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湖南湘乡:产业扶贫结硕果 增收致富惠民生

时间:2020-05-29 14:59:07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吴启军 贺升华 陈旺

QQ截图20200529145654.jpg

湖南省湘乡市是一个以种养业为主的农业大县,有95万人口,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3万。近年来,湖南省湘乡市坚持以发展产业来推进脱贫攻坚,取得了明显成效。2014年以来,累计减贫40377人,27个省定贫困村全部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0.17%,其中产业扶贫带动脱贫人数占比超过80%。蔬菜产业成功申报湖南省“一县一特”特色产业项目。

坚持政策引领,产业扶贫的基础越来越实

湘乡市始终把脱贫攻坚当作头等大事和一号民生工程来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出台《湘乡市产业精准扶贫规划》,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立足优势选产业。按照产业兴旺的要求,坚持“小而精”“精而特”“特而大”的思想,积极推进“一市一特色”农产品工作,因地制宜发展水稻、生猪、畜禽水产、蔬菜、油茶、茶叶、水果、楠竹、乡村旅游等九大特色产业。夯实基础助产业。从2018年开始,每年投入产业扶贫资金2300万元,支持引导有产业发展能力及有产业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参与到产业扶贫项目。2020年计划投入财政资金9亿多元,继续抓好农田、水利、林业、电力、网络通信、道路交通、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尽锐出战扶产业。明确县、乡、村三级书记主要职责是抓农村工作,建立市级领导定点联系帮扶工作制度,市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头联系企业、帮扶产业,316名科技特派员、61支帮扶队全部充实到基层,457家企业参与“千企联万户”行动,结对帮扶贫困户9373户。

突出龙头带动,脱贫致富的门路越来越宽

湘乡市大力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与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为利益共同体,坚持因户施策,双向选择、利益驱动,引领、示范、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一方面,针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推行“龙头连基地、基地带农户”模式。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免费提供种苗、定期技术培训、保底收购产品等机制,确保产品质量,降低种植风险,增加贫困户收入。比如,东郊乡现代农业示范园的湘中惠农蔬菜基地,依托江苏绿港现代农业等公司,先后在虞唐、山枣、白田、壶天等乡镇组建村级种植合作社,通过统一品种、统一购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的帮扶方式,吸纳没有外出务工的农民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进行特种蔬菜种植。截至目前,基地种植面积达223亩,总产量90万吨,年产值约30亿元,带动300多户贫困户自主发展蔬菜产业。其中,油菜苔、红薯苗等产品热销长沙等地,并与华润万家、麦德龙、国防科大等单位定向合作。另一方面,针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推行“一条龙服务”模式。由村委会牵头成立合作社,村里与贫困户签订协议,通过集体流转土地、集中种植、代种代养等方式,让贫困户参与并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目前,全市有348家新型经营主体与8319户有产业发展能力和意愿的贫困户进行了全覆盖利益联结。比如,毛田镇毛田村的中药材专业种植合作社帮扶村民种植中药材,从翻地、种植到施肥、收割、销售一条龙服务,使传统的薄荷、霍香、鱼腥草种植成为当地群众致富“良方”,平均每户每年可增收8000元左右。

QQ截图20200529150352.jpg

抓实扶贫车间,家门就业的岗位越来越多 

湘乡市将闲置资源利用、劳动技能培训、致富能人带动与扶贫车间有效结合,大力发展接地气、合实际、门槛低、无风险的传统手工业和种养殖业,让老百姓能接受、愿意做、做得好。有效利用闲置资源,搭建“工厂车间”。充分利用镇村闲置土地、房屋、仓库等资源,组织引导工艺简单、工时灵活的手工业、竹制品等加工企业,把车间优先建到贫困村和人口较为密集的非贫困村。比如,湘乡市荆峰莉竹木加工有限公司在中沙镇和谐村建立扶贫车间,送机入家送货上门,“零距离”就业既满足贫困劳动力“挣钱顾家两不误”的需求,又缓解企业发展面临的用地用工难题。优化机械完善流程,“零门槛”上手让上到70岁的老人、下到17岁的青年,身体不好的半劳动力、缺乏技术的贫困户都可以从业。按件计量现金结算,“零风险”增收深受老百姓欢迎,做得多的村民每天可领到200多元。目前,已吸纳62户贫困户参与伞骨加工,每年消耗新鲜楠竹近5000吨,可为当地村民增收200余万元。 大力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培养“行家里手”。一方面由人社、农业等部门组织技能培训,进行现场教学,让贫困户拥有一技之长,树立就业信心。另一方面由企业安排专门技术人员深入车间进行技能指导培训,将年纪轻、手脚快的就业人员培养成技术骨干,通过骨干带动,让其他就业人员学有榜样、做有师傅,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激励能人回乡创业,实现“门前就业”。激励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带资金、带技术返乡创办公司、生产车间,带动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比如,中沙镇中沙村致富能人熊朝华,返乡后在本村易地搬迁安置区建立扶贫车间,引入朝华菌业培育、种植、生产优质高效香菇,带动36户40多名贫困人口就业,每年人均可新增纯收入5000余元。如今,新鲜香菇产销两旺,香菇干和香菇酱即将面世,贫困户有活干、有钱赚,对生活充满了信心;香菇产业生意火、前景好,让企业充足了干劲。

