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贵州黔东南州创新“四大体系”助推粤黔协作干部帮扶​

时间:2023-12-18 08:56:55来源:贵州改革作者:黔东南州委改革办

近年来,黔东南州抢抓粤黔协作帮扶工作和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利好政策机遇,将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用好各类帮扶资源,探索创新组织领导体系、联动推进体系、服务保障体系、闭环管理体系,推动粤黔协作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走实见效。截至目前,佛山市共有5个区结对帮扶黔东南州15个县,95所学校结对帮扶黔东南州91所学校,39所医院结对帮扶黔东南州45所医院,累计选派373名教师到黔东南州支教、259名医生到黔东南州支医,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1.36余亿元。

创新组织领导体系,凝聚帮扶合力

一是党委政府统筹帮扶。将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作为党政工程来抓,构建起州委牵头抓总、部门紧密协作、行业参与配合、县级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自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工作启动以来,州、县两级及时成立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教育、医疗、科技3个帮扶工作小组,明确12家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的“组团式”帮扶体系。

二是组织部门协调帮扶。聚焦诊疗能力明显提升、健康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的“四个明显提升”目标,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统筹协调作用,从组织协调、考核评价、服务保障等方面压实县和州直部门工作责任,推动县级和部门之间信息对称、履职尽责。同时,根据干部人才“组团式”工作推进情况和跟踪问效机制,定期组织帮扶单位、行业部门、专家人才等召开座谈会议,研究“组团式”帮扶工作存在的问题,共谋推进措施、解决办法,最大限度地凝聚帮扶合力。

三是责任单位落实帮扶。按照受扶所需与帮扶所能原则,建立含技术合作、挂职锻炼、交流互访于一体的交流机制,加强日常沟通衔接,形成资源互通、思路互通、技术互学、能力互促的良好局面。同时,充分整合北京101教育集团、贵州省人民医院等省内外帮扶资源,建立“省外+省内+州内”帮扶体系,形成“多对一”的帮扶格局。

创新联动推进体系,优化帮扶路径

一是双向互派育人才。聚焦教育、卫生等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的人才短板和技术弱项,采取“请进来”教和“送出去”学的方式,加强两地人才交流。2021年以来,佛山市共选派37名党政干部、724名专业技术人才到黔东南州开展帮扶支援,填补了相关领域技术空白、短板弱项,受帮扶单位业务量实现快速增长;黔东南州选派了98名党政干部、442名专业技术人才到佛山市跟岗学习、挂职锻炼,学习“湾区思维”,接受“湾区文化”,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二是结对帮带育人才。以引进“优秀‘领头雁’+骨干‘主力军’”为主,“短期支援+长期支援、省外组团+省内组队”为辅,推动佛黔两地优质学校、医疗机构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创新推动“校长(院长)+中层管理+骨干教师(医生)”全方位帮扶模式,帮助培养一批“带不走的生力军”。如,佛山市结对帮扶黔东南州4个重点帮扶县,先后选派优秀骨干教师174人、骨干医生45人、柔性医生36人、柔性教师29人、支教大学生47人到黔东南州开展结对帮扶。

三是搭建平台育人才。依托东西部协作人才交流培训项目资源,先后在中山大学等院校举办全州产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专题培训班,提升各类干部人才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加强“校企”“校校”合作,提升职业教学质量,推动产教融合,形成人才资源“共建、共育、共享、共赢”。截至目前,黔东南州16所中等职业院校与98家大湾区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23所佛山职业院校签订“校校”合作协议,共输送4736名学生到大湾区企业开展岗位实习、419名学生到佛山职业院校就读。

创新服务保障体系,营造帮扶氛围

一是注重联络服务。成立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联络服务工作专班,健全调研指导、谈心谈话、交流座谈、跟踪回访等联络服务机制。把全州教育、医疗“组团式”帮扶干部纳入联络服务对象,每年有计划、分层级走访看望“组团式”帮扶人才,定期召开工作专班和办公室主任会议,研究阶段性帮扶工作任务,定期与帮扶校长、院长开展谈心谈话,及时听取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帮扶干部人才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注重监督管理。成立帮扶工作组临时党支部,负责抓好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建立“组团式”帮扶工作经费、资金项目安排、财务报账、生活补助等制度,将“组团式”帮扶干部人才纳入驻州工作组和驻县小组管理范围,由州工作组做好日常管理,落实关心关爱制度,严明各项工作纪律,实现由“以人管人”向“制度管人”转变。

