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刘波:使命担当 情怀使然, 扎根乡土为乡亲

时间:2023-06-30 20:26:13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王磊

初夏时节,走进安徽省宿州市萧县的申河村,一条条干净的乡村水泥路延伸至远方,两旁规整的土地里满眼碧绿,成片的毛豆长势喜人,丰收在望。“经过这两年的建设,村里农业产业旺了,村容村貌干净整洁了,和以前相比发生了大改变。”村党总支书记张雪泥描述着小村庄的变化。

申河村曾是被当地认定的软弱涣散村和贫困村。由于“历史欠账”多,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差和公共服务落后,村里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路滑,垃圾到处堆放,群众出行难、就医难。2018年,该村实现了贫困村出列的目标任务,随即也产生了发展的“瓶颈”。据了解:这些年村集体收入一直在20万元左右徘徊,其中,光伏发电、资产租赁两块收入却占比达九成,严重缺乏持续发展和带农联农富农的能力。

2021年5月以来,来自市卫生健康委的刘波来到该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以来,他坚持党建引领,以组织振兴推进乡村振兴,让小村庄实现了村集体、村民持续“双增收”的目标,发展的动力不断增强。

“我主动申请来驻村,使命担当,情怀使然。”今年43岁的刘波是一名曾从军近20年的转业军人。他说,军旅生涯的那些年,最难以忘怀的就是在祖国的大漠戈壁和深山密林等艰苦地区的10年里,和咱们老百姓一起工作生活的日子。为农村和农民做点事,一直是我深藏内心的愿望。

驻村帮扶,想把根扎紧扎牢,先得想法走进老乡们的心底。驻村伊始,刘波提出了工作式、朋友式、亲戚式的“三走访”和一线察民情、一线问民忧、一线解民困的“三个一”工作制度,以及“抓住关键的人、带好一支队伍、争取帮扶项目、关怀弱势群体”的工作思路。

“唐素华反映,一下大雨,村里内涝,家里也都是水。”

“张长保想在村里找个务工的活。”

“脱贫户刘顺朗患多种疾病,他想到大医院去体检。”

……

刘波把村民的诉求一一记下来。两年多来,围绕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推动落实“为民服务送到家”,集中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他积极协助村“两委”干部拉资金、跑项目,为村里争取了400余万元的资金,实施了“下水道污水管网”“黑臭水体治理”的项目,在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同时,也为美丽乡村建设打下了基础。

作为一名卫生健康系统的选派干部,刘波把提升村内诊疗服务水平,为群众身体健康保驾护航摆在突出位置。在全面排查老弱病残等重点人群后,刘波实施网格化包保制度,指导乡镇人员、村“两委”干部和家庭医生包保重点人员,重点关注村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村民,持续强化村民健康动态监测情况。此外,他还结合选派单位医疗资源优势,推进医疗资源、医疗设备进农村,加强岗位技能培训和慢性病健康管理,指导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履约质量,让健康帮扶好政策落实到人、精准到病。

“我得了滑膜炎,刘书记在市里找了一家大医院让带我去手术,心里很感动。”“他帮我办理了特殊慢性疾病证,我买药再也不用来回跑了,医生说报销比例还很高。”谈及在刘波的帮助下,自己患病就医的经历,村民刘顺朗和孟大娘逢人就夸他的好。

在帮助村民解决困难的同时,刘波将“聚合党员,引领带动”,进而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民持续增收不返贫作为驻村期间的重点任务。统筹谋划后,他和村“两委”干部一起在村里推广了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带农发展的模式。按照“稳增粮、强产业、惠民生”的思路,成立村集体合作社,集中流转土地,在稳定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同时高效发展特色蔬菜产业。“村民除了获得土地流转租金外,还实现家门口就业,累计帮助100余名村民户均增收近4000元。”刘波介绍道。

如今的申河村,农业产业持续发展壮大。曾经的“零散地”变成“方块田”,机械化、科技化得以推广,智慧农业初具雏形,村里土地一年里毛豆、玉米、菠菜实现了连茬种植。此外,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大舞台、电子商务驿站等文化生活设施全面建设运行。

乡村要振兴,组织是保障。刘波围绕“政治清明、干部清正、社会清朗”的目标,加快推进党员干部为民务实,廉洁高效,构建完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今年以来,围绕各项农村重点工作,申河村建立“党员先锋岗”37个,为群众代办事项200余件,解决群众反映问题百余件,全村140余名党员干部凝聚力、战斗力显著提升,争先创优意识不断增强。

两年多来,刘波以自己的实干、耐心,受到当地干群的肯定和称赞。在村里的乡村振兴专干宗敏敏心中,她认为,刘书记熟悉村情民情,善于钻研和沟通,很多村民把他当成‘贴心人’。

张雪泥中肯地评价道:“他能吃苦,工作有思路,在他的带领下,村里党组织建设、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稳步推进成效好!”