激发内生动力,稳定脱贫的干劲越来越足 

湘乡市通过扶智扶志、扶持产业、消费扶贫等多轮叠加驱动帮扶,把产品变为商品,以消费促进生产,帮助贫困地区农产品增产增收,激发扶贫企业发展动力和群众脱贫致富意识。 多管齐下推进智志双扶。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引导没有技术或要照顾家庭的贫困户将房前屋后的土地开发利用起来,大力发展庭院经济,鼓励贫困户在房前屋后种蔬菜、栽果树、养家禽。通过送种子、送果苗、送鸡苗等方式减轻贫困户种养成本,同时将培训班开到农户家里、开到田间地头,增强贫困户自力更生的能力和脱贫致富的信心。2018年以来,共培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近1.3万人次、贫困村致富带头人112名,帮助贫困户自主创业和就业12946户。 多措并举实施奖励扶持。明确特色种养业和贫困户产业发展扶持标准、程序,强化资金保障和项目带动,将扶贫资金优先用于扶持贫困村村集体发展茶叶、果蔬、油茶等特色产业。比如,2019年财政投入150万元实行以奖代投,对各油茶基地进行奖励扶持,提振了企业发展油茶产业和农户种植油茶的信心,虞唐-潭市、金薮-月山两个油茶示范片规模不断壮大,湖南楚山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辐射带动作用明显,“楚山宝”茶油进入湖南油茶品牌。 多方联动开展消费扶贫。通过机关企事业单位、餐饮协会、志愿者团队等组成的消费扶贫联盟进行直销,或依托市邮政公司、岳塘国际商贸城、步步高云通物流、京东、58集团、供销社网点等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如今,潭市萝卜、壶天粉丝、翻江木瓜、棋梓桥水蜜桃等农产品成了远近闻名的土特产,让家里有“货”的贫困户足不出户就能实现增收创业。(作者单位湖南省湘潭市扶贫办、市农业农村局)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区县声音    
部委省市

湖南湘乡:产业扶贫结硕果 增收致富惠民生

时间:2020-05-29 14:59:07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吴启军 贺升华 陈旺

QQ截图20200529145654.jpg

湖南省湘乡市是一个以种养业为主的农业大县,有95万人口,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3万。近年来,湖南省湘乡市坚持以发展产业来推进脱贫攻坚,取得了明显成效。2014年以来,累计减贫40377人,27个省定贫困村全部摘帽,贫困发生率降至0.17%,其中产业扶贫带动脱贫人数占比超过80%。蔬菜产业成功申报湖南省“一县一特”特色产业项目。

坚持政策引领,产业扶贫的基础越来越实

湘乡市始终把脱贫攻坚当作头等大事和一号民生工程来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出台《湘乡市产业精准扶贫规划》,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立足优势选产业。按照产业兴旺的要求,坚持“小而精”“精而特”“特而大”的思想,积极推进“一市一特色”农产品工作,因地制宜发展水稻、生猪、畜禽水产、蔬菜、油茶、茶叶、水果、楠竹、乡村旅游等九大特色产业。夯实基础助产业。从2018年开始,每年投入产业扶贫资金2300万元,支持引导有产业发展能力及有产业发展意愿的贫困户参与到产业扶贫项目。2020年计划投入财政资金9亿多元,继续抓好农田、水利、林业、电力、网络通信、道路交通、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尽锐出战扶产业。明确县、乡、村三级书记主要职责是抓农村工作,建立市级领导定点联系帮扶工作制度,市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头联系企业、帮扶产业,316名科技特派员、61支帮扶队全部充实到基层,457家企业参与“千企联万户”行动,结对帮扶贫困户9373户。

