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小蓝莓”撑起特色产业发展“一片天”

时间:2023-09-23 13:09:37来源:《中国乡村振兴》2023年18期作者:汉翠 唐晓堰 袁艺菲

蓝莓收获时节,炽热的阳光撒满田间,站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乡间的山坡上,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蓝莓丛在风中摇曳,一颗颗成熟饱满的蓝莓挂满枝头。从2005年种下第一株蓝莓开始,东港区实现了蓝莓产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和从“有”到“优”的升级,将小蓝莓打造成富民增收的“大产业”。目前,东港区蓝莓种植面积2.8万亩,占山东省蓝莓种植面积的30%以上。2022年,蓝莓鲜果年产量达1.3万吨,产值4.6亿元,带动农民增收5000余万元。

QQ截图20230923131046.jpg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通过招引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标准化种植,实现了蓝莓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发展。图为东港区蓝莓产业园。

生态转型破解发展难题

在东港区陈疃镇蓝莓产学研基地,一簇簇颗粒饱满的蓝色“小精灵”挂满枝头。工人们趁着晴好天气,正在采摘新鲜的蓝莓果,随后这些蓝莓将被打包装箱运往全国各地的市场销售。

“我们都是附近的村民,从3月份开始到基地务工,一直到7月采摘完露天蓝莓。” 陈疃镇东石墩村村民王培云说。蓝莓产业的发展给陈疃镇及周边乡镇的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每年的采摘季可带动1万余名农民在家门口就业。

东港区蓝莓产业的发源地在陈疃镇。曾经的陈疃镇以石材开采和加工为支柱产业,石材产业污染大、能耗高,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处在饮用水源地——日照水库上游的陈疃镇,为保障全市人民的饮水安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2014年将石材厂全部关停。此后,陈疃镇的环境质量不断提升,但经济收入却直线下降。为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东港区陈疃镇积极寻求破解发展难题的办法,他们将目光瞄准了当地自2005年就开始散发种植的蓝莓。

2005年,大连大学蓝莓专家王贺新教授在陈疃镇西尚沟村流转了40亩土地,开始探索蓝莓种植。2007年,蓝莓进入盛果期,每亩产量达1000斤以上,收益超过10余万元,市场供不应求,销路旺盛。

“为便于管理,我们以村集体为单位引导村民合理流转土地,确保土地集中连片,提高产出效益。”陈疃镇副镇长郑海说。此后,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陈疃镇的蓝莓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种植经验也迅速在东港全区推广开来。

2018年以来,东港区整合扶贫资金、衔接资金9300余万元,建设了“莓香河畔”扶贫基地、东港区蓝莓产业园、智能温室大棚等项目,200多座冬暖式温室大棚拔地而起。当地农民在获得土地流转收入的同时,还可进园务工并享受项目收益分红,带动农民增收5000余万元。

在带动群众稳定增收的同时,东港区通过招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标准化种植,实现了蓝莓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高效化发展,呈现出连线成片、组团发展的新格局。东港区先后获评“中国蓝莓之乡”“全国名特优经济林蓝莓之乡”“国家一类国家级蓝莓标准化栽培示范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蓝莓)”等称号,并成功注册了“日照蓝莓”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如今,“日照蓝莓”已成为山东省第七批“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相较于“竭泽而渔”的石材产业,蓝莓产业带来了更可持续、更具活力、对环境更友好的发展机遇。一枚蓝色“小浆果”摇身一变,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顶梁柱”。

科技驱动增强市场竞争力

“我们的蓝莓上市时间提前到3月底、4月初,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具有稳定的市场前景。”日照市禹海蓝莓湾生态农业旅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禹海蓝莓)副总经理姚铭说。

种业曾经是制约蓝莓发展的“卡脖子”难题,禹海蓝莓通过种业突破,研发出可以打破季节限制的新品种。在东港,种业研究已成为蓝莓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

为打破“引进、消化吸收和模仿式创新”的传统模式,东港区加大原创性技术的研发力度,特别是注重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通过“政校企”联合,组建产学研创新联合体,集中优势资源开展蓝莓新品种培育、管理技术创新,包括组建蓝莓育种组培实验室,搭建培育研发平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研发等。

