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陕西咸阳:淳化质变

时间:2020-12-03 17:22:15来源:中国扶贫杂志2020年第20期作者:本刊记者 孙晓晗

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地处三秦腹地,是典型的山区县和农业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淳化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务实、扎实、真实的工作作风,啃下“硬骨头”,跨越“难险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9年5月,陕西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发布公告,淳化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福缘产业园3.jpg

大槐树村变了样

坐落在淳化县南部石桥镇的大槐树村,曾是“上访群众多、村民矛盾多、干部问题多”的“三多村”,也是“出行两脚泥、靠天吃口饭、村中无产业、无事生是非”的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一度达到45.6%。

“在其位,谋其事,尽其责”是如今大槐树村村干部的基本准则。“以前很多年都没有参加过组织活动了。”老党员周光明遗憾地说,“组织找不到党员,党员也找不到组织。”面对软弱涣散的党组织和村民的极度不信任,大槐树村决定先从改变党组织形象入手,“资金不够帮扶干部就带着我们积极联系,人手不够村干部就自己动手,时间不够就加班加点鏖战通宵,三个月我们就真的把一个崭新的基层党组织阵地立在了村里,我们就是要让群众看到这支党员队伍是能干事的。”大槐树村党支部书记杨新旺自豪地说。在干事中锤炼队伍、凝聚信心,逐渐形成了大槐树村精神。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党支部。把握住了党建这面鲜明的旗帜,村里氛围逐渐向好。从过去开会叫不来人,到现在楼道里都站满了人,大家都想听听村里的新规划、好事情、大发展。大槐树村一点一滴的变化,正是以项目带动为抓手,发挥出党建引领作用的生动体现。乡村党员从一家一户发展的“小舞台”,转变成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大天地”。村民文化广场、标准化村级卫生院、水厕、太阳能路灯等基础设施完善后,如何让贫困户的腰包鼓起来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大槐树村开始初步形成“认养农业+精深加工+电商产业”发展模式。产业发展的多元化、市场化、特色化让大槐树村村民收入和村集体经济积累蒸蒸日上。

“从前咱都没想过,我老郝家的樱桃居然能上网卖到北京、上海这些没去过的大城市,还能注册个商标,价也卖得高,今年我家卖了2万多元,比去年足足多卖了1万多元。”村民郝世民一边分拣樱桃一边高兴地说。

如今的大槐树村,在“扶心扶志”政策引领下发展越来越好。驻村第一书记王剑峰来这里快3年了,针对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村集体经济薄弱的突出矛盾,他先从村集体电商入手,依托村里樱桃、油桃、杂粮等特色产业,整合出水果生鲜、杂粮、干果零食、山货副食等四大类系列产品,将优质农产品在“大槐树村”品牌下进行销售,使村集体电商形成了“第一书记开拓市场、大学生村官维护平台、返乡创业大学生整合供应链、村内干部组织协调、贫困群众提供产品”的五位一体运营模式。

规划给力、措施有力。大槐树村电商平台2019年5月成立,一年的销售额就达到1600万元。通过顺丰、中通等快递,村里产的油桃15天发货量就达到12000件,在淘宝同类销量中晋升至前三名。王剑峰还请来体操奥运冠军邢傲伟到村公益直播,助力消费扶贫。3小时的直播吸引了4万观众,高原旱地油桃、大拉皮、淳化荞麦等特色食品通过奥运冠军的影响力让全国人民熟知,同时探索了“体育+消费扶贫”的新模式。“我们大槐树村集体电商要让更多人了解贫困村、关心贫困村、体验贫困村产品,消费扶贫才能有深度、有广度。”王剑峰说。

“再穷不能穷教育。”王剑峰深知教育对改变农村儿童命运的重要性。在他用每年第一书记1万多元经费打造的乡村儿童图书室里,陈列着上百本他亲自倡议捐助并精心挑选适合3~16岁儿童少年阅读的书籍。图书室初建成那天,本村孩子们来帮忙打扫卫生时,一位孩子问他:“叔叔我能天天来吗?”天真质朴的话语透着对知识的渴望,这个问题不禁让他湿了眼眶。

“不等不靠不计较,实干巧干不犹豫”成为大槐树人新的精神。如今,大槐树村村集体收入实现了从0元到150万元的突破,累计惠及本村及周边贫困群众2000余户,带动贫困群众务工近4000人次。“脱贫致富,全靠党支部;脱贫步子快,全凭产业带。”淳化县委书记刘涛说。

苹果装车.JPG

寨子村的幸福生活

“成立合作社的初衷就是想为农户找条通往外界的致富路,也让寨子村有属于自己的特色农产品。”来自陕西省委高教工委的第一书记郝霄京说到做到,淳化荞麦花儿香种植合作社的成立就是他和前两任第一书记共同努力的实例。