突出龙头带动,脱贫致富的门路越来越宽

湘乡市大力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与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为利益共同体,坚持因户施策,双向选择、利益驱动,引领、示范、带动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一方面,针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推行“龙头连基地、基地带农户”模式。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免费提供种苗、定期技术培训、保底收购产品等机制,确保产品质量,降低种植风险,增加贫困户收入。比如,东郊乡现代农业示范园的湘中惠农蔬菜基地,依托江苏绿港现代农业等公司,先后在虞唐、山枣、白田、壶天等乡镇组建村级种植合作社,通过统一品种、统一购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的帮扶方式,吸纳没有外出务工的农民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进行特种蔬菜种植。截至目前,基地种植面积达223亩,总产量90万吨,年产值约30亿元,带动300多户贫困户自主发展蔬菜产业。其中,油菜苔、红薯苗等产品热销长沙等地,并与华润万家、麦德龙、国防科大等单位定向合作。另一方面,针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推行“一条龙服务”模式。由村委会牵头成立合作社,村里与贫困户签订协议,通过集体流转土地、集中种植、代种代养等方式,让贫困户参与并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目前,全市有348家新型经营主体与8319户有产业发展能力和意愿的贫困户进行了全覆盖利益联结。比如,毛田镇毛田村的中药材专业种植合作社帮扶村民种植中药材,从翻地、种植到施肥、收割、销售一条龙服务,使传统的薄荷、霍香、鱼腥草种植成为当地群众致富“良方”,平均每户每年可增收8000元左右。

QQ截图20200529150352.jpg

抓实扶贫车间,家门就业的岗位越来越多 

湘乡市将闲置资源利用、劳动技能培训、致富能人带动与扶贫车间有效结合,大力发展接地气、合实际、门槛低、无风险的传统手工业和种养殖业,让老百姓能接受、愿意做、做得好。有效利用闲置资源,搭建“工厂车间”。充分利用镇村闲置土地、房屋、仓库等资源,组织引导工艺简单、工时灵活的手工业、竹制品等加工企业,把车间优先建到贫困村和人口较为密集的非贫困村。比如,湘乡市荆峰莉竹木加工有限公司在中沙镇和谐村建立扶贫车间,送机入家送货上门,“零距离”就业既满足贫困劳动力“挣钱顾家两不误”的需求,又缓解企业发展面临的用地用工难题。优化机械完善流程,“零门槛”上手让上到70岁的老人、下到17岁的青年,身体不好的半劳动力、缺乏技术的贫困户都可以从业。按件计量现金结算,“零风险”增收深受老百姓欢迎,做得多的村民每天可领到200多元。目前,已吸纳62户贫困户参与伞骨加工,每年消耗新鲜楠竹近5000吨,可为当地村民增收200余万元。 大力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培养“行家里手”。一方面由人社、农业等部门组织技能培训,进行现场教学,让贫困户拥有一技之长,树立就业信心。另一方面由企业安排专门技术人员深入车间进行技能指导培训,将年纪轻、手脚快的就业人员培养成技术骨干,通过骨干带动,让其他就业人员学有榜样、做有师傅,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激励能人回乡创业,实现“门前就业”。激励外出创业成功人士带资金、带技术返乡创办公司、生产车间,带动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比如,中沙镇中沙村致富能人熊朝华,返乡后在本村易地搬迁安置区建立扶贫车间,引入朝华菌业培育、种植、生产优质高效香菇,带动36户40多名贫困人口就业,每年人均可新增纯收入5000余元。如今,新鲜香菇产销两旺,香菇干和香菇酱即将面世,贫困户有活干、有钱赚,对生活充满了信心;香菇产业生意火、前景好,让企业充足了干劲。

激发内生动力,稳定脱贫的干劲越来越足 

湘乡市通过扶智扶志、扶持产业、消费扶贫等多轮叠加驱动帮扶,把产品变为商品,以消费促进生产,帮助贫困地区农产品增产增收,激发扶贫企业发展动力和群众脱贫致富意识。 多管齐下推进智志双扶。按照“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引导没有技术或要照顾家庭的贫困户将房前屋后的土地开发利用起来,大力发展庭院经济,鼓励贫困户在房前屋后种蔬菜、栽果树、养家禽。通过送种子、送果苗、送鸡苗等方式减轻贫困户种养成本,同时将培训班开到农户家里、开到田间地头,增强贫困户自力更生的能力和脱贫致富的信心。2018年以来,共培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近1.3万人次、贫困村致富带头人112名,帮助贫困户自主创业和就业12946户。 多措并举实施奖励扶持。明确特色种养业和贫困户产业发展扶持标准、程序,强化资金保障和项目带动,将扶贫资金优先用于扶持贫困村村集体发展茶叶、果蔬、油茶等特色产业。比如,2019年财政投入150万元实行以奖代投,对各油茶基地进行奖励扶持,提振了企业发展油茶产业和农户种植油茶的信心,虞唐-潭市、金薮-月山两个油茶示范片规模不断壮大,湖南楚山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辐射带动作用明显,“楚山宝”茶油进入湖南油茶品牌。 多方联动开展消费扶贫。通过机关企事业单位、餐饮协会、志愿者团队等组成的消费扶贫联盟进行直销,或依托市邮政公司、岳塘国际商贸城、步步高云通物流、京东、58集团、供销社网点等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如今,潭市萝卜、壶天粉丝、翻江木瓜、棋梓桥水蜜桃等农产品成了远近闻名的土特产,让家里有“货”的贫困户足不出户就能实现增收创业。(作者单位湖南省湘潭市扶贫办、市农业农村局)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