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湖南永州:抓住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 鼓起永州脱贫群众“钱袋子”

时间:2023-12-28 15:59:15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

近年来,湖南省永州市把蔬菜产业作为促进脱贫群众增收的特色主导产业,实施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和蔬菜出口“百亿工程”,带动全市近40万脱贫群众增收,2023年,预计全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8112元,增幅14.1%,其中生产经营性净收入占比7.1%。

聚焦“产运销”环节发力,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科学布局产得出。构建南六县特色外销型蔬菜、丘陵山区高海拔反季节外销蔬菜的布局,全市有7个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4个供粤港澳蔬菜产业集群项目实施县、2个省级优质蔬菜供应基地(示范片)县,蔬菜播种面积 308.4 万亩、产量 613.9 万吨,居全省首位,出口54.6 万吨、货值 85.4 亿元,分别占全省的 94.9%和 96.7%。

二是产销对接运得快。借力国家级水果蔬菜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这一金字招牌,引进湖南农副产品集中验放场暨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永州配送中心、首衡城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世界食品港暨全球食品保鲜加工中心等一批集散基地,建成蔬菜企业预冷过渡仓容量22万立方米,永州蔬菜直供粤港澳大湾区“朝发夕至”。

三是打造品牌销得好。建立市、县、乡、基地四级检测体系,对蔬菜生产全过程、多环节、可溯源监控,共认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139个,居全国地级市第一,打造蔬菜地标产品6个、“圳品”认证蔬菜企业1个,“永州之野”成为湖南首个通过海关总署知识产权备案的市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已授权44 家蔬菜企业使用,是全国除广东以外唯一通过陆路为香港直供蔬菜试点城市,直销粤港澳大湾区、马来西亚、泰国等32个国家和地区。

建立“准稳久”联农带农机制,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

一是培育壮大经营主体,确保“带得久”。全市建成蔬菜生产基地423个,其中五千亩以上连片基地15个、万亩基地5个,创建省级蔬菜特色产业园22个,蔬菜类省级现代特色产业集聚区1个,国家蔬菜标准园24个,培育蔬菜种植大户 1621 户、蔬菜加工企业 76 家、蔬菜出口企业 50 家。

二是探索联农带农模式,确保“带得稳”。深化“市场+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村集体)+脱贫户(监测对象)”等“一条龙”式利益联结模式,探索土地流转、务工就业、订单收购、入股分红、技术指导等多种方式,带动群众稳定增收。祁阳市茅竹镇三家村引进永州市德辉现代农业科技公司,形成了土地流转得租金、劳动务工赚薪金、股份合作分股金、承包种植得现金“一地生四金”模式,每年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吸纳130余人就业,人均年务工收入5万元,带动14户脱贫户承包蔬菜大棚,每户年收入7万元。

三是强化联农带农责任,确保“带得准”。建立蔬菜产业联农带农年度绩效评估机制,持续开展有精准识别台账、有帮扶主体带动、有技术指导服务、有产品保底回收、有财政资金扶持的“五有”产业帮扶行动,2023年新增带动脱贫人口产业基地就业2683人,新增带动脱贫人口3164人发展产业。

推进“一二三”延链补链,着力拓展脱贫群众增收空间

一是做大一产。充分利用荒山、荒坡、旱土和闲置土地,稳步扩大种植面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脱贫地区群众发展蔬菜种植。其中,江永县培育蔬菜新型经营主体183家、蔬菜专业合作社805家、家庭农场2680家,带动1.6万名脱贫群众种植蔬菜。

二是做强二产。围绕蔬菜产业的原料生产、加工包装、仓储流通等环节,开展农业产业链招商,引进培育上下游企业,拓宽脱贫群众务工就业岗位,全市发展蔬菜加工企业564家,吸纳脱贫群众7.6万人转型为蔬菜产业从业人员。

三是做活三产。在城郊、交通干线、特色蔬菜基地发展采摘、观光、体验、休闲等第三产业,为脱贫群众拓展就业岗位4.6万个。新田县东升农场建成长期聘用脱贫人口682 人,保底月薪 3000 元,带动4850 户发展蔬菜生产,人均增收5000 元以上。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地方动态    
部委省市

