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让湖湘农耕文化“活”起来“动”起来

时间:2024-03-28 14:09:45来源:湖南日报作者:向颖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总书记的重要论述,阐明了农耕文明的重要地位,为农耕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农耕文明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守护好农耕文明,一定意义上就是在守护华夏历史文明的根脉。深入挖掘湖湘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保护、传承和发展好湖湘农耕文化,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更是当下推动文旅产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源泉和关键。

挖掘农耕文化资源,传承湖湘农耕精神

神农炎帝,开华夏农耕文明之先河,启中华医药文明之先声,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农耕遗产。

作为炎帝故里的湖南,自古便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秦汉时期,江南的指代范围主要是长江中游洞庭湖南北的楚地。湖南则位于江南农耕文化重要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多样,漫长的历史进程孕育、生长、发展、成就了江南农耕文化的多样性。湖湘大地上,发现过多处各个时期的稻作文化遗址,如道县玉蟾岩、怀化高庙、澧县城头山等,就是很好的例证。其中,玉蟾岩出土的碳化谷更是人类最早栽培的水稻,稻谷壳经鉴定尚保留野生稻、灿稻与粳稻的综合生态特征。这些发现,证明了湖湘地区在农耕起源方面的重要地位,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农耕技术、耕作用具的宝贵资料。

从出土的耕作用具来看,湖湘地区的农耕文化起源早且发展迅速。石、角、牙、蚌等制品,刮削、砍砸、石锤、锄形器等耕作用具,都是原始稻作农业的有力证明。而城头山遗址发掘发现的人工开凿的塘、沟等灌溉设施,更是展现了湖湘人民在农耕技术方面的智慧和创造力。这些灌溉设施,为当时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后世的农耕文明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新化紫鹊界,一代代先民不懈努力打造的梯田自流灌溉系统,造就了“天下大旱,此地无忧,天下大涝,此地有收”的奇迹,令人赞叹。还有新晃侗藏红米种植系统,作为侗乡数千年来农耕文明的历史传承,也在杂交水稻发祥地湖南怀化被保留下来……这些古老的遗址、技术,有助于我们探索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的发展路径,亦是研究农耕文化的珍贵样本。

湖湘地区农耕文化资源丰富而深厚,从农耕技术、操作、用具到民风民俗,无一不在体现神农文化的精髓和湖湘人民的智慧与勤劳。深入挖掘这些资源,传承湖湘农耕精神,就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农耕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为推动文旅融合提供具有说服力的支撑。

解读农耕文化内涵,持续链接文化融通

自古以来,湖南就是重要的粮食产地。从“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乾隆皇帝“湖南熟,天下足”的御批,都足以见证明清时期湖南农耕生产基础之坚实。直至现在,湖南依然保持着产粮大省的地位,为国家的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代表的一大批农业科技工作者,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创新,实现了水稻产量的飞跃式增长,创造出改变世界的“一粒种子”。他们的成就是中国农业科学家科学精神的最好诠释,也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注解。

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湖湘农耕文化,我们需要将其内涵进行精准提取,在守正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解码。在转译过程中,应注重将传统农耕文化中的农事生产技术、农耕节庆仪式、农学思想意识等具有湖湘特色的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转译,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和创意设计,将这些元素融入文旅产品中,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深刻感受到湖湘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树立系统持续的发展观念和科学先进的转译理念,正确处理好文旅融合中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等关系,将湖湘农耕文化与其他区域特色文化进行融通,构建多维文化集群,浸润式地提升游客在文旅全过程中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铸就农耕文化新IP,深化形式内容耦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农耕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更加需要借助文旅融合这一路径,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农耕之源,感恩劳动与大自然的馈赠。

积极探索“高质量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形成具有独特农耕精神内涵、地域特色的农耕文化新IP。比如,耦合农事生产过程、农耕民俗仪式、农学民间传说、农家特有美食、农野自然景观等丰富元素,打造一系列湖湘农耕文旅精品路线。这些路线必须是区域旅游的核心地带,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把大美湖南建设成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将现代农业这一优势产业链群与文化旅游进行深度融合,拉长文旅业态链条、增强游客交互体验,将文化资源融入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场景,推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此外,将传统农耕技艺与当代AI科技深度融合也是提升农耕文化新IP影响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增强游客体验,紧跟市场需求,可以让农业文化遗产活起来、用起来,更好地融入当代精神文明,为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铸就农耕文化新IP并深化形式内容耦合,是推动湖南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应以此为契机,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创新文旅融合方式,让农耕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作者系怀化学院副教授。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3CMZ034)、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科学研究项目(22B0766)阶段性成果】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媒体关注    
部委省市

