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砥砺奋进正当时 乡村振兴谱新篇

时间:2023-04-03 10:39:00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3年第7期作者:张海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切实抓好农业农村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全面系统的安排部署,这是乡村振兴工作的总指针、总要求、总方略。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威宁县”)是全国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也是在脱贫攻坚时期,贫困程度最深、贫困面最广、贫困人口最多的深度贫困县之一。近年来,威宁县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扎实推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产业和就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有力有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第25页-20.PNG

近年来,威宁县多举措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开新局,绘就乡村振兴美好画卷。图为威宁县新发布依族乡花园村群众的生活场景。 曹宇/摄

聚焦“七个强化” 严防返贫致贫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压紧压实各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责任,确保不松劲、不跑偏。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威宁县通过“七个强化”,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紧盯“三落实一巩固”、切实做到“九个聚焦”,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强化部门沟通,数据信息共享。继续商请各相关部门对发现的预警线索及时进行反馈,乡镇(街道)村(居)两级及时对线索进行具体复核,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及时纳入监测。

强化系统监管,动态监测到位。县乡两级系统管理人员对系统及时开展常态化的监测管理,清理数据、找出问题、反馈问题、提示整改,确保信息畅通,衔接到位。

强化走访排查,常态化抓监管。按照监测户一月一走访、脱贫户一季度一走访、所有农户半年一走访的要求,全方位多层次地掌握情况、掌握信息。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做到高度关注,精准管理。

强化审核把关,做到应纳尽纳。对识别纳入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能有规模限制和指标限制,将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一律按要求和程序纳入,杜绝体外循环、漏监漏管,筑牢防止返贫致贫“第一道防线”。

强化帮扶措施,做到应帮尽帮。对所有纳入监测的对象及时落实产业帮扶、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雨露计划、“3+1+1保障”(住房、教育、医疗、饮水、就业)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做到对症下药、因户施策,对风险消除的监测户按要求、按程序标注,并且做到持续关注和常态化管理。

强化数据质量,做到“四个一致”。开展常态化数据清洗,掌握逻辑变化,发现数据问题,找出错误指标,及时提供核实线索,做到动态更新、精准录入。确保“四个一致”,即“实际有的”“卡上写的”“系统录的”“群众说的”相一致,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强化监管机制,落实“四个不摘”。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四个不摘”工作要求,保持政策总体稳定;落实精准使用要求,科学做好资金安排;按照严格监管要求,确保政策落地见效,持续高位推进。

做强特色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威宁县作为中国南方最大的草地生态畜牧业基地县,具有“畜牧之乡”之称。近年来,威宁县将发展肉牛产业作为乡村振兴重要抓手,着力形成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加快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政策保障。出台奖补激励机制,每年安排一定的中央财政衔接资金,鼓励支持建设规模养殖和家庭牧场以及肉牛深加工企业,通过建场补助、见“犊”补“母”、饲草加工补助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推动肉牛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养殖,鼓励养殖户增加能繁母牛养殖,扩大全县肉牛产业母群数量。

增强内生动力。充分用好用活金融政策,实现政企联动、多家合作、统筹推动发展模式,通过脱贫小额信贷、富民贷、产品贷、产业贷等措施,发挥贷款杠杆、引擎、撬动的作用,多点发力、多措并举,畅通资金渠道,确保资金投入。采取“合作社+大户+家庭牧场+公司”模式推进肉牛产业,以村为单位,抓示范、抓典型、抓带动、抓统筹、抓运转,打造一批在场地修建、饲料加工、病疫防控等方面有代表性的合作社或养殖大户。

聚焦技术攻关。加强肉牛品种选育和饲养管理技术指导,推广犊牛早期培育和集中育肥技术,不断提升威宁肉牛整体质量,实现肉牛扩群增量。发挥引进人才和本地专业技术人员作用,全面做好肉牛良种繁育、品种改良、饲草料种植及生产、疫病防控、圈舍建设、粪污处理、档案建立等方面的技术指导。

推出“五种模式”促进农民增收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威宁县推出五种模式,切实增加脱贫人口收入。

