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四川阿坝州:在净土上建设幸福家园

时间:2023-09-01 14:58:25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3年第17期作者:本刊记者 李雷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经过的革命老区,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雪峰林立、水碧天青的阿坝净土,近年来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狠抓产业兴旺,大力整治人居环境,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jpg

秋日,黑水县羊茸·哈德村被五彩的森林包围,犹如人间仙境。

牢守底线 告别“苦日子”

“这片山就是我的巡逻区域。”迈向茂密的山林,壤塘县吾伊乡吾伊村村民柔洛背着干粮开始了一天的巡护。

柔洛是壤塘县2150名生态公益性岗位人员中的一员,每天巡护完山林还能照顾家庭,打理自家小院中种植的土豆、莲花白、白菜,再有余力,还能就近打短工。此外,他还参加了村里的植树造林合作社,一年又能增加收入约1万元。 

壤塘县目前已开发11类公益性岗位,涉及森林管护、河道巡护、地质灾害监测、洪涝灾害监测、道路养护、环卫等多个方面。解决村级公益事业人员空缺问题的同时,也让一些就业困难群众有了稳定的收入,2022年公益岗位人员人均增收1万元。

 “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高质量实施‘网格化’管理,是我们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前提,也是我们坚决要守住的底线。”阿坝州乡村振兴局局长彭开剑对记者说,“增加就业,是乡村振兴工作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推动民生保障政策落地。”

在聚焦“三保障”及安全饮水成果巩固上,阿坝州成果斐然。2022年阿坝州1.4万名脱贫家庭适龄儿童全部在校就读,学生资助类资金较上年增长8000万元,增幅达17.8%;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规范管理率均达到100%;建立重点对象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完成危房改造135户;健全农村供水工程长效管理机制,实施农村供水维修养护工程1430处,覆盖人口38万人;建立阿坝州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平台,共保障农村低保对象3.2万户6.5万人;推进民生建设,投入资金16238.72万元,实施产业路民生实事项目65个。2022年,全州脱贫家庭人均纯收入13224元,同比增长1669元,增幅14.4%,脱贫攻坚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基础更加稳固。

阿坝县麦坤乡蚕木扎村村民罗洛,是阿坝州1094户4858人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中的一位。2019年,罗洛因治疗胃癌,花费近10万元(自费部分),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县监测预警平台发出预警,村“两委”及时走访,将其纳入监测。现在,村里发展万轩油菜花农旅融合项目,罗洛把土地以每亩350元的价格流转给万利公司,每年有近万元的收入;他本人负责旅游观光台的打理,每月还有800元的收入;妻子、女儿也都在附近务工,有较稳定的收入,2022年人均纯收入14526.85元。已经“消除风险”的罗洛告诉记者:“党的政策好,即使得了大病,我们也不怕了,不会再有苦日子了。”

狠抓产业 拥抱“好日子”

小金县沃日镇木栏村是全县闻名的“苹果村”,但即便是10月这样的繁忙采摘季,村里的一些种植户也是在家里“悠闲”地看手机。“他们是在等微信群里的发货通知,有了通知才去采摘,确保新鲜度。”村党支部书记龙华贵介绍,2022年,木栏村与成都一家公司合作,将村里的4000多棵苹果树“挂”到电商平台供消费者认购。过去,商贩到地头收购的价格是1.5元每斤,通过认购直接卖给消费者,能达到4元每斤。

产业兴则乡村兴,乡村兴则百姓富。阿坝州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核心支撑,立足资源禀赋,围绕“6+N”高原特色农牧产业新体系,深入实施“特色农牧产业+”“全域旅游+”“互联网+”等产业发展模式,建成现代农业园区57个,园区内高水平主导产业基地25.51万亩,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场753个,培育农业产业化州级重点龙头企业56家、专业合作社6139个、

家庭农场3043家。加快推进“净土阿坝品牌+”区域品牌培育,打造区域品牌监管、推介、营销、服务四大平台。目前,“净土阿坝”获四川省十大优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三品一标”农产品累计达222个,认证“净土阿坝”品牌产品187个。

