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特色村拔地而起,廉融携手共建“共富样板村”

时间:2023-09-16 12:47:39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崔文波

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民族组成,让融水拥有飞瀑、苗寨、寒洞、花海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如今在粤桂协作带动下,一批产品小而特、业态精而美、布局聚而合的特色村拔地而起,为融水开辟出一条本土化、产业化,特色化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自2021年以来,廉江派驻融水工作组精准施策,按照“一村一特色”思路连片谋划,持续投入粤桂资金4000多万元,以“人居环境整治+”模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为融水打造多个“共同富裕样板村”。

庭院经济样板村:新国村麻洞屯

盘活闲置资源发展庭院农旅

麻洞屯全貌

2021年以来,融水县累计投入粤桂协作帮扶资金和结对帮扶资金超400万元用于实施麻洞屯美丽乡村建设。对村庄进行重新规划改造,划分农业生产区、旅游休闲区、文化创意区等不同的功能区域,以“庭院+”模式推动新国村麻洞屯粤桂协作风貌连片跃升,让“方寸地”变“致富园”。

建设集体经济星期天农场项目,发展研学、采摘、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休闲农业,带动村民126户参与生产、销售绿色蔬菜。探索“农业种植体验+特色餐饮”的方式提升和庭院经济的联动,通过农旅+体验的模式,有效地起到联农带农的作用,创造经济价值40万元,实现人均增收1500元。同时,通过实施“微庭院、微田园、微菜园”风貌提升,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保护和传承村庄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通过统一规划村庄外立面建设、融合特色文化元素,提升村容村貌,增强村庄的文化内涵,提升庭院经济的品牌形象。

麻洞屯庭院经济

乡村旅游样板村:雨卜村

文化赋能打造苗族农文旅品牌

雨卜村一角

2021年以来,融水县累计投入粤桂协作帮扶资金及社会帮扶资金约800万元持续丰富和发展香粉乡雨卜村乡村旅游产业,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村。通过河道整治、沿河步道及人居环境综合提升等设施的建设,修缮和保护苗乡传统村落的建筑,充分保持原有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雨卜村建成10个停车场、2个游客中心、3座旅游公厕、2处亲水平台、沿河观光步道、凉亭等基础设施,带动企业、农户拓展农家乐、民宿、旅馆共20多家。

利用粤桂东西部协作平台引资引客,雨卜村建立苗绣、苗银等特色手工艺品非遗展览馆,举办苗乡传统文化活动和表演,吸引游客了解和体验苗乡文化风情。年均接待游客约30万人次,实现产值超1000万元,实现了旅游扶贫—旅游脱贫—旅游致富的“三级跳”蝶变。

产业发展样板村:盘荣村

完善配套设施发展林下经济产业

盘荣村成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推广草珊瑚林下种植

2021年以来,融水县投入粤协作帮扶资金600多万元打造怀宝镇盘荣村粤桂协作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示范村,采取“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扩大林下草珊瑚种植面积,大力发展林药、林菌、林禽等林下经济产业,种养规模超2000亩,每年产值达1000万元,村集体收入逾10万元。

怀宝镇盘荣村建设林下产业步道、农特产品展示中心等设施,完成沿河步道、风雨桥及河道建设改造,健全完善林下经济产业配套设施。联合腾讯公司开展粤桂协作数字乡村赋能活动,培训及培育乡村致富带头人、“乡村CEO”,结合数字新营销模式,推广盘荣村林下草珊瑚产业的产品展示、销售,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完善怀宝镇盘荣村草珊瑚核心种植区配套设施

红色教育样板村:荣地村

挖掘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文旅

荣地村一角

2021年以来,通过粤桂东西部协作平台机制整合社会资金4000多万元,荣地村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修复了红军路、红军桥、红军亭旧址,建成乡愁文化馆、侗寨鼓楼、观光步道等。先后获得全国第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百佳旅游目的地、自治区“四星级”旅游乡村等荣誉称号。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带动旅游业、餐饮业、住宿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群众提供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的途径,促进了农村经济转型升级。三年来,荣地村累计接待游客10.8万人次,接待开展党日、团建活动的单位达122个6000多人次,群众年人均增收近6000元。

游客参观荣地村红色教育基地

非遗传承样板村:乌英屯

引导培训群众传承非遗文化

乌英教学点“芦笙文化进校园”课堂

自2021年以来,融水县累计投入粤桂协作帮扶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300多万元持续改善桂黔乌英苗寨人居环境,先后建成了文化宣传长廊、风雨楼、苗族“亮布”文化小广场、百姓大舞台及便民广场,苗族亮布和芦笙等“非遗”文化有了产业基地和展示平台。