实行一系列科研攻关举措后,东港区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字号”优良品种。其中,禾沃1号、2号、3号三个新品种单株产量高于同期品种10%。相较于传统品种,新研发的品种长势强、抗性好,口感清脆、酸甜适口,个头大、硬度好、耐储运,每公斤价格预计能增加20%。

除种业外,东港区在育苗环节也采用现代化设施农业的方式来推进。

“我们的组培室育苗与普通育苗有很大区别,组培室育苗在室内进行,可以调节温度,蓝莓苗繁殖速度快,苗子质量好,而且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传统育苗因温度难以调控,适合育苗的时间段短,成活率较低,品质不高。”东港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研发人员董实伟说,“接下来我们将加强同科研院所合作,培育推广更多蓝莓新品种。”

除在种子研发、组培室育苗等环节发力外,东港区还将科技应用贯穿于种植、采摘、销售全过程,积极推动蓝莓生产由“设施化”向“数字化”转变,启用物联网智慧平台,覆盖种植、防病、采摘等各环节,蓝莓种植实现全过程“数字指挥”。

QQ截图20230923131105.jpg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蓝莓种植面积2.8万亩,2022年带动农民增收5000余万元。

在日照农发集团经营的蓝莓基地大棚里,每株蓝莓树下都配备着智能化的滴灌、喷灌等水肥一体化设备,为蓝莓生长提供适宜的水肥及温湿度环境条件。大棚内还安装了无线传感器、末端探头等,这些设备实时采集棚内光照、温度、土壤湿度等参数信息并上传云端,实现各类数据、图像“一屏可览”,管理员在手机端实现远程可视化遥控。

在当地,每一处大棚都建有蓝莓种植田“身份证”,将土地类型、蓝莓品种、年产量、种植方式、种植户等信息数据收集归类,实现“一田一证”。采摘后的蓝莓实行“一物一码”,消费者扫码即可“一码溯源”。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我们严把蓝莓种植源头关,通过科技手段让消费者可以获取蓝莓产品的种植信息,打造从田间到舌尖的全链条安全管控闭环。”东港区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科长宋开斌说。

文旅融合既“育蓝莓”又“种风景”

“早就知道陈疃蓝莓出名,经常在市场上购买,今天趁着蓝莓节活动,带孩子体验蓝莓采摘、蓝莓酱制作,参观蓝莓饼生产加工厂,学习蓝莓科普小知识,对孩子来说,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亲近自然的机会。”游客王秀丽一手领着孩子,一手提着新采摘的蓝莓,高兴地说。

6月17日,第十一届蓝莓文化旅游节活动在陈疃镇举办。旅游节上,观非遗、逛农产品展销会、玩转蓝莓主题互动游戏、参与“大V带你品香甜”直播等活动给游客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农事体验机会。

以文旅活动为契机,东港区在激活特色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探索蓝莓产业由一产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转变,陈疃镇就是三产融合发展的试点。

“为了做好三产融合,我们对石寨河进行了全流域治理,整理沿线土地,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目的就是更好地发展蓝莓产业,带动特色乡村旅游。”郑海说。

为拓展休闲观光、田园养生、研学科普等新业态,陈疃镇设计出包含环山海路游客服务中心、上蔡庄古村落、禹海蓝莓湾等在内的休闲采摘路线,打造1971研学营地农文旅特色研学品牌,同时,不断挖掘丰富蓝莓文化内涵,连续11年举办日照市蓝莓文化旅游节,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链条不断延伸。

来到陈疃镇,游客可以欣赏沿石寨河的“莓好时光”基地风景,亲手摘下一串蓝莓果,品尝松软香糯的蓝莓饼和芳香四溢的蓝莓酒……如今的陈疃镇,已经构建起“蓝莓+文化+教育+旅游+康养+N”的多业态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成为日照市民“一日游”“两日游”“周末去哪儿”的最佳去处。

“经过近20年的精心培育和发展,陈疃蓝莓已经在全镇串联起了一条条‘蓝色’经济带。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深‘蓝莓+’产业链条,做活‘蓝莓+’融合发展业态。”郑海说。

从当年单一的主导产业石材,到如今三产联动的发展格局,蓝莓特色产业在东港区遍地开花,为当地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本刊特稿    
部委省市

“小蓝莓”撑起特色产业发展“一片天”