“集体增收,村民受益。”彭开剑表示,阿坝州不断培育壮大集体经济,2022年全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经营性收入1.29亿元,每年人均分红87元。

此外,绿色的“菜篮子”、生态的“果盘子”、特色的“礼袋子”成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汶川樱桃、茂县李子、小金县松茸、金川雪梨、九寨沟刀党参、高原牦牛、藏系绵羊、沙棘、川贝母、虫草等一系列“藏字号”“羌字号”系列产品逐步走出大山。2022年,全州特色产业使群众人均增收10761元,广大农牧户在尝到了乡村振兴的“甜头”后,更对乡村振兴未来有了“盼头”。看着树上的青脆李,理县佳山村村民杨伟心里乐呵呵的。“现在国家政策越来越好,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杨伟说。

扮靓家园 乡村生活更美了

40多栋精致的藏式小别墅错落有致地坐落在缓缓的山坡上,黑水县羊茸·哈德村被郁郁葱葱的森林包围,鸟语花香,犹如人间仙境。村民俄木不无自豪地说:“人们都把我们这里叫做‘冬巴嘎’,意思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农牧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近年来,阿坝州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实施农村“三大革命”,全州行政村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设施覆盖率91.5%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高到52.1%。从“云上新田园”的金川县金马坪村到“一步一景、步步应景”的九寨沟县芝麻南岸村;从“古道驿站、秘境藏寨”的松潘县元坝子村到“麻都之乡、椒香镇坪”的茂县镇坪村;从“探秘千古情、走婚色尔古”的黑水县色尔古镇到“花语藏寨”的马尔康市洛威村……一个个和美乡村让净土阿坝成为人人向往

的旅游胜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是增收的资源,也是幸福生活的源泉。”阿坝州州长罗振华表示,阿坝的全域大美格局正不断形成,目前已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2个、“两山”实践创新基地2个、省级生态县5个。下一步,我们将举全州之力,汇聚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推动乡村振兴迈上“高速路”。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本刊特稿    
部委省市

四川阿坝州:在净土上建设幸福家园

时间:2023-09-01 14:58:25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3年第17期

作者:本刊记者 李雷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是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经过的革命老区,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雪峰林立、水碧天青的阿坝净土,近年来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狠抓产业兴旺,大力整治人居环境,夯实乡村振兴的基础,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jpg

秋日,黑水县羊茸·哈德村被五彩的森林包围,犹如人间仙境。

牢守底线 告别“苦日子”

“这片山就是我的巡逻区域。”迈向茂密的山林,壤塘县吾伊乡吾伊村村民柔洛背着干粮开始了一天的巡护。

柔洛是壤塘县2150名生态公益性岗位人员中的一员,每天巡护完山林还能照顾家庭,打理自家小院中种植的土豆、莲花白、白菜,再有余力,还能就近打短工。此外,他还参加了村里的植树造林合作社,一年又能增加收入约1万元。 

壤塘县目前已开发11类公益性岗位,涉及森林管护、河道巡护、地质灾害监测、洪涝灾害监测、道路养护、环卫等多个方面。解决村级公益事业人员空缺问题的同时,也让一些就业困难群众有了稳定的收入,2022年公益岗位人员人均增收1万元。

 “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高质量实施‘网格化’管理,是我们做好乡村振兴工作的前提,也是我们坚决要守住的底线。”阿坝州乡村振兴局局长彭开剑对记者说,“增加就业,是乡村振兴工作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推动民生保障政策落地。”

在聚焦“三保障”及安全饮水成果巩固上,阿坝州成果斐然。2022年阿坝州1.4万名脱贫家庭适龄儿童全部在校就读,学生资助类资金较上年增长8000万元,增幅达17.8%;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规范管理率均达到100%;建立重点对象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完成危房改造135户;健全农村供水工程长效管理机制,实施农村供水维修养护工程1430处,覆盖人口38万人;建立阿坝州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平台,共保障农村低保对象3.2万户6.5万人;推进民生建设,投入资金16238.72万元,实施产业路民生实事项目65个。2022年,全州脱贫家庭人均纯收入13224元,同比增长1669元,增幅14.4%,脱贫攻坚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基础更加稳固。