自2021年开始,连续三年扶持苗寨群众进行“双语双向”学习,累计组织培训电脑、厨艺、抖音直播带货等42期,持续开展芦笙文化进校园、苗年、闹鱼节和苗族亮布节等“非遗”活动,组织村内留守群众到湛江、廉江等地参观学习,引导培训群众投入文旅产业。

乌英苗寨妇女学习班课堂

生态和谐样板村:腾合村

合理利用资源优化产业布局

腾合村民在欢庆闹鱼节

2021年以来,融水县累计投入粤桂协作帮扶资金近600万元持续打造汪洞乡腾合村生态和谐示范村,腾合村腾村屯风雨桥、产业道路、沿河步道等基础设施接连竣工。

作为一个典型的壮族村寨,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为全村368户1472人带来了商机,通过粤桂协作机制,吸引外来企业投资设厂,为本村青壮年返乡就业创业提供了更多机会。同时,积极组织引导群众开展村庄及房前屋后的“四小园”绿化美化改造,开展“积分制”公益劳动,促进村民的参与公益事业,增强社会凝聚力和稳定性,实现了社会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

腾合村罗汉果生产基地硕果累累

民族团结样板村:乃文村

凝聚发展合力促进民族团结共享

三防镇乃文村群众欢庆“三月三”

2021年以来,累计投入粤桂协作帮扶资金700多万元打造三防镇乃文村民族团结示范村,支持三防镇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医疗教育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状况,提高了群众的生活水平。实施三防镇乃文村民族团结广场和三防镇乃文村供深“圳品”香芋基地等项目;完善乃文村沿河步道等配套设施,为各民族团结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和经济发展契机。多年来,三防镇乃文村多次开展坡会、“三月三”文化活动、民俗表演等具有本地民族特色活动,推动两地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民族团结,实现共同繁荣。(南方农村报 崔文波)

三防镇乃文村民族团结广场节庆活动现场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院静
标签乡村建设    

特色村拔地而起,廉融携手共建“共富样板村”

时间:2023-09-16 12:47:39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崔文波

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民族组成,让融水拥有飞瀑、苗寨、寒洞、花海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如今在粤桂协作带动下,一批产品小而特、业态精而美、布局聚而合的特色村拔地而起,为融水开辟出一条本土化、产业化,特色化的乡村振兴“新路子”。

自2021年以来,廉江派驻融水工作组精准施策,按照“一村一特色”思路连片谋划,持续投入粤桂资金4000多万元,以“人居环境整治+”模式,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因地制宜为融水打造多个“共同富裕样板村”。

庭院经济样板村:新国村麻洞屯

盘活闲置资源发展庭院农旅

麻洞屯全貌

2021年以来,融水县累计投入粤桂协作帮扶资金和结对帮扶资金超400万元用于实施麻洞屯美丽乡村建设。对村庄进行重新规划改造,划分农业生产区、旅游休闲区、文化创意区等不同的功能区域,以“庭院+”模式推动新国村麻洞屯粤桂协作风貌连片跃升,让“方寸地”变“致富园”。

建设集体经济星期天农场项目,发展研学、采摘、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休闲农业,带动村民126户参与生产、销售绿色蔬菜。探索“农业种植体验+特色餐饮”的方式提升和庭院经济的联动,通过农旅+体验的模式,有效地起到联农带农的作用,创造经济价值40万元,实现人均增收1500元。同时,通过实施“微庭院、微田园、微菜园”风貌提升,改善村民的生活质量。保护和传承村庄的传统文化和历史遗产,通过统一规划村庄外立面建设、融合特色文化元素,提升村容村貌,增强村庄的文化内涵,提升庭院经济的品牌形象。

麻洞屯庭院经济

乡村旅游样板村:雨卜村

文化赋能打造苗族农文旅品牌

雨卜村一角

2021年以来,融水县累计投入粤桂协作帮扶资金及社会帮扶资金约800万元持续丰富和发展香粉乡雨卜村乡村旅游产业,打造乡村旅游示范村。通过河道整治、沿河步道及人居环境综合提升等设施的建设,修缮和保护苗乡传统村落的建筑,充分保持原有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雨卜村建成10个停车场、2个游客中心、3座旅游公厕、2处亲水平台、沿河观光步道、凉亭等基础设施,带动企业、农户拓展农家乐、民宿、旅馆共20多家。