“合作社+大户+家庭牧场+公司”模式。以产业规划为引领、以项目实施为抓手、以资金落实为保障、以提升效益为目标。突出区域性产业发展特色和重点,以家庭牧场、养殖大户为基础,通过“十动措施”加快推进能繁母牛养殖,有效提高脱贫人口在产业发展中的经营性收入。出台奖补政策,对能繁母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设进行奖励扶持,对带动脱贫户、监测户及村集体经济的按规模进行奖补,以奖补促存量、以存量促增量、以增量促增收。

“小额脱贫信贷+富民贷+产业贷”模式。切实用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基金和乡村振兴产业贷等金融产品,撬动社会资金和金融资金投向发展。争取“特惠贷”“富民贷”“产业贷”,采取“农户贷款、政府贴息、风险共担”的方式,支持农户发展产业,积极与银行合作,争取放贷约20亿元资金用于种养业发展,放款对象为脱贫户、监测户、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等,把放贷产品做大做好,将金融扶持政策用好用活。

“技能培训+组织规模化外出务工+务工补助”模式。通过加强部门联动强化劳动技能培训,开展脱贫劳动力技能提升培训,进一步提升脱贫人口劳动技能,同时落实培训补助资金和生活费补贴。强化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支持各乡镇(街道)创办劳务公司、劳务合作社等,将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易地扶贫搬迁人口作为优先保障对象,严格落实稳岗就业政策措施,加大内拓外输力度,确保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达70%以上。落实好务工补助,利用就业帮扶车间和公益岗位等,强化就业岗位供给,增加就近就业机会的同时完善就业帮扶措施,牢牢守住脱贫劳动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边缘易致贫劳动力“三类劳动力”稳就业保就业底线。

“设置公益岗位+环境整治+工资补偿”模式。让农户增收与乡村建设充分结合起来,围绕便民服务类等岗位设置公益岗,全面开展农村公路建设与管护、村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水利工程及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河湖巡查与管护、垃圾污水处理、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河塘清淤整治、造林绿化等。强化工资发放制度,严格按照“按月发、足额发”的要求,做到及时兑现。

“农村劳务组织+小型公益设施+就业务工”模式。以村为单位,组织村级劳务合作社,积极投入到本村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谋划好以工代赈项目,调动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参与项目实施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加脱贫人口工资性收入。鼓励就近务工,补齐工作短板,在实施产业路、进寨路、串户路、水利设施、排污排水沟建设、改厕改圈、乡村风貌整治等工程时大力发动当地群众参与,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促进剩余劳动力就业务工。

提升人居环境 建设和美乡村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威宁县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重要抓手,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强垃圾污水治理、美化村容村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推进农村改厕工作。不断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动员农户积极行动,全力推进户厕改造,实现户户有卫生厕所。按照宜旱则旱、宜水则水,根据要求进行改造和修建,确保每户达标。依托农村劳务组织建、农户自身参与建的方式进行施工,实现工程实施与劳动力就近务工的相互照应、相互促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开展产业路、进寨路、晒坝、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等系列工程,切实解决农户的所需所盼,全力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通过“两治理一处理”提升农村形象,开展垃圾治理、污水治理、粪便处理,加大设备设施购置、建设力度,强化要素保障,持续改善农村环境。

打造特色田园乡村。通过拆危补破(危房拆除、破房修好),保古营新(保古树、古屋、古道,营造新风貌、新风尚、新风格)的方式开展村庄整治,全力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通过“四园一坊”(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小牧园和小作坊)大力发展特色“庭院经济”;通过农旅结合方式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用“四个一批”实现农旅经济发展,培育一批农家乐,建设一批采摘园,实施一批产业观光项目,组建一批土特产销售主体;全力推进乡村治理,培育淳朴民风、良好家风、文明新风,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

中央一号文件为2023年的乡村振兴工作规划了宏伟的蓝图,制定了工作措施,提供了根本遵循,提纲挈领、高瞻远瞩。新征程上,我们将铆足干劲,奋勇前进,有力有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时不待我的决心、勤政为民的初心、浪遏飞舟的雄心,在新征程中再创新业绩、再谱新篇章!

