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中国乡村振兴》评论员:用大数据打破乡村振兴难点堵点

时间:2023-12-13 16:06:31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可以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更多困难群众用上互联网,让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乡村,让山沟里的孩子也能接受优质教育。

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扶贫人牢记总书记嘱托,大数据等各种扶贫新技术的应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而在当下的乡村振兴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全面乡村振兴,是践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体现。

大数据平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大量的案例表明,大数据为精准扶贫领域带来的裨益是多角度、多层次的。可以说,曾经的扶贫工作,是“精准扶贫+大数据”的时代,通过四级联通,从驻村干部或信息员登记贫困户的信息到系统进行分析整理,再向上级报告决策,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流程。这些数据的收集、录入、分析和处理,不仅改变了传统识别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更主要的是通过大数据参与精准识别过程,减少了各种人情关系及微腐败对精准识别的影响,保障了识别纳入的公平公正和有效实施,为构建良好的基层治理秩序和文明的村风民风提供了条件。

—— 建档立卡户识别不精准现象大大减少。位于东北的某县,全县105个村中有近一半的村属于贫困村。然而,2016年9月,审计部门在对该县扶贫专项审计时,通过大数据发现了问题:在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中,有180户存在名下有房产、机动车和有工资的情况。2016年11月底,省纪委对该县扶贫领域违纪问题进行了集中通报。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据了解,识别不准的建档立卡户主要包括两类人:第一类,很多识别不准的建档立卡户是信息比对不全、不对称的结果。由于受到基层政府人财物等资源有限等因素影响,基层政府和人员在面对精准识别的巨大工作量时对贫困户信息的审核很难做到完全精确。而且即便是知道某些贫困户申请人有不符合政策要求的地方,如果没有有效的人证物证,只要贫困户申请人自己不承认,那就仍然无法确定;第二类,很多识别不准的建档立卡户是“关系指标”,或者说是“人情指标”,这些“关系指标”是和县乡干部、村干部有一定关系的亲戚朋友等;“人情指标”,则是没有亲属关系,但有“烟酒礼物”或者“红白喜事”随份子钱的乡邻等。

而经过大数据对比,这些识别不准的建档立卡户全部都被大数据筛选出去。按照村干部和村民的说法,剩下的可以保证都是村里真正贫困的村民,大多都是老弱病残人群。

——群众不满现象大大减少。在大数据比对之前,对于贫困户资格的申请,无论是村级初审,村民代表大会评议还是县乡两级政府的审核,实际上都是人工审核。由于乡村是传统的“熟人社会”,人工审核就给了一些贫困户申请人,尤其是那些略高于贫困县的申请人 “找关系”的空间。而且,在以姻亲、姓氏为纽带的乡土社会中,“找关系”是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很难避免。在村民眼中,他们的不满也并不完全是因为贫困户指标背后附着的利益,主要还是针对贫困户识别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公平现象让他们咽不下那口“气”。

以上述县为例,108户识别不准的建档立卡户被剔除后,村民了解了此次大数据对比的过程和结果后,绝大部分村民反而没有了意见。村民表示,这次大数据比对比较公平,他们也就没什么意见。大部分被大数据筛掉的识别不准的建档立卡户也意见不大,因为他们本来就不符合精准扶贫政策标准,所以他们大多表示“反正被筛掉不光我一个,掉了就掉了!”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群众的不满情绪反而大大减少了。

——大数据为“扶真贫”把脉,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支撑。实践中,扶贫监测可以提供连续、准确、客观、完整的贫困统计信息,为贫困县和贫困群体的确定、扶贫项目的选取、扶贫计划的制定、扶贫成效的评估和贫困预警等提供参考,是国家制定与实施扶贫开发政策的主要依据。例如扶贫大数据平台,涵盖了扶贫、公安、民政、医疗等十几个部门和单位的数据,是综合了房屋、户籍、银行存款、车辆、工商营业执照、税务(工资)、社保、子女教育、大型农机补贴等与精准扶贫户申请相关的几乎所有信息,通过这些信息的比对几乎可以保证申请人的收入都能纳入到大数据的统计之中,因此保证了大数据下精准识别的精准度,真正践行了“扶真贫”的精准扶贫理念。

