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姜华:践行服务“三农”使命,打造“科技型农险”“服务型农险”

时间:2023-11-23 21:23:30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

当前,国家对金融机构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宜居宜业以及农民富裕富足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实现由“小农险”向“大农险”的跨越,深化服务农村新业态,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成为平安产险成长发展的"必答题"。秉承“科技引领金融,金融服务生活”理念,平安产险团体事业群总监姜华带领团队,以科技赋能为本、不断升级服务,践行平安产险企业责任,强化科技赋能农险服务能力,创新农险开办模式,打造“科技型农险”“服务型农险”,为“三农”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2023年11月12日,第二届乡村振兴(广州)论坛成功举办。姜华接受采访,分享了平安产险如何高质量服务“三农”,助力全面乡村振兴。 

问: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近年来,三大粮食作物农业保险政策扩面提标,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请问平安产险在这方面工作进展怎么样?有哪些创新举措? 

姜华: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我国正在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平安产险积极践行大食物观,发挥保障专业能力,创新保障产品供给,切实守护国家粮食安全。 

我们积极参与三大主粮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险试点。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可以提高对粮食种植的风险保障能力,保障种粮农民收益,提高种粮积极性。完全成本保险的保险金额覆盖直接物化成本、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等农业生产总成本;种植收入保险的保险金额能覆盖农业种植收入,这两个险种的保障水平可达相应品种种植收入的80%,大大超过了传统的直接物化成本保险最高40%的保障水平,极大地稳定了投保农户种粮收入预期。2023年,平安产险在各地政府的支持下,已在12个粮食主产省份的产粮大县,针对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开展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承保面积达到3798万亩,提供超356亿元风险保障。   

同时,我们创新耕地保护模式助力“藏粮于地”。平安产险创新开发耕地保护正向激励产品—耕地地力指数保险,将保险传统的受灾赔付转变为“正向激励”,引导投保农户主动实施有效措施来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调动广大农民参与耕地地力提升行动,从而提升耕地质量。截至目前,在各地政府的支持下,平安产险为吉林、河北、广东、江苏、宁夏、内蒙古等省共计27.72万亩耕地,提供1.58亿元的风险保障,并持续扩大落地范围,服务耕地保护,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大食物观要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从田间地头向森林、草原和江河湖海等延伸。平安产险积极探索海洋牧场保障,助力“蓝色粮仓”建设。在各地政府的支持下,平安产险先后为广东省湛江市首个深远海养殖平台“海威一号”提供1500万的风险保障,为山东省青岛市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养殖工船提供1.6亿的风险保障,以更好分散海上养殖设备可能面临的综合风险,助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 

2023年5月,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平安产险还在广东阳江落地全国首家“平安智慧海洋研究中心”,并成立“牡蛎研究室”“种业研究室”“深海网箱研究室”“海洋牧场研究室”四大研究室,通过搭建政企学研人才合作交流平台,携手探索海产育苗育种、深海养殖、海上风电等项目及保障,共同助推“蓝色粮仓”建设。   

问:请问平安产险在农险精准、快速理赔方面有哪些探索和实践?  

姜华:平安产险积极落实“应赔尽赔”“应赔快赔”要求,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打造“科技型农险”,提升理赔服务质效,助力农户快速恢复生产生活。

在种植险方面,平安产险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科学布局监测点,分析农作物的长势情况、输出监测报告,及时了解受灾动态,监控全周期农作物风险状况。同时,借助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结合地面抽样,实现农作物的快速查勘、定损、赔付。

在养殖险方面,借助AI技术,研发了牛脸识别、智能点数、生猪智能测长称重等工具,替代传统的验标、定损方式,有效降低疾病传播风险,提升了理赔效率。

此外,平安产险在国内首创了服务于农户的爱农宝APP客户端。农户通过爱农宝APP,可自助完成在线报案、在线索赔、在线损失确认等操作,实现养殖险小额案件自动定损、快速赔付,最快报案结案时长仅37分钟。

卫星遥感、人工智能等农险科技技术的应用,大幅度提升了平安农险服务效率。截至2023年9月,平安产险累计支付农险赔款超28亿元,同比增长71.8%,为超111万农户灾后恢复农业生产提供重要资金支撑,让农户心里更有底气。

 问:未来农险会有哪些趋势变化?农险如何更好提升农户的获得感和安全感?