(作者系贵州省威宁县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本刊特稿    
部委省市

砥砺奋进正当时 乡村振兴谱新篇

时间:2023-04-03 10:39:00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3年第7期

作者:张海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切实抓好农业农村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全面系统的安排部署,这是乡村振兴工作的总指针、总要求、总方略。

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威宁县”)是全国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也是在脱贫攻坚时期,贫困程度最深、贫困面最广、贫困人口最多的深度贫困县之一。近年来,威宁县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扎实推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将产业和就业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有力有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第25页-20.PNG

近年来,威宁县多举措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开新局,绘就乡村振兴美好画卷。图为威宁县新发布依族乡花园村群众的生活场景。 曹宇/摄

聚焦“七个强化” 严防返贫致贫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压紧压实各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责任,确保不松劲、不跑偏。强化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威宁县通过“七个强化”,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紧盯“三落实一巩固”、切实做到“九个聚焦”,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强化部门沟通,数据信息共享。继续商请各相关部门对发现的预警线索及时进行反馈,乡镇(街道)村(居)两级及时对线索进行具体复核,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及时纳入监测。

强化系统监管,动态监测到位。县乡两级系统管理人员对系统及时开展常态化的监测管理,清理数据、找出问题、反馈问题、提示整改,确保信息畅通,衔接到位。

强化走访排查,常态化抓监管。按照监测户一月一走访、脱贫户一季度一走访、所有农户半年一走访的要求,全方位多层次地掌握情况、掌握信息。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做到高度关注,精准管理。

强化审核把关,做到应纳尽纳。对识别纳入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不能有规模限制和指标限制,将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一律按要求和程序纳入,杜绝体外循环、漏监漏管,筑牢防止返贫致贫“第一道防线”。

强化帮扶措施,做到应帮尽帮。对所有纳入监测的对象及时落实产业帮扶、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雨露计划、“3+1+1保障”(住房、教育、医疗、饮水、就业)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做到对症下药、因户施策,对风险消除的监测户按要求、按程序标注,并且做到持续关注和常态化管理。

强化数据质量,做到“四个一致”。开展常态化数据清洗,掌握逻辑变化,发现数据问题,找出错误指标,及时提供核实线索,做到动态更新、精准录入。确保“四个一致”,即“实际有的”“卡上写的”“系统录的”“群众说的”相一致,做到账账相符、账实相符。

强化监管机制,落实“四个不摘”。进一步贯彻落实好“四个不摘”工作要求,保持政策总体稳定;落实精准使用要求,科学做好资金安排;按照严格监管要求,确保政策落地见效,持续高位推进。

做强特色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威宁县作为中国南方最大的草地生态畜牧业基地县,具有“畜牧之乡”之称。近年来,威宁县将发展肉牛产业作为乡村振兴重要抓手,着力形成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加快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政策保障。出台奖补激励机制,每年安排一定的中央财政衔接资金,鼓励支持建设规模养殖和家庭牧场以及肉牛深加工企业,通过建场补助、见“犊”补“母”、饲草加工补助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激励措施,推动肉牛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养殖,鼓励养殖户增加能繁母牛养殖,扩大全县肉牛产业母群数量。

增强内生动力。充分用好用活金融政策,实现政企联动、多家合作、统筹推动发展模式,通过脱贫小额信贷、富民贷、产品贷、产业贷等措施,发挥贷款杠杆、引擎、撬动的作用,多点发力、多措并举,畅通资金渠道,确保资金投入。采取“合作社+大户+家庭牧场+公司”模式推进肉牛产业,以村为单位,抓示范、抓典型、抓带动、抓统筹、抓运转,打造一批在场地修建、饲料加工、病疫防控等方面有代表性的合作社或养殖大户。

聚焦技术攻关。加强肉牛品种选育和饲养管理技术指导,推广犊牛早期培育和集中育肥技术,不断提升威宁肉牛整体质量,实现肉牛扩群增量。发挥引进人才和本地专业技术人员作用,全面做好肉牛良种繁育、品种改良、饲草料种植及生产、疫病防控、圈舍建设、粪污处理、档案建立等方面的技术指导。

推出“五种模式”促进农民增收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威宁县推出五种模式,切实增加脱贫人口收入。