寨子村一直以种植蔬菜为主,也包括荞麦和一些传统作物等,但由于缺乏知名度、产地偏远、物流成本高等问题,有些农产品无法及时销售出去。为解决这些问题,郝霄京和村“两委”等开始搭建蔬菜销售平台,设法将10多万斤西葫芦、大葱、辣椒等蔬菜销往西北大学等高校食堂,群众总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

如今的寨子村已建起近百个蔬菜大棚。大棚可以直接跟贫困户对接,采取入股+分红模式,带动贫困户收入更稳定。“每一任第一书记都在踏踏实实为村里做实事,第一任第一书记建起了蔬菜大棚,第二任推广合作社,到我就是在之前的基础上努力发展咱们寨子村的村集体经济。”郝霄京说,现在寨子村集体经济已经到了稳定、增收、脱贫、提高应对市场风险的关键阶段。

靠产业带动经济,寨子村采取的是“村集体+扶贫+合作社+养殖”模式,目前打通的销售渠道有高校、社会市场、扶贫惠民超市。“这是一种从单向到双向的扶贫模式。争取让咱寨子村的村集体经济走向市场,成为市场主体,打造一支真正不走的工作队。”郝霄京说。截至目前,寨子村和高校渠道签订的第二批269万元的订购合同已经完成过半,预计今年可以超额完成任务。

依托荞麦花儿香种植合作社,寨子村开始大力发展消费扶贫。过去村民种完麦子,土地就被闲置,如今麦子收完种荞麦。“收入能增加,就算忙一点儿咱们也愿意。”村民郭志明正装着荞麦枕头,脸上洋溢着笑容说。他在合作社打工已经3个年头了,每月1000元的稳定收入让他特别有底气。如今合作社销售额已达近400万元,寨子村村民的归属感与幸福感不言而喻。

通过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打造“校县消费扶贫”,创建淳化‘淳朴寨子’品牌,这些都为寨子村的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西安美术学院为合作社设计了包装盒和“淳朴寨子”的注册商标,陕西科技大学帮合作社研发了荞麦面、荞麦饸饹、无糖荞麦饼干等20个系列产品。通过“点对点”对接形式,建立起菜园到餐桌模式,真正把农产品变成了商品、变成了现金。贫困户的农产品坐上了“高校直通车”,走出了淳化,走进了高校,市场愈来愈大,步子越迈越稳。

安置社区,一场内外兼修的质变

经过十里塬镇东街,一片欧式风情居民建筑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这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福缘社区,一共有9栋楼117户398人,周边幼儿园、中小学校、医院、银行等配套设施都很齐全。”淳化县扶贫开发局局长马燕介绍,“当初我们规划时就是二层仿欧式居民建筑。按人均25平方米的标准,2018年5月,所有贫困户都已经搬迁入住了,社区也同步为他们落实了就业扶贫的政策。”

如此别致的外观让我们迫不及待走进社区一探究竟。贫困户王丹家6口人住在一套99.95平方米的房屋内。房屋给人第一感觉就是宽敞,屋子里被归置得窗明几净,温馨舒适,透着浓浓的生活气息。王丹说,他们全家搬来新家已经两年多了,刚搬来的时候,屋里除了家具之外其他东西都已经配好了,自己只掏了一万元就入住了。搬迁到福缘社区前,她和丈夫一直在外打工,两个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在肖家村生活。老家离学校有5公里的路程,去上学每天来回要花两个多小时,遇到雨天和冬天的时候更是难走,这一直是她最忧心的问题。

新社区不仅改变了王丹两个孩子的读书环境,也改变她自己的生活,她从一个常年外出务工的“打工仔”变成了社区公益岗位管理员,主要给社区居民买水买电搞卫生,每个月不仅有970元的收入,平常照顾孩子也更加方便。“以前在老家的时候,孩子在农村学校读书,条件比较差,成绩也不好,现在搬来这里,学校就建在家门口,不仅上学方便,教育条件也好了很多。”王丹说,“我们大人辛苦点无所谓,但希望孩子可以有更好的上学条件,用知识来改变命运。”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福缘社区的法治教育中心在推进村民普法进程中的意义也很明显。走进人民调解室,法庭能做的一般调解,包括夫妻矛盾、邻里纠纷等矛盾这里都可以调解。

福缘社区不仅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也实现了能致富的积极示范作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配套建设农业产业项目,引进苏陕协作企业淳化县十里塬镇双孢菇项目。项目占地120亩,计划总投资1.6亿元,以生产双孢菇为主,采取“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实现了企业与贫困群众双增收。

“淳如诗,美如化,深呼吸,来淳化”的生态名片为人们津津乐道。如今,淳化走出了一条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经济发展为外延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用实际行动实现了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咸阳专题    
聚焦两会