时间:2023-09-23 13:09:37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2023年18期

作者:汉翠 唐晓堰 袁艺菲

蓝莓收获时节,炽热的阳光撒满田间,站在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乡间的山坡上,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蓝莓丛在风中摇曳,一颗颗成熟饱满的蓝莓挂满枝头。从2005年种下第一株蓝莓开始,东港区实现了蓝莓产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和从“有”到“优”的升级,将小蓝莓打造成富民增收的“大产业”。目前,东港区蓝莓种植面积2.8万亩,占山东省蓝莓种植面积的30%以上。2022年,蓝莓鲜果年产量达1.3万吨,产值4.6亿元,带动农民增收5000余万元。

QQ截图20230923131046.jpg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通过招引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标准化种植,实现了蓝莓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发展。图为东港区蓝莓产业园。

生态转型破解发展难题

在东港区陈疃镇蓝莓产学研基地,一簇簇颗粒饱满的蓝色“小精灵”挂满枝头。工人们趁着晴好天气,正在采摘新鲜的蓝莓果,随后这些蓝莓将被打包装箱运往全国各地的市场销售。

“我们都是附近的村民,从3月份开始到基地务工,一直到7月采摘完露天蓝莓。” 陈疃镇东石墩村村民王培云说。蓝莓产业的发展给陈疃镇及周边乡镇的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每年的采摘季可带动1万余名农民在家门口就业。

东港区蓝莓产业的发源地在陈疃镇。曾经的陈疃镇以石材开采和加工为支柱产业,石材产业污染大、能耗高,严重破坏生态环境。处在饮用水源地——日照水库上游的陈疃镇,为保障全市人民的饮水安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2014年将石材厂全部关停。此后,陈疃镇的环境质量不断提升,但经济收入却直线下降。为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东港区陈疃镇积极寻求破解发展难题的办法,他们将目光瞄准了当地自2005年就开始散发种植的蓝莓。

2005年,大连大学蓝莓专家王贺新教授在陈疃镇西尚沟村流转了40亩土地,开始探索蓝莓种植。2007年,蓝莓进入盛果期,每亩产量达1000斤以上,收益超过10余万元,市场供不应求,销路旺盛。

“为便于管理,我们以村集体为单位引导村民合理流转土地,确保土地集中连片,提高产出效益。”陈疃镇副镇长郑海说。此后,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陈疃镇的蓝莓种植规模不断扩大,种植经验也迅速在东港全区推广开来。

2018年以来,东港区整合扶贫资金、衔接资金9300余万元,建设了“莓香河畔”扶贫基地、东港区蓝莓产业园、智能温室大棚等项目,200多座冬暖式温室大棚拔地而起。当地农民在获得土地流转收入的同时,还可进园务工并享受项目收益分红,带动农民增收5000余万元。

在带动群众稳定增收的同时,东港区通过招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标准化种植,实现了蓝莓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和高效化发展,呈现出连线成片、组团发展的新格局。东港区先后获评“中国蓝莓之乡”“全国名特优经济林蓝莓之乡”“国家一类国家级蓝莓标准化栽培示范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蓝莓)”等称号,并成功注册了“日照蓝莓”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如今,“日照蓝莓”已成为山东省第七批“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相较于“竭泽而渔”的石材产业,蓝莓产业带来了更可持续、更具活力、对环境更友好的发展机遇。一枚蓝色“小浆果”摇身一变,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顶梁柱”。

科技驱动增强市场竞争力

“我们的蓝莓上市时间提前到3月底、4月初,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具有稳定的市场前景。”日照市禹海蓝莓湾生态农业旅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禹海蓝莓)副总经理姚铭说。

种业曾经是制约蓝莓发展的“卡脖子”难题,禹海蓝莓通过种业突破,研发出可以打破季节限制的新品种。在东港,种业研究已成为蓝莓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

为打破“引进、消化吸收和模仿式创新”的传统模式,东港区加大原创性技术的研发力度,特别是注重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通过“政校企”联合,组建产学研创新联合体,集中优势资源开展蓝莓新品种培育、管理技术创新,包括组建蓝莓育种组培实验室,搭建培育研发平台,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研发等。