扶贫项目资金分配在那些地方?运行情况如何?效果好不好?贫困群体的发展变化情况如果?有那些新的发展趋势和动向?贫困群体发展过程中存在那些困难和问题?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要心中有数,一目了然,就必须通过科学的指标体系来完成。

尤其是现在的防止返贫监测系统已经过深入整合,其中包含了众多数据指标,如居民收入、贫困人口数量、消费情况、就业情况、生活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情况等。这些指标非常复杂且庞大,需要依靠系统进行整理、分析和预测,以提供决策依据。这些数据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大数据开展趋势预判、进展跟踪、分析解剖,实现全景式呈现、扁平化指挥、科学化决策,助力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履职本领、强化责任担当的实际效能。

——大数据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增进人民福祉。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自脱贫攻坚以来,大数据等新技术已经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破题之笔。

在进一步学习总结浙江“千万工程”的典型经验中,杭州萧山梅林村是一个案例。数据化已经融入该村生活。村里的大事小事在一个平台上就能知道,反映问题很快就能解决。看病拿药不用再跑去城里,智慧化卫生健康服务可以实现“慢病配药不出村”。

在该村,提升农民幸福感的数据智慧化探索还有很多。村里的“美好生活中心”分布着影院、24小时乡村数字书房、无人健身房、无人超市等。村里还有一条数字跑道,人脸识别后,跑多远、消耗多少卡路里,智能设备会自动记录并实时在屏幕显示。

基于数据驱动,打通数据壁垒,正在让农业农村成为大数据应用的主战场,也让大数据成为了建设美丽乡村、增进民生福祉的突破口……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发现,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加速创新,日益成为改变世界竞争格局的重要力量,成为大国竞争的制高点。数字技术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福祉。

拥抱时代,就是要拥抱新技术;拥抱时代,就是紧跟习近平总书记思想足迹,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本刊特稿    
部委省市

《中国乡村振兴》评论员:用大数据打破乡村振兴难点堵点

时间:2023-12-13 16:06:31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可以发挥互联网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让更多困难群众用上互联网,让农产品通过互联网走出乡村,让山沟里的孩子也能接受优质教育。

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扶贫人牢记总书记嘱托,大数据等各种扶贫新技术的应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而在当下的乡村振兴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进全面乡村振兴,是践行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重要体现。

大数据平台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大量的案例表明,大数据为精准扶贫领域带来的裨益是多角度、多层次的。可以说,曾经的扶贫工作,是“精准扶贫+大数据”的时代,通过四级联通,从驻村干部或信息员登记贫困户的信息到系统进行分析整理,再向上级报告决策,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流程。这些数据的收集、录入、分析和处理,不仅改变了传统识别中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更主要的是通过大数据参与精准识别过程,减少了各种人情关系及微腐败对精准识别的影响,保障了识别纳入的公平公正和有效实施,为构建良好的基层治理秩序和文明的村风民风提供了条件。

—— 建档立卡户识别不精准现象大大减少。位于东北的某县,全县105个村中有近一半的村属于贫困村。然而,2016年9月,审计部门在对该县扶贫专项审计时,通过大数据发现了问题:在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中,有180户存在名下有房产、机动车和有工资的情况。2016年11月底,省纪委对该县扶贫领域违纪问题进行了集中通报。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据了解,识别不准的建档立卡户主要包括两类人:第一类,很多识别不准的建档立卡户是信息比对不全、不对称的结果。由于受到基层政府人财物等资源有限等因素影响,基层政府和人员在面对精准识别的巨大工作量时对贫困户信息的审核很难做到完全精确。而且即便是知道某些贫困户申请人有不符合政策要求的地方,如果没有有效的人证物证,只要贫困户申请人自己不承认,那就仍然无法确定;第二类,很多识别不准的建档立卡户是“关系指标”,或者说是“人情指标”,这些“关系指标”是和县乡干部、村干部有一定关系的亲戚朋友等;“人情指标”,则是没有亲属关系,但有“烟酒礼物”或者“红白喜事”随份子钱的乡邻等。