据了解,申河村截至2022年底,村集体经济超过85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由2018年的7000多元增长到目前的1.7万元。今年以来,申河村连续在县镇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等“六考双评”中位居前列,昔日的贫困村,跻身了全县“头雁村”的序列。

“这些年,村里班子强了,人气足了,发展越来越顺畅了,光景一天比一天好,这是我最大的收获。”对于未来建设美丽乡村,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刘波充满信心。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驻村故事    

刘波:使命担当 情怀使然, 扎根乡土为乡亲

时间:2023-06-30 20:26:13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王磊

初夏时节,走进安徽省宿州市萧县的申河村,一条条干净的乡村水泥路延伸至远方,两旁规整的土地里满眼碧绿,成片的毛豆长势喜人,丰收在望。“经过这两年的建设,村里农业产业旺了,村容村貌干净整洁了,和以前相比发生了大改变。”村党总支书记张雪泥描述着小村庄的变化。

申河村曾是被当地认定的软弱涣散村和贫困村。由于“历史欠账”多,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差和公共服务落后,村里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路滑,垃圾到处堆放,群众出行难、就医难。2018年,该村实现了贫困村出列的目标任务,随即也产生了发展的“瓶颈”。据了解:这些年村集体收入一直在20万元左右徘徊,其中,光伏发电、资产租赁两块收入却占比达九成,严重缺乏持续发展和带农联农富农的能力。

2021年5月以来,来自市卫生健康委的刘波来到该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驻村以来,他坚持党建引领,以组织振兴推进乡村振兴,让小村庄实现了村集体、村民持续“双增收”的目标,发展的动力不断增强。

“我主动申请来驻村,使命担当,情怀使然。”今年43岁的刘波是一名曾从军近20年的转业军人。他说,军旅生涯的那些年,最难以忘怀的就是在祖国的大漠戈壁和深山密林等艰苦地区的10年里,和咱们老百姓一起工作生活的日子。为农村和农民做点事,一直是我深藏内心的愿望。

驻村帮扶,想把根扎紧扎牢,先得想法走进老乡们的心底。驻村伊始,刘波提出了工作式、朋友式、亲戚式的“三走访”和一线察民情、一线问民忧、一线解民困的“三个一”工作制度,以及“抓住关键的人、带好一支队伍、争取帮扶项目、关怀弱势群体”的工作思路。

“唐素华反映,一下大雨,村里内涝,家里也都是水。”

“张长保想在村里找个务工的活。”

“脱贫户刘顺朗患多种疾病,他想到大医院去体检。”

……

刘波把村民的诉求一一记下来。两年多来,围绕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推动落实“为民服务送到家”,集中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他积极协助村“两委”干部拉资金、跑项目,为村里争取了400余万元的资金,实施了“下水道污水管网”“黑臭水体治理”的项目,在提升群众生活质量同时,也为美丽乡村建设打下了基础。

作为一名卫生健康系统的选派干部,刘波把提升村内诊疗服务水平,为群众身体健康保驾护航摆在突出位置。在全面排查老弱病残等重点人群后,刘波实施网格化包保制度,指导乡镇人员、村“两委”干部和家庭医生包保重点人员,重点关注村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村民,持续强化村民健康动态监测情况。此外,他还结合选派单位医疗资源优势,推进医疗资源、医疗设备进农村,加强岗位技能培训和慢性病健康管理,指导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履约质量,让健康帮扶好政策落实到人、精准到病。

“我得了滑膜炎,刘书记在市里找了一家大医院让带我去手术,心里很感动。”“他帮我办理了特殊慢性疾病证,我买药再也不用来回跑了,医生说报销比例还很高。”谈及在刘波的帮助下,自己患病就医的经历,村民刘顺朗和孟大娘逢人就夸他的好。

在帮助村民解决困难的同时,刘波将“聚合党员,引领带动”,进而推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村民持续增收不返贫作为驻村期间的重点任务。统筹谋划后,他和村“两委”干部一起在村里推广了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带农发展的模式。按照“稳增粮、强产业、惠民生”的思路,成立村集体合作社,集中流转土地,在稳定小麦、玉米种植面积和产量的同时高效发展特色蔬菜产业。“村民除了获得土地流转租金外,还实现家门口就业,累计帮助100余名村民户均增收近4000元。”刘波介绍道。

如今的申河村,农业产业持续发展壮大。曾经的“零散地”变成“方块田”,机械化、科技化得以推广,智慧农业初具雏形,村里土地一年里毛豆、玉米、菠菜实现了连茬种植。此外,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化大舞台、电子商务驿站等文化生活设施全面建设运行。

乡村要振兴,组织是保障。刘波围绕“政治清明、干部清正、社会清朗”的目标,加快推进党员干部为民务实,廉洁高效,构建完善农村基层治理体系。今年以来,围绕各项农村重点工作,申河村建立“党员先锋岗”37个,为群众代办事项200余件,解决群众反映问题百余件,全村140余名党员干部凝聚力、战斗力显著提升,争先创优意识不断增强。

两年多来,刘波以自己的实干、耐心,受到当地干群的肯定和称赞。在村里的乡村振兴专干宗敏敏心中,她认为,刘书记熟悉村情民情,善于钻研和沟通,很多村民把他当成‘贴心人’。

张雪泥中肯地评价道:“他能吃苦,工作有思路,在他的带领下,村里党组织建设、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稳步推进成效好!”

据了解,申河村截至2022年底,村集体经济超过85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由2018年的7000多元增长到目前的1.7万元。今年以来,申河村连续在县镇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等“六考双评”中位居前列,昔日的贫困村,跻身了全县“头雁村”的序列。

“这些年,村里班子强了,人气足了,发展越来越顺畅了,光景一天比一天好,这是我最大的收获。”对于未来建设美丽乡村,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刘波充满信心。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