姜华:农户最想要的是风调雨顺,稳产丰收。对农险来说,防灾减损重于理赔。

从国家战略来看,在农业强国的战略背景下,农业保险是市场化风险管理和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有效分散农业生产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为遭受自然灾害的农户提供恢复生产生活的灾后补偿资金,还可以通过防灾防损工作,提高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防灾防损能力,使政府、农户、保险人,形成了风险管理的共同体,农业保险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行业趋势来看,一方面农业保险正在从单一赔付向“保险+服务”的全流程农业风险管理转变;另一方面,农业保险的服务边界将不断拓宽,通过“保险+金融”综合解决方案,助力农业生产经营及产业发展。

平安产险正在将工作的重心将从单一的“赔”转移到“防、减、救”的风险减量体系搭建上。一是事前防灾,通过智慧农业平台输出灾害预警、处置报告给到政府部门,协助政府进行大灾指挥;通过爱农宝APP,向农户推送灾害预警信息及防灾策略,实现防灾减灾精准指导;二是事中减灾,提前规划物资储备,为政府、农户提供减灾救援、生产保障服务;三是事后救灾,借助卫星遥感、气象雷达数据,快速查勘、快速预赔,帮助农户快速恢复生产。平安产险通过“保险+服务”模式,助力整个风险减量体系的搭建,保障农户从受重灾到受轻灾,从受轻灾到不受灾,使粮食生产稳定、农户安心、政府放心。 

例如,我们在23年河南连阴雨小麦大灾抢险中,平安产险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回溯锁定重点区域,捐赠了145万元抢收、烘干救援资金,协助受灾农户减少损失。又如,我们在23年四川地区的生猪疫情中,通过风险巡检、预警,聚焦疫情风险区域,及时投放防疫物资,助力农户降低损失。 

此外,平安产险积极推动“保险+金融”模式,实现“小农险”向“大农险”的跨越,服务农村新业态,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平安产险积极拓宽保险服务边界,发挥金融整合资源优势,运用多种“保险+”方式,助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比如通过农业保险保单背书+各类金融举措,将不可抵押农业标的转化为可抵押物,联合金融机构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融资。 

问:消费帮扶是产业振兴的“最后一公里”。请问平安产险在消费帮扶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姜华:农产品销售主要面临“卖不出量、卖不上价”两大难题。首先是缺少规范标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导致供给不足;其次是产品品牌认知度弱,好产品无法被充分认知,缺少展示平台。   

为打通产业帮扶“最后一公里”,平安产险积极拓宽保险服务边界,打造“服务型农险”,分别从品牌打造和助农协销两方面着手,落实消费帮扶。 

在提升农产品品牌打造方面,平安产险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造智慧农业溯源平台,实现农产品生产全程可追踪,助力优化生产规范。消费者扫码就能了解实时记录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全链条信息。同时提供"溯源保险+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双重保障,进一步提高消费者对品牌信任度。截至目前,"溯源防伪+保险护航"模式已覆盖枸杞、苹果、荔枝等超30个品类。 

在助农协销方面,平安产险充分利用自有平台“平安好车主””平安好生活"及2.49亿平台用户资源,助力农产品销售。在平台上打造“安安甄选”“助农好物“等助农专区,并依托平台开展助农直播,实现产地“土特产”直连客户,让消费者一键下单好农货,也让身处深山、好而不贵的特色农产品直连各地消费者的餐桌。 

截至目前,平安产险通过线下线上助农协销金额超1亿,联动集团助农协销金额超7亿。 

问:今年平安产险发起“医疗健康下乡百村巡回活动”,把健康理念、优质医疗资源送到农村基层、送到村民身边。请问平安产险的初心和意义是什么?  

姜华:在过去乡村振兴工作中,我们经常走基层,了解到乡村医疗资源相对短缺,医疗水平有限,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的群众和医疗机构对医疗援助的需求很大。

为了回应群众需求,我们发起了“医疗健康下乡百村巡回活动”,走进百村,向“村民、村医、村卫生所”提供医疗卫生器械支持;为每个村子铺设一台AED自动除颤仪,并开展AED自动除颤仪应急救援培训,助力基层诊疗能力建设,同时依托平安集团医疗健康领域的丰富资源,农户可通过爱农宝APP享受线上免费问诊服务,让医疗健康服务向革命老区、边远地区、乡村振兴重点地区下沉。 

截至目前,“医疗健康下乡百村巡回活动”已在全国落地82场,覆盖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82个乡村,惠及超6.3万农户,通过爱农宝APP远程免费问诊的农户有近5000人/次,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健康奔小康,全力守护乡村振兴“健康线”。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访谈讲话    
高端视点

姜华:践行服务“三农”使命,打造“科技型农险”“服务型农险”