实行一系列科研攻关举措后,东港区培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字号”优良品种。其中,禾沃1号、2号、3号三个新品种单株产量高于同期品种10%。相较于传统品种,新研发的品种长势强、抗性好,口感清脆、酸甜适口,个头大、硬度好、耐储运,每公斤价格预计能增加20%。

除种业外,东港区在育苗环节也采用现代化设施农业的方式来推进。

“我们的组培室育苗与普通育苗有很大区别,组培室育苗在室内进行,可以调节温度,蓝莓苗繁殖速度快,苗子质量好,而且一年四季都可以进行。传统育苗因温度难以调控,适合育苗的时间段短,成活率较低,品质不高。”东港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研发人员董实伟说,“接下来我们将加强同科研院所合作,培育推广更多蓝莓新品种。”

除在种子研发、组培室育苗等环节发力外,东港区还将科技应用贯穿于种植、采摘、销售全过程,积极推动蓝莓生产由“设施化”向“数字化”转变,启用物联网智慧平台,覆盖种植、防病、采摘等各环节,蓝莓种植实现全过程“数字指挥”。

QQ截图20230923131105.jpg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蓝莓种植面积2.8万亩,2022年带动农民增收5000余万元。

在日照农发集团经营的蓝莓基地大棚里,每株蓝莓树下都配备着智能化的滴灌、喷灌等水肥一体化设备,为蓝莓生长提供适宜的水肥及温湿度环境条件。大棚内还安装了无线传感器、末端探头等,这些设备实时采集棚内光照、温度、土壤湿度等参数信息并上传云端,实现各类数据、图像“一屏可览”,管理员在手机端实现远程可视化遥控。

在当地,每一处大棚都建有蓝莓种植田“身份证”,将土地类型、蓝莓品种、年产量、种植方式、种植户等信息数据收集归类,实现“一田一证”。采摘后的蓝莓实行“一物一码”,消费者扫码即可“一码溯源”。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我们严把蓝莓种植源头关,通过科技手段让消费者可以获取蓝莓产品的种植信息,打造从田间到舌尖的全链条安全管控闭环。”东港区农业农村局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科长宋开斌说。

文旅融合既“育蓝莓”又“种风景”

“早就知道陈疃蓝莓出名,经常在市场上购买,今天趁着蓝莓节活动,带孩子体验蓝莓采摘、蓝莓酱制作,参观蓝莓饼生产加工厂,学习蓝莓科普小知识,对孩子来说,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亲近自然的机会。”游客王秀丽一手领着孩子,一手提着新采摘的蓝莓,高兴地说。

6月17日,第十一届蓝莓文化旅游节活动在陈疃镇举办。旅游节上,观非遗、逛农产品展销会、玩转蓝莓主题互动游戏、参与“大V带你品香甜”直播等活动给游客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农事体验机会。

以文旅活动为契机,东港区在激活特色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探索蓝莓产业由一产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之路转变,陈疃镇就是三产融合发展的试点。

“为了做好三产融合,我们对石寨河进行了全流域治理,整理沿线土地,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目的就是更好地发展蓝莓产业,带动特色乡村旅游。”郑海说。

为拓展休闲观光、田园养生、研学科普等新业态,陈疃镇设计出包含环山海路游客服务中心、上蔡庄古村落、禹海蓝莓湾等在内的休闲采摘路线,打造1971研学营地农文旅特色研学品牌,同时,不断挖掘丰富蓝莓文化内涵,连续11年举办日照市蓝莓文化旅游节,使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链条不断延伸。

来到陈疃镇,游客可以欣赏沿石寨河的“莓好时光”基地风景,亲手摘下一串蓝莓果,品尝松软香糯的蓝莓饼和芳香四溢的蓝莓酒……如今的陈疃镇,已经构建起“蓝莓+文化+教育+旅游+康养+N”的多业态深度融合发展格局,成为日照市民“一日游”“两日游”“周末去哪儿”的最佳去处。

“经过近20年的精心培育和发展,陈疃蓝莓已经在全镇串联起了一条条‘蓝色’经济带。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深‘蓝莓+’产业链条,做活‘蓝莓+’融合发展业态。”郑海说。

从当年单一的主导产业石材,到如今三产联动的发展格局,蓝莓特色产业在东港区遍地开花,为当地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