而经过大数据对比,这些识别不准的建档立卡户全部都被大数据筛选出去。按照村干部和村民的说法,剩下的可以保证都是村里真正贫困的村民,大多都是老弱病残人群。

——群众不满现象大大减少。在大数据比对之前,对于贫困户资格的申请,无论是村级初审,村民代表大会评议还是县乡两级政府的审核,实际上都是人工审核。由于乡村是传统的“熟人社会”,人工审核就给了一些贫困户申请人,尤其是那些略高于贫困县的申请人 “找关系”的空间。而且,在以姻亲、姓氏为纽带的乡土社会中,“找关系”是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很难避免。在村民眼中,他们的不满也并不完全是因为贫困户指标背后附着的利益,主要还是针对贫困户识别过程中存在的一些不公平现象让他们咽不下那口“气”。

以上述县为例,108户识别不准的建档立卡户被剔除后,村民了解了此次大数据对比的过程和结果后,绝大部分村民反而没有了意见。村民表示,这次大数据比对比较公平,他们也就没什么意见。大部分被大数据筛掉的识别不准的建档立卡户也意见不大,因为他们本来就不符合精准扶贫政策标准,所以他们大多表示“反正被筛掉不光我一个,掉了就掉了!”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群众的不满情绪反而大大减少了。

——大数据为“扶真贫”把脉,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支撑。实践中,扶贫监测可以提供连续、准确、客观、完整的贫困统计信息,为贫困县和贫困群体的确定、扶贫项目的选取、扶贫计划的制定、扶贫成效的评估和贫困预警等提供参考,是国家制定与实施扶贫开发政策的主要依据。例如扶贫大数据平台,涵盖了扶贫、公安、民政、医疗等十几个部门和单位的数据,是综合了房屋、户籍、银行存款、车辆、工商营业执照、税务(工资)、社保、子女教育、大型农机补贴等与精准扶贫户申请相关的几乎所有信息,通过这些信息的比对几乎可以保证申请人的收入都能纳入到大数据的统计之中,因此保证了大数据下精准识别的精准度,真正践行了“扶真贫”的精准扶贫理念。

扶贫项目资金分配在那些地方?运行情况如何?效果好不好?贫困群体的发展变化情况如果?有那些新的发展趋势和动向?贫困群体发展过程中存在那些困难和问题?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要心中有数,一目了然,就必须通过科学的指标体系来完成。

尤其是现在的防止返贫监测系统已经过深入整合,其中包含了众多数据指标,如居民收入、贫困人口数量、消费情况、就业情况、生活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和公共服务情况等。这些指标非常复杂且庞大,需要依靠系统进行整理、分析和预测,以提供决策依据。这些数据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通过大数据开展趋势预判、进展跟踪、分析解剖,实现全景式呈现、扁平化指挥、科学化决策,助力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转变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履职本领、强化责任担当的实际效能。

——大数据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增进人民福祉。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自脱贫攻坚以来,大数据等新技术已经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破题之笔。

在进一步学习总结浙江“千万工程”的典型经验中,杭州萧山梅林村是一个案例。数据化已经融入该村生活。村里的大事小事在一个平台上就能知道,反映问题很快就能解决。看病拿药不用再跑去城里,智慧化卫生健康服务可以实现“慢病配药不出村”。

在该村,提升农民幸福感的数据智慧化探索还有很多。村里的“美好生活中心”分布着影院、24小时乡村数字书房、无人健身房、无人超市等。村里还有一条数字跑道,人脸识别后,跑多远、消耗多少卡路里,智能设备会自动记录并实时在屏幕显示。

基于数据驱动,打通数据壁垒,正在让农业农村成为大数据应用的主战场,也让大数据成为了建设美丽乡村、增进民生福祉的突破口……

时序更替,梦想前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发现,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加速创新,日益成为改变世界竞争格局的重要力量,成为大国竞争的制高点。数字技术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深刻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福祉。

拥抱时代,就是要拥抱新技术;拥抱时代,就是紧跟习近平总书记思想足迹,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