阿坝县麦坤乡蚕木扎村村民罗洛,是阿坝州1094户4858人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中的一位。2019年,罗洛因治疗胃癌,花费近10万元(自费部分),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县监测预警平台发出预警,村“两委”及时走访,将其纳入监测。现在,村里发展万轩油菜花农旅融合项目,罗洛把土地以每亩350元的价格流转给万利公司,每年有近万元的收入;他本人负责旅游观光台的打理,每月还有800元的收入;妻子、女儿也都在附近务工,有较稳定的收入,2022年人均纯收入14526.85元。已经“消除风险”的罗洛告诉记者:“党的政策好,即使得了大病,我们也不怕了,不会再有苦日子了。”

狠抓产业 拥抱“好日子”

小金县沃日镇木栏村是全县闻名的“苹果村”,但即便是10月这样的繁忙采摘季,村里的一些种植户也是在家里“悠闲”地看手机。“他们是在等微信群里的发货通知,有了通知才去采摘,确保新鲜度。”村党支部书记龙华贵介绍,2022年,木栏村与成都一家公司合作,将村里的4000多棵苹果树“挂”到电商平台供消费者认购。过去,商贩到地头收购的价格是1.5元每斤,通过认购直接卖给消费者,能达到4元每斤。

产业兴则乡村兴,乡村兴则百姓富。阿坝州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核心支撑,立足资源禀赋,围绕“6+N”高原特色农牧产业新体系,深入实施“特色农牧产业+”“全域旅游+”“互联网+”等产业发展模式,建成现代农业园区57个,园区内高水平主导产业基地25.51万亩,适度规模标准化养殖场753个,培育农业产业化州级重点龙头企业56家、专业合作社6139个、

家庭农场3043家。加快推进“净土阿坝品牌+”区域品牌培育,打造区域品牌监管、推介、营销、服务四大平台。目前,“净土阿坝”获四川省十大优秀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三品一标”农产品累计达222个,认证“净土阿坝”品牌产品187个。

“集体增收,村民受益。”彭开剑表示,阿坝州不断培育壮大集体经济,2022年全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现经营性收入1.29亿元,每年人均分红87元。

此外,绿色的“菜篮子”、生态的“果盘子”、特色的“礼袋子”成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汶川樱桃、茂县李子、小金县松茸、金川雪梨、九寨沟刀党参、高原牦牛、藏系绵羊、沙棘、川贝母、虫草等一系列“藏字号”“羌字号”系列产品逐步走出大山。2022年,全州特色产业使群众人均增收10761元,广大农牧户在尝到了乡村振兴的“甜头”后,更对乡村振兴未来有了“盼头”。看着树上的青脆李,理县佳山村村民杨伟心里乐呵呵的。“现在国家政策越来越好,老百姓日子越过越红火。”杨伟说。

扮靓家园 乡村生活更美了

40多栋精致的藏式小别墅错落有致地坐落在缓缓的山坡上,黑水县羊茸·哈德村被郁郁葱葱的森林包围,鸟语花香,犹如人间仙境。村民俄木不无自豪地说:“人们都把我们这里叫做‘冬巴嘎’,意思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乡村振兴,最重要的是农牧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近年来,阿坝州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实施农村“三大革命”,全州行政村农村生活垃圾收转运设施覆盖率91.5%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高到52.1%。从“云上新田园”的金川县金马坪村到“一步一景、步步应景”的九寨沟县芝麻南岸村;从“古道驿站、秘境藏寨”的松潘县元坝子村到“麻都之乡、椒香镇坪”的茂县镇坪村;从“探秘千古情、走婚色尔古”的黑水县色尔古镇到“花语藏寨”的马尔康市洛威村……一个个和美乡村让净土阿坝成为人人向往

的旅游胜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既是增收的资源,也是幸福生活的源泉。”阿坝州州长罗振华表示,阿坝的全域大美格局正不断形成,目前已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2个、“两山”实践创新基地2个、省级生态县5个。下一步,我们将举全州之力,汇聚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推动乡村振兴迈上“高速路”。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