时间:2023-11-23 21:23:30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

当前,国家对金融机构支持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宜居宜业以及农民富裕富足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实现由“小农险”向“大农险”的跨越,深化服务农村新业态,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成为平安产险成长发展的"必答题"。秉承“科技引领金融,金融服务生活”理念,平安产险团体事业群总监姜华带领团队,以科技赋能为本、不断升级服务,践行平安产险企业责任,强化科技赋能农险服务能力,创新农险开办模式,打造“科技型农险”“服务型农险”,为“三农”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2023年11月12日,第二届乡村振兴(广州)论坛成功举办。姜华接受采访,分享了平安产险如何高质量服务“三农”,助力全面乡村振兴。 

问: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近年来,三大粮食作物农业保险政策扩面提标,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请问平安产险在这方面工作进展怎么样?有哪些创新举措? 

姜华: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我国正在加快构建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平安产险积极践行大食物观,发挥保障专业能力,创新保障产品供给,切实守护国家粮食安全。 

我们积极参与三大主粮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险试点。完全成本保险和收入保险可以提高对粮食种植的风险保障能力,保障种粮农民收益,提高种粮积极性。完全成本保险的保险金额覆盖直接物化成本、土地成本和人工成本等农业生产总成本;种植收入保险的保险金额能覆盖农业种植收入,这两个险种的保障水平可达相应品种种植收入的80%,大大超过了传统的直接物化成本保险最高40%的保障水平,极大地稳定了投保农户种粮收入预期。2023年,平安产险在各地政府的支持下,已在12个粮食主产省份的产粮大县,针对稻谷、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开展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承保面积达到3798万亩,提供超356亿元风险保障。   

同时,我们创新耕地保护模式助力“藏粮于地”。平安产险创新开发耕地保护正向激励产品—耕地地力指数保险,将保险传统的受灾赔付转变为“正向激励”,引导投保农户主动实施有效措施来保护和改善土壤环境,调动广大农民参与耕地地力提升行动,从而提升耕地质量。截至目前,在各地政府的支持下,平安产险为吉林、河北、广东、江苏、宁夏、内蒙古等省共计27.72万亩耕地,提供1.58亿元的风险保障,并持续扩大落地范围,服务耕地保护,服务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大食物观要求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从田间地头向森林、草原和江河湖海等延伸。平安产险积极探索海洋牧场保障,助力“蓝色粮仓”建设。在各地政府的支持下,平安产险先后为广东省湛江市首个深远海养殖平台“海威一号”提供1500万的风险保障,为山东省青岛市全球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养殖工船提供1.6亿的风险保障,以更好分散海上养殖设备可能面临的综合风险,助力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 

2023年5月,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平安产险还在广东阳江落地全国首家“平安智慧海洋研究中心”,并成立“牡蛎研究室”“种业研究室”“深海网箱研究室”“海洋牧场研究室”四大研究室,通过搭建政企学研人才合作交流平台,携手探索海产育苗育种、深海养殖、海上风电等项目及保障,共同助推“蓝色粮仓”建设。   

问:请问平安产险在农险精准、快速理赔方面有哪些探索和实践?  

姜华:平安产险积极落实“应赔尽赔”“应赔快赔”要求,不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打造“科技型农险”,提升理赔服务质效,助力农户快速恢复生产生活。

在种植险方面,平安产险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科学布局监测点,分析农作物的长势情况、输出监测报告,及时了解受灾动态,监控全周期农作物风险状况。同时,借助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技术,结合地面抽样,实现农作物的快速查勘、定损、赔付。

在养殖险方面,借助AI技术,研发了牛脸识别、智能点数、生猪智能测长称重等工具,替代传统的验标、定损方式,有效降低疾病传播风险,提升了理赔效率。

此外,平安产险在国内首创了服务于农户的爱农宝APP客户端。农户通过爱农宝APP,可自助完成在线报案、在线索赔、在线损失确认等操作,实现养殖险小额案件自动定损、快速赔付,最快报案结案时长仅37分钟。

卫星遥感、人工智能等农险科技技术的应用,大幅度提升了平安农险服务效率。截至2023年9月,平安产险累计支付农险赔款超28亿元,同比增长71.8%,为超111万农户灾后恢复农业生产提供重要资金支撑,让农户心里更有底气。

 问:未来农险会有哪些趋势变化?农险如何更好提升农户的获得感和安全感?

