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泰顺:架起“山海桥”,走“顺”共富路
“走走泰顺,一切都顺,互助协作,越来越顺!”,踱步在泰顺县司前畲族镇左溪村的“十大碗体验风情街”,常驻泰顺县司前畲族镇的挂职干部来四春热情地介绍着这个新建成的特色项目,“我们面前的这条‘畬家十大碗体验风情街’极大地满足了游客‘吃、喝、玩、乐、购’的乡村民宿旅游体验,让‘周周三月三’构想成为现实。
浙江丽水:山海协作走出绿色发展新天地
山海与共,同心发展。自2002年启动山海协作工程以来,在山海协作的版图中,丽水就成为了绿色发展的排头兵。缙云-富阳定位于“文化+康养+山水+农旅”发展山海协作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龙泉-萧山的山海协作产业园将为龙泉提升经济质量、发展高端产业提供重要平台……
浙江衢江:西瓜、火龙果、燕窝果……村民生活“甜蜜蜜”,“云溪”深处有妙章
“你看看,这西瓜多大呀!”午后,云溪村西瓜种植大棚外,正忙着摘瓜装运的一位农户捧起一只新鲜翠绿的西瓜,咧着嘴笑称,“我们的瓜是麒麟瓜,瓜纹清晰漂亮,尝起来特别甜,靠着它,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甜喽!”村民戴星火是村内大棚西瓜的种植负责人,据其介绍,今年该批西瓜的售价较为可观,批发价格在2块左右,销量可达40万斤,能为劳作的村民带来一笔不菲的收入。
浙江开化:扶起来、稳得住、走得远 开化两个村,一本“共富经”
从倒欠70万到村集体收入超130万,从闲置人口过剩到基本实现户户村民有活干,开化县两个不同的小村子借助同一股“东风”改头换面,成为开化县山海协作工程的乡村振兴示范点。
浙江江山:共饮一江水 山海协作让乡村焕发勃勃生机
江山市是浙江省的西南部门户和钱塘江源头之一,有着“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2018年以来,在杭州和衢州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的背景下,钱塘区与江山市开展结对合作。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山海协作连心桥、共富楼、钱塘楼、李坪村“糖香园”建设等等,从助农增收、产业发展、到村庄规划等方面,钱塘区与江山市展开了全方位的合作。
浙江淳安: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 一幅“各美其美”的共富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从前不知它的存在,走过之后却久久不能忘怀”——对于大多数游客而言,如今除了游览千岛湖景区,打卡周边的各个村落,成了来淳安的又一新鲜事。山海协作二十年,也是淳安发展蝶变的二十年。从前的泥泞小路、破旧老屋,如今早已焕发新颜,共富路上的淳安乡村,一幅“各美其美”的共富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浙江淳安:从前无人问津的村落一个个逐渐“被看见” 这片红土地已结下累累“硕果”
近年来,以杭州市淳安县枫树岭镇下姜村为原点,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体,从前无人问津的村落逐渐“被看见”,先富带动后富,让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乡村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宽广。
浙江龙游:“彩虹房”里道畲情 听取赞歌一片
“畲族没有文字,只有语言,所以我用一首歌来表达我此刻的心情吧!”谈及在浦山村里生活的感受,一位穿着“凤凰装”的畲族阿妹即兴开唱,站在色彩斑斓的“彩虹房”里,用最地道的方式向身处的村庄致意
浙江柯城:携手二十年, 在山海路上探索乡村协同发展“共富经”
杭州市余杭区与衢州市柯城区是全省最早一批山海协作结对区(县、市),从2013年,两区在全省率先签订共建山海协作产业园协议开始,到今年已是双方“牵手并进”的第二十个年头了。余东村+余西村的农民画产业、碗窑村的窑瓷产业、斗目垅村的德门龙手工面、张西村的“智多张西”智慧乡村旅居项目等等,都是两地山海协作“乡村振兴共同体”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浙江常山:我要走向那座山
“这座山,这几年,我实实在在地因为它拿到了钱,现在进山打理这些油茶树又方便又能有收入,我们上山干活更有劲咧!”烈日下,扛着锄头的村民徐田良在他承包的二十亩油茶林地前小憩。
广东:乡村振兴正当时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粤力量”
(视频)《中国扶贫》“两会”现场采访四川、贵州和河南省扶贫办(局)主任(局长)
方中华代表: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三份建议连着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