“合作社+大户+家庭牧场+公司”模式。以产业规划为引领、以项目实施为抓手、以资金落实为保障、以提升效益为目标。突出区域性产业发展特色和重点,以家庭牧场、养殖大户为基础,通过“十动措施”加快推进能繁母牛养殖,有效提高脱贫人口在产业发展中的经营性收入。出台奖补政策,对能繁母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建设进行奖励扶持,对带动脱贫户、监测户及村集体经济的按规模进行奖补,以奖补促存量、以存量促增量、以增量促增收。

“小额脱贫信贷+富民贷+产业贷”模式。切实用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基金和乡村振兴产业贷等金融产品,撬动社会资金和金融资金投向发展。争取“特惠贷”“富民贷”“产业贷”,采取“农户贷款、政府贴息、风险共担”的方式,支持农户发展产业,积极与银行合作,争取放贷约20亿元资金用于种养业发展,放款对象为脱贫户、监测户、养殖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等,把放贷产品做大做好,将金融扶持政策用好用活。

“技能培训+组织规模化外出务工+务工补助”模式。通过加强部门联动强化劳动技能培训,开展脱贫劳动力技能提升培训,进一步提升脱贫人口劳动技能,同时落实培训补助资金和生活费补贴。强化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支持各乡镇(街道)创办劳务公司、劳务合作社等,将脱贫人口、农村低收入人口、易地扶贫搬迁人口作为优先保障对象,严格落实稳岗就业政策措施,加大内拓外输力度,确保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组织化程度达70%以上。落实好务工补助,利用就业帮扶车间和公益岗位等,强化就业岗位供给,增加就近就业机会的同时完善就业帮扶措施,牢牢守住脱贫劳动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边缘易致贫劳动力“三类劳动力”稳就业保就业底线。

“设置公益岗位+环境整治+工资补偿”模式。让农户增收与乡村建设充分结合起来,围绕便民服务类等岗位设置公益岗,全面开展农村公路建设与管护、村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水利工程及水利设施建设与管护、河湖巡查与管护、垃圾污水处理、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河塘清淤整治、造林绿化等。强化工资发放制度,严格按照“按月发、足额发”的要求,做到及时兑现。

“农村劳务组织+小型公益设施+就业务工”模式。以村为单位,组织村级劳务合作社,积极投入到本村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谋划好以工代赈项目,调动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参与项目实施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加脱贫人口工资性收入。鼓励就近务工,补齐工作短板,在实施产业路、进寨路、串户路、水利设施、排污排水沟建设、改厕改圈、乡村风貌整治等工程时大力发动当地群众参与,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促进剩余劳动力就业务工。

提升人居环境 建设和美乡村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威宁县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重要抓手,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强垃圾污水治理、美化村容村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推进农村改厕工作。不断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动员农户积极行动,全力推进户厕改造,实现户户有卫生厕所。按照宜旱则旱、宜水则水,根据要求进行改造和修建,确保每户达标。依托农村劳务组织建、农户自身参与建的方式进行施工,实现工程实施与劳动力就近务工的相互照应、相互促进。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开展产业路、进寨路、晒坝、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等系列工程,切实解决农户的所需所盼,全力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通过“两治理一处理”提升农村形象,开展垃圾治理、污水治理、粪便处理,加大设备设施购置、建设力度,强化要素保障,持续改善农村环境。

打造特色田园乡村。通过拆危补破(危房拆除、破房修好),保古营新(保古树、古屋、古道,营造新风貌、新风尚、新风格)的方式开展村庄整治,全力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升级版;通过“四园一坊”(小花园、小菜园、小果园、小牧园和小作坊)大力发展特色“庭院经济”;通过农旅结合方式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用“四个一批”实现农旅经济发展,培育一批农家乐,建设一批采摘园,实施一批产业观光项目,组建一批土特产销售主体;全力推进乡村治理,培育淳朴民风、良好家风、文明新风,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

中央一号文件为2023年的乡村振兴工作规划了宏伟的蓝图,制定了工作措施,提供了根本遵循,提纲挈领、高瞻远瞩。新征程上,我们将铆足干劲,奋勇前进,有力有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时不待我的决心、勤政为民的初心、浪遏飞舟的雄心,在新征程中再创新业绩、再谱新篇章!

(作者系贵州省威宁县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