姜华:农户最想要的是风调雨顺,稳产丰收。对农险来说,防灾减损重于理赔。

从国家战略来看,在农业强国的战略背景下,农业保险是市场化风险管理和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有效分散农业生产面临的自然灾害风险,为遭受自然灾害的农户提供恢复生产生活的灾后补偿资金,还可以通过防灾防损工作,提高农业、农村和农民的防灾防损能力,使政府、农户、保险人,形成了风险管理的共同体,农业保险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行业趋势来看,一方面农业保险正在从单一赔付向“保险+服务”的全流程农业风险管理转变;另一方面,农业保险的服务边界将不断拓宽,通过“保险+金融”综合解决方案,助力农业生产经营及产业发展。

平安产险正在将工作的重心将从单一的“赔”转移到“防、减、救”的风险减量体系搭建上。一是事前防灾,通过智慧农业平台输出灾害预警、处置报告给到政府部门,协助政府进行大灾指挥;通过爱农宝APP,向农户推送灾害预警信息及防灾策略,实现防灾减灾精准指导;二是事中减灾,提前规划物资储备,为政府、农户提供减灾救援、生产保障服务;三是事后救灾,借助卫星遥感、气象雷达数据,快速查勘、快速预赔,帮助农户快速恢复生产。平安产险通过“保险+服务”模式,助力整个风险减量体系的搭建,保障农户从受重灾到受轻灾,从受轻灾到不受灾,使粮食生产稳定、农户安心、政府放心。 

例如,我们在23年河南连阴雨小麦大灾抢险中,平安产险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回溯锁定重点区域,捐赠了145万元抢收、烘干救援资金,协助受灾农户减少损失。又如,我们在23年四川地区的生猪疫情中,通过风险巡检、预警,聚焦疫情风险区域,及时投放防疫物资,助力农户降低损失。 

此外,平安产险积极推动“保险+金融”模式,实现“小农险”向“大农险”的跨越,服务农村新业态,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平安产险积极拓宽保险服务边界,发挥金融整合资源优势,运用多种“保险+”方式,助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比如通过农业保险保单背书+各类金融举措,将不可抵押农业标的转化为可抵押物,联合金融机构为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融资。 

问:消费帮扶是产业振兴的“最后一公里”。请问平安产险在消费帮扶方面有哪些新举措? 

姜华:农产品销售主要面临“卖不出量、卖不上价”两大难题。首先是缺少规范标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导致供给不足;其次是产品品牌认知度弱,好产品无法被充分认知,缺少展示平台。   

为打通产业帮扶“最后一公里”,平安产险积极拓宽保险服务边界,打造“服务型农险”,分别从品牌打造和助农协销两方面着手,落实消费帮扶。 

在提升农产品品牌打造方面,平安产险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造智慧农业溯源平台,实现农产品生产全程可追踪,助力优化生产规范。消费者扫码就能了解实时记录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全链条信息。同时提供"溯源保险+产品质量保证保险"双重保障,进一步提高消费者对品牌信任度。截至目前,"溯源防伪+保险护航"模式已覆盖枸杞、苹果、荔枝等超30个品类。 

在助农协销方面,平安产险充分利用自有平台“平安好车主””平安好生活"及2.49亿平台用户资源,助力农产品销售。在平台上打造“安安甄选”“助农好物“等助农专区,并依托平台开展助农直播,实现产地“土特产”直连客户,让消费者一键下单好农货,也让身处深山、好而不贵的特色农产品直连各地消费者的餐桌。 

截至目前,平安产险通过线下线上助农协销金额超1亿,联动集团助农协销金额超7亿。 

问:今年平安产险发起“医疗健康下乡百村巡回活动”,把健康理念、优质医疗资源送到农村基层、送到村民身边。请问平安产险的初心和意义是什么?  

姜华:在过去乡村振兴工作中,我们经常走基层,了解到乡村医疗资源相对短缺,医疗水平有限,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的群众和医疗机构对医疗援助的需求很大。

为了回应群众需求,我们发起了“医疗健康下乡百村巡回活动”,走进百村,向“村民、村医、村卫生所”提供医疗卫生器械支持;为每个村子铺设一台AED自动除颤仪,并开展AED自动除颤仪应急救援培训,助力基层诊疗能力建设,同时依托平安集团医疗健康领域的丰富资源,农户可通过爱农宝APP享受线上免费问诊服务,让医疗健康服务向革命老区、边远地区、乡村振兴重点地区下沉。 

截至目前,“医疗健康下乡百村巡回活动”已在全国落地82场,覆盖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82个乡村,惠及超6.3万农户,通过爱农宝APP远程免费问诊的农户有近5000人/次,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健康奔小康,全力守护乡村振兴“健康线”。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