三是注重宣传激励。加大对帮扶成效、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深化拓展帮扶成果,提升“组团式”帮扶整体效应,并在各级各类荣誉表彰评选中向帮扶干部人才倾斜。2021年以来,佛山市帮扶干部人才中,荣获三等功干部8人次,落实奖励干部63人次;4名干部荣获广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表彰;188名教师获评黔东南优秀支教工作者,82名医生荣获黔东南州“省外优秀对口帮扶医师”,4名医生和教师代表荣获贵州省“最美劳动者”称号。

创新闭环管理体系,确保帮扶实效

一是常态化调度。围绕“组团式”帮扶阶段工作,通过观摩会、调度会等形式分析研判形势、研究推进举措。2022年以来,将“组团式”帮扶工作纳入州委推进“黎从榕”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人才引进提升工程重点调度内容并实行“月调度”,召开帮扶工作现场观摩会2次,每季度召开1次工作专班会议,调度工作推进情况、提出目标要求、研究阶段性工作任务。

二是精准化督导。将“组团式”帮扶单位、受扶单位、帮扶团队的目标任务作为跟踪问效重点,常态化深入受帮扶县开展帮扶工作督导,将督导成果转化为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情况专报,定期通报帮扶进度及问题整改情况。2022年以来,对照年度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指导4个重点帮扶县制定“一县一方案”,明确近、中、远三期帮扶目标和工作措施,细化22项具体任务,强化督导落实,保障“组团式”帮扶更精准、可持续、有成效。如,协调帮扶资源,督促指导剑河、从江、榕江、锦屏4个重点帮扶县医疗领域建设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五个中心”,县外转诊率大幅下降。

三是清单化落实。根据《贵州省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2023年度重点任务清单》,把“组团式”帮扶工作督导发现的问题列入台账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倒逼各县和有关部门主动认领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分析报告通报的具体问题,督导举一反三抓好整改,推动帮扶工作取得实效。截至目前,针对省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出黔东南州存在的8个方面39项问题,目前已整改35项,4项正在整改中。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协同振兴    

贵州黔东南州创新“四大体系”助推粤黔协作干部帮扶​

时间:2023-12-18 08:56:55

来源:贵州改革

作者:黔东南州委改革办

近年来,黔东南州抢抓粤黔协作帮扶工作和打造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利好政策机遇,将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坚持以点带面,示范引领,用好各类帮扶资源,探索创新组织领导体系、联动推进体系、服务保障体系、闭环管理体系,推动粤黔协作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走实见效。截至目前,佛山市共有5个区结对帮扶黔东南州15个县,95所学校结对帮扶黔东南州91所学校,39所医院结对帮扶黔东南州45所医院,累计选派373名教师到黔东南州支教、259名医生到黔东南州支医,累计投入各类帮扶资金1.36余亿元。

创新组织领导体系,凝聚帮扶合力

一是党委政府统筹帮扶。将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作为党政工程来抓,构建起州委牵头抓总、部门紧密协作、行业参与配合、县级具体落实的工作格局。自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工作启动以来,州、县两级及时成立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教育、医疗、科技3个帮扶工作小组,明确12家成员单位各司其职的“组团式”帮扶体系。

二是组织部门协调帮扶。聚焦诊疗能力明显提升、健康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水平明显提升、医院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的“四个明显提升”目标,充分发挥组织部门统筹协调作用,从组织协调、考核评价、服务保障等方面压实县和州直部门工作责任,推动县级和部门之间信息对称、履职尽责。同时,根据干部人才“组团式”工作推进情况和跟踪问效机制,定期组织帮扶单位、行业部门、专家人才等召开座谈会议,研究“组团式”帮扶工作存在的问题,共谋推进措施、解决办法,最大限度地凝聚帮扶合力。

三是责任单位落实帮扶。按照受扶所需与帮扶所能原则,建立含技术合作、挂职锻炼、交流互访于一体的交流机制,加强日常沟通衔接,形成资源互通、思路互通、技术互学、能力互促的良好局面。同时,充分整合北京101教育集团、贵州省人民医院等省内外帮扶资源,建立“省外+省内+州内”帮扶体系,形成“多对一”的帮扶格局。

