀头村电商走出襁褓、走向成熟,正式向北京、上海等高竞争市场供货;2022年11月,咀头村产品借中国银行东风亮相上海进博会,受到了新华网、学习强国、中国银行公众号、今日头条等媒体的专题报道。一年半的时间里,电商实现销售额超过300万元,利润超过了30万元。

640 (1).png

经验启示
两年的帮扶工作,齐向宇融入了三秦大地,用心用情、勇于探索,在黄土高坡上打开了乡村振兴的百宝箱。驻村工作的千头万绪之中,携手共创、打开视野、探索不懈是他做好工作的“三大法宝”。

党建引领,携手共创振兴。日常工作中,齐向宇坚持党建引领,始终把团结放在首要位置,经常通过开会和谈心的方式统一思想。受限于教育程度,村民的知识技能常常存在局限性,但正因为如此,齐向宇更加注重鼓励调动村干部,汇聚大家身上的闪光点:“我们村有有智力受限,但任劳任怨的公益岗;有文化不高,但一笔好文章的笔杆子;也有年近古稀,但心明眼亮的报账员。只有多宣扬正能量、扶正祛邪,大家心里阳光自信,都把能力大胆的发挥出来,我们的工作才能真正的有依靠”。

开阔视野,做乡村的望远镜。认识到位是行动正确的先决条件,而地处偏远让咀头村民与外界的接触偏少,思维的广度不够,齐向宇认为:“第一书记要多往外跑、努力做村庄的眼睛,用新鲜的思维激活头脑,用成功的案例唤醒大家,补足村民接触面窄的劣势。”他把私家车从北京开到村里,成了县畜牧局、园艺站、农机中心的常客;外出调研、接送专家做技术指导是家常便饭;手机通讯录里各行各业的友人,也常被他紧急连线加入咀头村的建设讨论。

不懈探索,不畏挫折不盲从。贫困地区资源极度有限,在这样的条件下创业,凡事都需要细致论证、受挫是家常便饭,习惯面对困难、在逆境中鼓舞大家是必备的素质,用齐向宇的话说:“既要敢想肯干、更要尊重规律,要有创想十个、调研八个、干成一个的平常心”。靠着这股韧劲儿,他在“空心化”和“地处偏远”的难题中看到了另外一面—‘空心化’意味着土地易流转,‘地处偏远’意味着病虫害污染少,而这些都是村集体推动适度规模经营的高品质农业的有利条件。

案例点评
两年的帮扶工作中,第一书记齐向宇紧抓产业振兴这个关键点不放,把聚人和谋事融合在一起,把勇于创想和细心求证融合在一起,调动干部群众携手完成了一个个产业项目的落地生根。咀头村提速发展,完成了由深度贫困村到三产融合乡村振兴样板村的华丽转身,在槐山泾河见证下,帮扶力量与村民齐心协力描绘着村庄的发展蓝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乡村发展    

陕西永寿:铸基产业融合 做大集体“蛋糕”

时间:2023-09-01 14:51:46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

“传统农业处于高度竞争的‘红海’之中,要想把时代发展的红利留在乡村,需要在一产提质增效的基础上延伸产业链,融合二产三产共同提升产业附加值。从咀头村的实际情况来看,村委班子经历了脱贫攻坚期的磨练,是现实可靠的经营主体。依靠村集体、走产业融合发展的路子,应该是一条变输血为造血、推进强村富民的康庄大道。”中国银行总行派驻咸阳市永寿县咀头村第一书记齐向宇谈起产业发展总是滔滔不绝。

640.png

背景情况
永寿县渠子镇咀头村位于县域东北角,辖两个村民小组、全村138户533人,有耕地1830亩,林地2920亩,村子地处偏远、曾经是咸阳市仅有的三个深度贫困村之一、贫困高发超过50%,受苦受穷的痛苦记忆,令干部群众对产业增收的期盼十分迫切。但咀头村山高路远、处于地理末梢,距县城45公里、距高速口30公里,山路坡多弯急、大大提高了干事创业的难度系数,加剧了人口空心化的情况。在苛刻的限制之下,“干什么”和“谁来干”这两个问题一直显得十分突出。2021年驻村以来,第一书记齐向宇团结四支力量,带动村干部自立自强发展集体经济,搭建起了以“精品苹果园+秸秆综合利用+电子商务”为核心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显著提升了村庄发展的后劲儿。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了50万元,村子良好的发展态势也吸引了多名青年返乡创业。在刚刚摘下深度贫困的帽子不久,咀头村已经成了远近闻名的乡村振兴样板村,发展故事被“中国乡村振兴”公众号、《中国青年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还在2022-2023连续两年被评为永寿县“综合示范村”,齐向宇被授予中国银行总行机关青年五四奖章。