利用粤桂东西部协作平台引资引客,雨卜村建立苗绣、苗银等特色手工艺品非遗展览馆,举办苗乡传统文化活动和表演,吸引游客了解和体验苗乡文化风情。年均接待游客约30万人次,实现产值超1000万元,实现了旅游扶贫—旅游脱贫—旅游致富的“三级跳”蝶变。

产业发展样板村:盘荣村

完善配套设施发展林下经济产业

盘荣村成立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推广草珊瑚林下种植

2021年以来,融水县投入粤协作帮扶资金600多万元打造怀宝镇盘荣村粤桂协作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振兴示范村,采取“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扩大林下草珊瑚种植面积,大力发展林药、林菌、林禽等林下经济产业,种养规模超2000亩,每年产值达1000万元,村集体收入逾10万元。

怀宝镇盘荣村建设林下产业步道、农特产品展示中心等设施,完成沿河步道、风雨桥及河道建设改造,健全完善林下经济产业配套设施。联合腾讯公司开展粤桂协作数字乡村赋能活动,培训及培育乡村致富带头人、“乡村CEO”,结合数字新营销模式,推广盘荣村林下草珊瑚产业的产品展示、销售,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完善怀宝镇盘荣村草珊瑚核心种植区配套设施

红色教育样板村:荣地村

挖掘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文旅

荣地村一角

2021年以来,通过粤桂东西部协作平台机制整合社会资金4000多万元,荣地村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修复了红军路、红军桥、红军亭旧址,建成乡愁文化馆、侗寨鼓楼、观光步道等。先后获得全国第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百佳旅游目的地、自治区“四星级”旅游乡村等荣誉称号。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带动旅游业、餐饮业、住宿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群众提供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的途径,促进了农村经济转型升级。三年来,荣地村累计接待游客10.8万人次,接待开展党日、团建活动的单位达122个6000多人次,群众年人均增收近6000元。

游客参观荣地村红色教育基地

非遗传承样板村:乌英屯

引导培训群众传承非遗文化

乌英教学点“芦笙文化进校园”课堂

自2021年以来,融水县累计投入粤桂协作帮扶资金和社会帮扶资金300多万元持续改善桂黔乌英苗寨人居环境,先后建成了文化宣传长廊、风雨楼、苗族“亮布”文化小广场、百姓大舞台及便民广场,苗族亮布和芦笙等“非遗”文化有了产业基地和展示平台。

自2021年开始,连续三年扶持苗寨群众进行“双语双向”学习,累计组织培训电脑、厨艺、抖音直播带货等42期,持续开展芦笙文化进校园、苗年、闹鱼节和苗族亮布节等“非遗”活动,组织村内留守群众到湛江、廉江等地参观学习,引导培训群众投入文旅产业。

乌英苗寨妇女学习班课堂

生态和谐样板村:腾合村

合理利用资源优化产业布局

腾合村民在欢庆闹鱼节

2021年以来,融水县累计投入粤桂协作帮扶资金近600万元持续打造汪洞乡腾合村生态和谐示范村,腾合村腾村屯风雨桥、产业道路、沿河步道等基础设施接连竣工。

作为一个典型的壮族村寨,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为全村368户1472人带来了商机,通过粤桂协作机制,吸引外来企业投资设厂,为本村青壮年返乡就业创业提供了更多机会。同时,积极组织引导群众开展村庄及房前屋后的“四小园”绿化美化改造,开展“积分制”公益劳动,促进村民的参与公益事业,增强社会凝聚力和稳定性,实现了社会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

腾合村罗汉果生产基地硕果累累

民族团结样板村:乃文村

凝聚发展合力促进民族团结共享

三防镇乃文村群众欢庆“三月三”

2021年以来,累计投入粤桂协作帮扶资金700多万元打造三防镇乃文村民族团结示范村,支持三防镇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医疗教育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状况,提高了群众的生活水平。实施三防镇乃文村民族团结广场和三防镇乃文村供深“圳品”香芋基地等项目;完善乃文村沿河步道等配套设施,为各民族团结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和经济发展契机。多年来,三防镇乃文村多次开展坡会、“三月三”文化活动、民俗表演等具有本地民族特色活动,推动两地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民族团结,实现共同繁荣。(南方农村报 崔文波)

三防镇乃文村民族团结广场节庆活动现场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院静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