陕西咸阳:淳化质变

时间:2020-12-03 17:22:15

来源:中国扶贫杂志2020年第20期

作者:本刊记者 孙晓晗

陕西省咸阳市淳化县地处三秦腹地,是典型的山区县和农业县,也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淳化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务实、扎实、真实的工作作风,啃下“硬骨头”,跨越“难险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9年5月,陕西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发布公告,淳化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福缘产业园3.jpg

大槐树村变了样

坐落在淳化县南部石桥镇的大槐树村,曾是“上访群众多、村民矛盾多、干部问题多”的“三多村”,也是“出行两脚泥、靠天吃口饭、村中无产业、无事生是非”的贫困村,贫困发生率一度达到45.6%。

“在其位,谋其事,尽其责”是如今大槐树村村干部的基本准则。“以前很多年都没有参加过组织活动了。”老党员周光明遗憾地说,“组织找不到党员,党员也找不到组织。”面对软弱涣散的党组织和村民的极度不信任,大槐树村决定先从改变党组织形象入手,“资金不够帮扶干部就带着我们积极联系,人手不够村干部就自己动手,时间不够就加班加点鏖战通宵,三个月我们就真的把一个崭新的基层党组织阵地立在了村里,我们就是要让群众看到这支党员队伍是能干事的。”大槐树村党支部书记杨新旺自豪地说。在干事中锤炼队伍、凝聚信心,逐渐形成了大槐树村精神。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党支部。把握住了党建这面鲜明的旗帜,村里氛围逐渐向好。从过去开会叫不来人,到现在楼道里都站满了人,大家都想听听村里的新规划、好事情、大发展。大槐树村一点一滴的变化,正是以项目带动为抓手,发挥出党建引领作用的生动体现。乡村党员从一家一户发展的“小舞台”,转变成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大天地”。村民文化广场、标准化村级卫生院、水厕、太阳能路灯等基础设施完善后,如何让贫困户的腰包鼓起来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大槐树村开始初步形成“认养农业+精深加工+电商产业”发展模式。产业发展的多元化、市场化、特色化让大槐树村村民收入和村集体经济积累蒸蒸日上。

“从前咱都没想过,我老郝家的樱桃居然能上网卖到北京、上海这些没去过的大城市,还能注册个商标,价也卖得高,今年我家卖了2万多元,比去年足足多卖了1万多元。”村民郝世民一边分拣樱桃一边高兴地说。

如今的大槐树村,在“扶心扶志”政策引领下发展越来越好。驻村第一书记王剑峰来这里快3年了,针对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村集体经济薄弱的突出矛盾,他先从村集体电商入手,依托村里樱桃、油桃、杂粮等特色产业,整合出水果生鲜、杂粮、干果零食、山货副食等四大类系列产品,将优质农产品在“大槐树村”品牌下进行销售,使村集体电商形成了“第一书记开拓市场、大学生村官维护平台、返乡创业大学生整合供应链、村内干部组织协调、贫困群众提供产品”的五位一体运营模式。

规划给力、措施有力。大槐树村电商平台2019年5月成立,一年的销售额就达到1600万元。通过顺丰、中通等快递,村里产的油桃15天发货量就达到12000件,在淘宝同类销量中晋升至前三名。王剑峰还请来体操奥运冠军邢傲伟到村公益直播,助力消费扶贫。3小时的直播吸引了4万观众,高原旱地油桃、大拉皮、淳化荞麦等特色食品通过奥运冠军的影响力让全国人民熟知,同时探索了“体育+消费扶贫”的新模式。“我们大槐树村集体电商要让更多人了解贫困村、关心贫困村、体验贫困村产品,消费扶贫才能有深度、有广度。”王剑峰说。

“再穷不能穷教育。”王剑峰深知教育对改变农村儿童命运的重要性。在他用每年第一书记1万多元经费打造的乡村儿童图书室里,陈列着上百本他亲自倡议捐助并精心挑选适合3~16岁儿童少年阅读的书籍。图书室初建成那天,本村孩子们来帮忙打扫卫生时,一位孩子问他:“叔叔我能天天来吗?”天真质朴的话语透着对知识的渴望,这个问题不禁让他湿了眼眶。

“不等不靠不计较,实干巧干不犹豫”成为大槐树人新的精神。如今,大槐树村村集体收入实现了从0元到150万元的突破,累计惠及本村及周边贫困群众2000余户,带动贫困群众务工近4000人次。“脱贫致富,全靠党支部;脱贫步子快,全凭产业带。”淳化县委书记刘涛说。

苹果装车.JPG

寨子村的幸福生活

“成立合作社的初衷就是想为农户找条通往外界的致富路,也让寨子村有属于自己的特色农产品。”来自陕西省委高教工委的第一书记郝霄京说到做到,淳化荞麦花儿香种植合作社的成立就是他和前两任第一书记共同努力的实例。