让湖湘农耕文化“活”起来“动”起来

时间:2024-03-28 14:09:45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向颖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总书记的重要论述,阐明了农耕文明的重要地位,为农耕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国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农耕文明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守护好农耕文明,一定意义上就是在守护华夏历史文明的根脉。深入挖掘湖湘农耕文化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保护、传承和发展好湖湘农耕文化,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更是当下推动文旅产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的源泉和关键。

挖掘农耕文化资源,传承湖湘农耕精神

神农炎帝,开华夏农耕文明之先河,启中华医药文明之先声,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农耕遗产。

作为炎帝故里的湖南,自古便享有“鱼米之乡”的美誉;秦汉时期,江南的指代范围主要是长江中游洞庭湖南北的楚地。湖南则位于江南农耕文化重要区域,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多样,漫长的历史进程孕育、生长、发展、成就了江南农耕文化的多样性。湖湘大地上,发现过多处各个时期的稻作文化遗址,如道县玉蟾岩、怀化高庙、澧县城头山等,就是很好的例证。其中,玉蟾岩出土的碳化谷更是人类最早栽培的水稻,稻谷壳经鉴定尚保留野生稻、灿稻与粳稻的综合生态特征。这些发现,证明了湖湘地区在农耕起源方面的重要地位,为我们提供了研究农耕技术、耕作用具的宝贵资料。

从出土的耕作用具来看,湖湘地区的农耕文化起源早且发展迅速。石、角、牙、蚌等制品,刮削、砍砸、石锤、锄形器等耕作用具,都是原始稻作农业的有力证明。而城头山遗址发掘发现的人工开凿的塘、沟等灌溉设施,更是展现了湖湘人民在农耕技术方面的智慧和创造力。这些灌溉设施,为当时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为后世的农耕文明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新化紫鹊界,一代代先民不懈努力打造的梯田自流灌溉系统,造就了“天下大旱,此地无忧,天下大涝,此地有收”的奇迹,令人赞叹。还有新晃侗藏红米种植系统,作为侗乡数千年来农耕文明的历史传承,也在杂交水稻发祥地湖南怀化被保留下来……这些古老的遗址、技术,有助于我们探索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的发展路径,亦是研究农耕文化的珍贵样本。

湖湘地区农耕文化资源丰富而深厚,从农耕技术、操作、用具到民风民俗,无一不在体现神农文化的精髓和湖湘人民的智慧与勤劳。深入挖掘这些资源,传承湖湘农耕精神,就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农耕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为推动文旅融合提供具有说服力的支撑。

解读农耕文化内涵,持续链接文化融通

自古以来,湖南就是重要的粮食产地。从“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乾隆皇帝“湖南熟,天下足”的御批,都足以见证明清时期湖南农耕生产基础之坚实。直至现在,湖南依然保持着产粮大省的地位,为国家的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代表的一大批农业科技工作者,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创新,实现了水稻产量的飞跃式增长,创造出改变世界的“一粒种子”。他们的成就是中国农业科学家科学精神的最好诠释,也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注解。

为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湖湘农耕文化,我们需要将其内涵进行精准提取,在守正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解码。在转译过程中,应注重将传统农耕文化中的农事生产技术、农耕节庆仪式、农学思想意识等具有湖湘特色的文化内涵进行创造性转译,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和创意设计,将这些元素融入文旅产品中,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深刻感受到湖湘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树立系统持续的发展观念和科学先进的转译理念,正确处理好文旅融合中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等关系,将湖湘农耕文化与其他区域特色文化进行融通,构建多维文化集群,浸润式地提升游客在文旅全过程中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铸就农耕文化新IP,深化形式内容耦合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农耕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更加需要借助文旅融合这一路径,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农耕之源,感恩劳动与大自然的馈赠。

积极探索“高质量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形成具有独特农耕精神内涵、地域特色的农耕文化新IP。比如,耦合农事生产过程、农耕民俗仪式、农学民间传说、农家特有美食、农野自然景观等丰富元素,打造一系列湖湘农耕文旅精品路线。这些路线必须是区域旅游的核心地带,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把大美湖南建设成为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将现代农业这一优势产业链群与文化旅游进行深度融合,拉长文旅业态链条、增强游客交互体验,将文化资源融入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场景,推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此外,将传统农耕技艺与当代AI科技深度融合也是提升农耕文化新IP影响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增强游客体验,紧跟市场需求,可以让农业文化遗产活起来、用起来,更好地融入当代精神文明,为文旅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铸就农耕文化新IP并深化形式内容耦合,是推动湖南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应以此为契机,深入挖掘农耕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创新文旅融合方式,让农耕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作者系怀化学院副教授。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23CMZ034)、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科学研究项目(22B0766)阶段性成果】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