主要做法
一产提质增效,复活苹果产业。咀头村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地处世界苹果最佳优生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就有种植苹果的传统,但是后续由于村民外出务工和回报周期长的问题,大家陆续放弃了苹果产业。齐向宇发现村干部说起苹果来是饱含感情,从专家口中他也再次确信苹果确确实实是市场前景稳定的一个产业,于是,他和村干部共同聚焦苹果产业,在村集体苹果园身上做起了文章。为了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他们从起步就立足高标准,选择了市场竞相追逐的新品种秦脆和瑞雪;齐向宇利用中国银行帮扶资金援建了滴灌系统,实现了节水灌溉和水肥一体化;为了提高种植水平,他时常拉着园艺站的专家给果树会诊。为了打响品牌,他在中行帮扶队领导支持下为村子申请到区域公共品牌“咸阳马栏红”的商标使用授权,作为中国银行持续推广的优质苹果品牌,这也将为咀头村苹果园后续发展创造源源不断的机会。经过两年的努力,不到一人高的小树苗已经长到两米多高,果园也已经带动村民务工收入超过10万元,村民收到近5万元的土地流转费。

二产延链强链,向小秸秆要大效益。常言道“无工不富”,如何能用农产品加工业提升村子产业附加值是齐向宇持续思考的问题。经过与专家交流他得知,利用农机将秸秆捡拾、除尘、揉丝、打包之后,可以作为养殖业的饲料,市场空间可观,不仅可以变废为宝、为集体创造不小的利润,而且可以减少秸秆焚烧,让秸秆在“种-养循环”中充分发挥作用,同时还能减少农户后续耕作流程从而降低作务成本。玉米和小麦是村子所在地的主要粮食作物,恰好提供了充沛的秸秆资源。在充分论证后,齐向宇向中国银行申请160万元立项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购置了农机建成了秸秆综合利用农机中心,项目保守估计每年可以生产饲草2400吨,预估实现年产值96万元,实现年利润30万元,还可以为群众创造10万元的劳务收入,同时还能提升村子的农业机械化水平,助力实现农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三产融合发展,用电商留住红利。为了把销售利润留在乡村,同时惠及消费者、实现“从农田直供餐桌”,齐向宇依托中国银行消费帮扶资源,支持咀头村成立了村集体电商,他主持设计了“咸阳马栏红-花满咀头”系列苹果礼盒作为主打产品,向全国推介永寿苹果,为日后村集体果园挂果后的产销融合发展打下了基础。在经营模式上,他立足帮扶力量和村民的协作共创,聚焦人的成长,按照“第一书记争取订单,驻村工作队把握品控,村委执行订单、提供售后”的工作模式,在实践中锻炼队伍、小步快跑、迭代成长,建起了一支“不会走的电商团队”。

2022年5月,咀头村电商走出襁褓、走向成熟,正式向北京、上海等高竞争市场供货;2022年11月,咀头村产品借中国银行东风亮相上海进博会,受到了新华网、学习强国、中国银行公众号、今日头条等媒体的专题报道。一年半的时间里,电商实现销售额超过300万元,利润超过了30万元。

640 (1).png

经验启示
两年的帮扶工作,齐向宇融入了三秦大地,用心用情、勇于探索,在黄土高坡上打开了乡村振兴的百宝箱。驻村工作的千头万绪之中,携手共创、打开视野、探索不懈是他做好工作的“三大法宝”。

党建引领,携手共创振兴。日常工作中,齐向宇坚持党建引领,始终把团结放在首要位置,经常通过开会和谈心的方式统一思想。受限于教育程度,村民的知识技能常常存在局限性,但正因为如此,齐向宇更加注重鼓励调动村干部,汇聚大家身上的闪光点:“我们村有有智力受限,但任劳任怨的公益岗;有文化不高,但一笔好文章的笔杆子;也有年近古稀,但心明眼亮的报账员。只有多宣扬正能量、扶正祛邪,大家心里阳光自信,都把能力大胆的发挥出来,我们的工作才能真正的有依靠”。

开阔视野,做乡村的望远镜。认识到位是行动正确的先决条件,而地处偏远让咀头村民与外界的接触偏少,思维的广度不够,齐向宇认为:“第一书记要多往外跑、努力做村庄的眼睛,用新鲜的思维激活头脑,用成功的案例唤醒大家,补足村民接触面窄的劣势。”他把私家车从北京开到村里,成了县畜牧局、园艺站、农机中心的常客;外出调研、接送专家做技术指导是家常便饭;手机通讯录里各行各业的友人,也常被他紧急连线加入咀头村的建设讨论。

不懈探索,不畏挫折不盲从。贫困地区资源极度有限,在这样的条件下创业,凡事都需要细致论证、受挫是家常便饭,习惯面对困难、在逆境中鼓舞大家是必备的素质,用齐向宇的话说:“既要敢想肯干、更要尊重规律,要有创想十个、调研八个、干成一个的平常心”。靠着这股韧劲儿,他在“空心化”和“地处偏远”的难题中看到了另外一面—‘空心化’意味着土地易流转,‘地处偏远’意味着病虫害污染少,而这些都是村集体推动适度规模经营的高品质农业的有利条件。

案例点评
两年的帮扶工作中,第一书记齐向宇紧抓产业振兴这个关键点不放,把聚人和谋事融合在一起,把勇于创想和细心求证融合在一起,调动干部群众携手完成了一个个产业项目的落地生根。咀头村提速发展,完成了由深度贫困村到三产融合乡村振兴样板村的华丽转身,在槐山泾河见证下,帮扶力量与村民齐心协力描绘着村庄的发展蓝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