寨子村一直以种植蔬菜为主,也包括荞麦和一些传统作物等,但由于缺乏知名度、产地偏远、物流成本高等问题,有些农产品无法及时销售出去。为解决这些问题,郝霄京和村“两委”等开始搭建蔬菜销售平台,设法将10多万斤西葫芦、大葱、辣椒等蔬菜销往西北大学等高校食堂,群众总收入达到15万元以上。

如今的寨子村已建起近百个蔬菜大棚。大棚可以直接跟贫困户对接,采取入股+分红模式,带动贫困户收入更稳定。“每一任第一书记都在踏踏实实为村里做实事,第一任第一书记建起了蔬菜大棚,第二任推广合作社,到我就是在之前的基础上努力发展咱们寨子村的村集体经济。”郝霄京说,现在寨子村集体经济已经到了稳定、增收、脱贫、提高应对市场风险的关键阶段。

靠产业带动经济,寨子村采取的是“村集体+扶贫+合作社+养殖”模式,目前打通的销售渠道有高校、社会市场、扶贫惠民超市。“这是一种从单向到双向的扶贫模式。争取让咱寨子村的村集体经济走向市场,成为市场主体,打造一支真正不走的工作队。”郝霄京说。截至目前,寨子村和高校渠道签订的第二批269万元的订购合同已经完成过半,预计今年可以超额完成任务。

依托荞麦花儿香种植合作社,寨子村开始大力发展消费扶贫。过去村民种完麦子,土地就被闲置,如今麦子收完种荞麦。“收入能增加,就算忙一点儿咱们也愿意。”村民郭志明正装着荞麦枕头,脸上洋溢着笑容说。他在合作社打工已经3个年头了,每月1000元的稳定收入让他特别有底气。如今合作社销售额已达近400万元,寨子村村民的归属感与幸福感不言而喻。

通过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打造“校县消费扶贫”,创建淳化‘淳朴寨子’品牌,这些都为寨子村的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西安美术学院为合作社设计了包装盒和“淳朴寨子”的注册商标,陕西科技大学帮合作社研发了荞麦面、荞麦饸饹、无糖荞麦饼干等20个系列产品。通过“点对点”对接形式,建立起菜园到餐桌模式,真正把农产品变成了商品、变成了现金。贫困户的农产品坐上了“高校直通车”,走出了淳化,走进了高校,市场愈来愈大,步子越迈越稳。

安置社区,一场内外兼修的质变

经过十里塬镇东街,一片欧式风情居民建筑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这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福缘社区,一共有9栋楼117户398人,周边幼儿园、中小学校、医院、银行等配套设施都很齐全。”淳化县扶贫开发局局长马燕介绍,“当初我们规划时就是二层仿欧式居民建筑。按人均25平方米的标准,2018年5月,所有贫困户都已经搬迁入住了,社区也同步为他们落实了就业扶贫的政策。”

如此别致的外观让我们迫不及待走进社区一探究竟。贫困户王丹家6口人住在一套99.95平方米的房屋内。房屋给人第一感觉就是宽敞,屋子里被归置得窗明几净,温馨舒适,透着浓浓的生活气息。王丹说,他们全家搬来新家已经两年多了,刚搬来的时候,屋里除了家具之外其他东西都已经配好了,自己只掏了一万元就入住了。搬迁到福缘社区前,她和丈夫一直在外打工,两个孩子跟着爷爷奶奶在肖家村生活。老家离学校有5公里的路程,去上学每天来回要花两个多小时,遇到雨天和冬天的时候更是难走,这一直是她最忧心的问题。

新社区不仅改变了王丹两个孩子的读书环境,也改变她自己的生活,她从一个常年外出务工的“打工仔”变成了社区公益岗位管理员,主要给社区居民买水买电搞卫生,每个月不仅有970元的收入,平常照顾孩子也更加方便。“以前在老家的时候,孩子在农村学校读书,条件比较差,成绩也不好,现在搬来这里,学校就建在家门口,不仅上学方便,教育条件也好了很多。”王丹说,“我们大人辛苦点无所谓,但希望孩子可以有更好的上学条件,用知识来改变命运。”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福缘社区的法治教育中心在推进村民普法进程中的意义也很明显。走进人民调解室,法庭能做的一般调解,包括夫妻矛盾、邻里纠纷等矛盾这里都可以调解。

福缘社区不仅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也实现了能致富的积极示范作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配套建设农业产业项目,引进苏陕协作企业淳化县十里塬镇双孢菇项目。项目占地120亩,计划总投资1.6亿元,以生产双孢菇为主,采取“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实现了企业与贫困群众双增收。

“淳如诗,美如化,深呼吸,来淳化”的生态名片为人们津津乐道。如今,淳化走出了一条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经济发展为外延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用实际行动实现了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