湖南永州:抓住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 鼓起永州脱贫群众“钱袋子”

时间:2023-12-28 15:59:15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

近年来,湖南省永州市把蔬菜产业作为促进脱贫群众增收的特色主导产业,实施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和蔬菜出口“百亿工程”,带动全市近40万脱贫群众增收,2023年,预计全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8112元,增幅14.1%,其中生产经营性净收入占比7.1%。

聚焦“产运销”环节发力,推动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科学布局产得出。构建南六县特色外销型蔬菜、丘陵山区高海拔反季节外销蔬菜的布局,全市有7个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4个供粤港澳蔬菜产业集群项目实施县、2个省级优质蔬菜供应基地(示范片)县,蔬菜播种面积 308.4 万亩、产量 613.9 万吨,居全省首位,出口54.6 万吨、货值 85.4 亿元,分别占全省的 94.9%和 96.7%。

二是产销对接运得快。借力国家级水果蔬菜外贸转型升级基地这一金字招牌,引进湖南农副产品集中验放场暨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永州配送中心、首衡城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世界食品港暨全球食品保鲜加工中心等一批集散基地,建成蔬菜企业预冷过渡仓容量22万立方米,永州蔬菜直供粤港澳大湾区“朝发夕至”。

三是打造品牌销得好。建立市、县、乡、基地四级检测体系,对蔬菜生产全过程、多环节、可溯源监控,共认定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139个,居全国地级市第一,打造蔬菜地标产品6个、“圳品”认证蔬菜企业1个,“永州之野”成为湖南首个通过海关总署知识产权备案的市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已授权44 家蔬菜企业使用,是全国除广东以外唯一通过陆路为香港直供蔬菜试点城市,直销粤港澳大湾区、马来西亚、泰国等32个国家和地区。

建立“准稳久”联农带农机制,促进脱贫群众持续增收

一是培育壮大经营主体,确保“带得久”。全市建成蔬菜生产基地423个,其中五千亩以上连片基地15个、万亩基地5个,创建省级蔬菜特色产业园22个,蔬菜类省级现代特色产业集聚区1个,国家蔬菜标准园24个,培育蔬菜种植大户 1621 户、蔬菜加工企业 76 家、蔬菜出口企业 50 家。

二是探索联农带农模式,确保“带得稳”。深化“市场+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村集体)+脱贫户(监测对象)”等“一条龙”式利益联结模式,探索土地流转、务工就业、订单收购、入股分红、技术指导等多种方式,带动群众稳定增收。祁阳市茅竹镇三家村引进永州市德辉现代农业科技公司,形成了土地流转得租金、劳动务工赚薪金、股份合作分股金、承包种植得现金“一地生四金”模式,每年村集体经济增收10万元,吸纳130余人就业,人均年务工收入5万元,带动14户脱贫户承包蔬菜大棚,每户年收入7万元。

三是强化联农带农责任,确保“带得准”。建立蔬菜产业联农带农年度绩效评估机制,持续开展有精准识别台账、有帮扶主体带动、有技术指导服务、有产品保底回收、有财政资金扶持的“五有”产业帮扶行动,2023年新增带动脱贫人口产业基地就业2683人,新增带动脱贫人口3164人发展产业。

推进“一二三”延链补链,着力拓展脱贫群众增收空间

一是做大一产。充分利用荒山、荒坡、旱土和闲置土地,稳步扩大种植面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脱贫地区群众发展蔬菜种植。其中,江永县培育蔬菜新型经营主体183家、蔬菜专业合作社805家、家庭农场2680家,带动1.6万名脱贫群众种植蔬菜。

二是做强二产。围绕蔬菜产业的原料生产、加工包装、仓储流通等环节,开展农业产业链招商,引进培育上下游企业,拓宽脱贫群众务工就业岗位,全市发展蔬菜加工企业564家,吸纳脱贫群众7.6万人转型为蔬菜产业从业人员。

三是做活三产。在城郊、交通干线、特色蔬菜基地发展采摘、观光、体验、休闲等第三产业,为脱贫群众拓展就业岗位4.6万个。新田县东升农场建成长期聘用脱贫人口682 人,保底月薪 3000 元,带动4850 户发展蔬菜生产,人均增收5000 元以上。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