创新联动推进体系,优化帮扶路径

一是双向互派育人才。聚焦教育、卫生等乡村振兴重点领域的人才短板和技术弱项,采取“请进来”教和“送出去”学的方式,加强两地人才交流。2021年以来,佛山市共选派37名党政干部、724名专业技术人才到黔东南州开展帮扶支援,填补了相关领域技术空白、短板弱项,受帮扶单位业务量实现快速增长;黔东南州选派了98名党政干部、442名专业技术人才到佛山市跟岗学习、挂职锻炼,学习“湾区思维”,接受“湾区文化”,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二是结对帮带育人才。以引进“优秀‘领头雁’+骨干‘主力军’”为主,“短期支援+长期支援、省外组团+省内组队”为辅,推动佛黔两地优质学校、医疗机构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创新推动“校长(院长)+中层管理+骨干教师(医生)”全方位帮扶模式,帮助培养一批“带不走的生力军”。如,佛山市结对帮扶黔东南州4个重点帮扶县,先后选派优秀骨干教师174人、骨干医生45人、柔性医生36人、柔性教师29人、支教大学生47人到黔东南州开展结对帮扶。

三是搭建平台育人才。依托东西部协作人才交流培训项目资源,先后在中山大学等院校举办全州产业发展与农业现代化专题培训班,提升各类干部人才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同时,加强“校企”“校校”合作,提升职业教学质量,推动产教融合,形成人才资源“共建、共育、共享、共赢”。截至目前,黔东南州16所中等职业院校与98家大湾区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23所佛山职业院校签订“校校”合作协议,共输送4736名学生到大湾区企业开展岗位实习、419名学生到佛山职业院校就读。

创新服务保障体系,营造帮扶氛围

一是注重联络服务。成立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联络服务工作专班,健全调研指导、谈心谈话、交流座谈、跟踪回访等联络服务机制。把全州教育、医疗“组团式”帮扶干部纳入联络服务对象,每年有计划、分层级走访看望“组团式”帮扶人才,定期召开工作专班和办公室主任会议,研究阶段性帮扶工作任务,定期与帮扶校长、院长开展谈心谈话,及时听取意见建议,帮助解决帮扶干部人才的困难和问题。

二是注重监督管理。成立帮扶工作组临时党支部,负责抓好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建立“组团式”帮扶工作经费、资金项目安排、财务报账、生活补助等制度,将“组团式”帮扶干部人才纳入驻州工作组和驻县小组管理范围,由州工作组做好日常管理,落实关心关爱制度,严明各项工作纪律,实现由“以人管人”向“制度管人”转变。

三是注重宣传激励。加大对帮扶成效、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深化拓展帮扶成果,提升“组团式”帮扶整体效应,并在各级各类荣誉表彰评选中向帮扶干部人才倾斜。2021年以来,佛山市帮扶干部人才中,荣获三等功干部8人次,落实奖励干部63人次;4名干部荣获广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表彰;188名教师获评黔东南优秀支教工作者,82名医生荣获黔东南州“省外优秀对口帮扶医师”,4名医生和教师代表荣获贵州省“最美劳动者”称号。

创新闭环管理体系,确保帮扶实效

一是常态化调度。围绕“组团式”帮扶阶段工作,通过观摩会、调度会等形式分析研判形势、研究推进举措。2022年以来,将“组团式”帮扶工作纳入州委推进“黎从榕”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桥头堡”人才引进提升工程重点调度内容并实行“月调度”,召开帮扶工作现场观摩会2次,每季度召开1次工作专班会议,调度工作推进情况、提出目标要求、研究阶段性工作任务。

二是精准化督导。将“组团式”帮扶单位、受扶单位、帮扶团队的目标任务作为跟踪问效重点,常态化深入受帮扶县开展帮扶工作督导,将督导成果转化为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情况专报,定期通报帮扶进度及问题整改情况。2022年以来,对照年度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指导4个重点帮扶县制定“一县一方案”,明确近、中、远三期帮扶目标和工作措施,细化22项具体任务,强化督导落实,保障“组团式”帮扶更精准、可持续、有成效。如,协调帮扶资源,督促指导剑河、从江、榕江、锦屏4个重点帮扶县医疗领域建设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五个中心”,县外转诊率大幅下降。

三是清单化落实。根据《贵州省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2023年度重点任务清单》,把“组团式”帮扶工作督导发现的问题列入台账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倒逼各县和有关部门主动认领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分析报告通报的具体问题,督导举一反三抓好整改,推动帮扶工作取得实效。截至目前,针对省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出黔东南州存在的8个方面39项问题,目前已整改35项,4项正在整改中。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