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劲风激扬谱华章——陕西咸阳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效

时间:2020-12-03 17:27:17来源:中国扶贫杂志2020年第20期作者:本刊记者 马丽文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如今的三秦大地处处呈现着丰收的景象,随处诉说着春华秋实的喜悦。

近年来,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底庙镇前村贫困户樊政发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古铜色的皱纹“雕刻”出满脸笑容,正在田间劳作的樊政发向记者说起这些年的生活变化:“靠着种植苹果、玉米,养牛,一年能有3万多元的收入,我彻底脱贫了,感谢国家的好政策。”

贫穷,对于樊政发来说,已经成为历史;对于咸阳447750个“樊政发”来说,也成为历史。

“张宝林摄18691071234 (2)”为智能对象-1.jpg

找准着力点,率先突破

这些年,咸阳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举全市之力,以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革命精神向贫困宣战,硬仗硬打,精准施策,严格把控脱贫退出“村村过硬,户户过硬”的硬要求,彻底向绝对贫困宣战。

有人说,脱贫攻坚是咸阳补短板、促提升的关键性战役。而对于咸阳干部群众来说,脱贫攻坚又是终结了咸阳贫穷落后的历史,取得了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稳步提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的决定性成就。

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

慎终如始,苦干实干。

纵观历史,横看中央的重视与人民的期待,脱贫攻坚必然成为咸阳的中心工作。精准扶贫呼唤“超常思维”,完成超常任务需要用超常的思维大胆创新实践。为此,咸阳很清楚,难点就是着力点,硬骨头就是动力,必须加倍努力才能跟上全国的速度。

于是,咸阳强化“大扶贫、大发展、大民生”理念,狠抓长效产业培育、就业帮扶、党建扶贫和扶智扶志等治本之策,强力推动“几个一批”政策落实、扶贫项目资金管理、脱贫成果巩固以及问题整改等重点工作,交出了这样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截至2020年6月底,淳化、旬邑、长武、永寿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已于2018年全部摘帽,773个贫困村于2019年全部出列,全市累计脱贫122340户447750人,目前剩余贫困人口11092户19445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0.53%降至0.63%。

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而所有这些不易的经历,都在为苦练内功、誓别贫困传递一个信号:咸阳亮剑,迫在眉睫。

尽管脱贫攻坚的征程异常艰难,但壮士断腕不是纸上谈兵,创新扶贫举措更须立足科学谋划,在咸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各部门团结互助,用勤劳和智慧让一项项脱贫攻坚举措稳扎稳打,从“瞄准”到“紧盯”,再到“扎实推进”转变,由变中突围解题,以更接地气的思路打出一波又一波凌厉招式。

淳化县铁王镇铁王现代农业示范园工作人员查看西红柿生长情况.jpg

淳化县铁王镇铁王现代农业示范园工作人员查看西红柿生长情况。

交通先行,点燃脱贫“加速器”

率先突破,“交通先行”当仁不让。

一直以来,咸阳市淳化、永寿、长武等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和六盘山区接合部,属黄土丘陵地貌,坡大谷深、沟壑纵横,交通极为不便。直到2012年底,全市六盘山片区三县公路总里程只有2661公里,片区内农村公路无二级路,三级公路仅有296公里,其中大多还是2003—2006年建设的县际路,技术标准低,路面破损严重。

要想富,先修路。面对交通瓶颈,咸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和“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交通运输部“在贫困地区基本建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要求,坚持把建好农村公路作为交通扶贫的主战场和主抓手,举全市之力着力打通贫困地区交通“最后一公里”,让饱受出行之苦的老百姓跨越迢迢天堑、迈上康庄大道。

2013至今,咸阳在中央和部省交通运输部门大力支持下,扎实推进县乡公路改造、通村公路建设、安全生命防护、通村公路完善等建设。让贫困地区的老百姓彻底摆脱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泥水路”,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向小康的“水泥路”。

以淳化县为例,“坡陡弯急、泥泞难行”“路不通,行路难”,曾是制约其经济发展最大的“瓶颈”。如今,淳化交通基础设施逐年好转,农村公路通乡达村,已经形成了“一干四横九纵六出口”的交通路网新格局,一条条设施完善、四通八达的道路,不但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难问题,还为村民们叩开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门。“现在的好日子,以前做梦也不敢想。看看现在,这么漂亮的房子,那边就是我工作的地方,一个月能挣2000元左右,跟城里人一样按时上下班。” 面对记者,淳化县十里塬镇仙家河村脱贫户张彩云指着社区对面的农业产业园,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眼下,作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起点的咸阳,一条条高速公路飞山越岭、通达全国;国省干线连接八方、纵横交织;县道辐射城乡、串珠成线;农村公路阡陌纵横、进村到户……截至2019年底,咸阳全市公路总里程1.5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31公里、国省干线公路1700公里、农村公路1.35万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154公里。其中,仅淳化、永寿、长武三县农村公路通车里程就由2012年底的2661公里增加到2019年底的3881公里,路网覆盖范围明显扩大;二级及以上农村公路实现零的突破,达33.4公里;三级公路由295.9公里增加到530公里,建制村通畅率和通班车率均达到100%。横贯南北、连接东西、四通八达的公路织就了一张便捷高效的交通路网,成为咸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经济发展、人民幸福的美好梦想也随着交通建设脉动照进现实。

咸阳市精准扶贫大数据服务平台.JPG

咸阳市精准扶贫大数据服务平台

大数据撑起大扶贫

如果说,苦练内功、打牢基础是咸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左手,那么打破信息壁垒、利用大数据助力精准脱贫则是咸阳后发赶超的右手。

什么是大数据?

字面理解,大数据就是很“大”的数据集合,单个的数据并没有价值,而越来越多的数据累加,量变才会产生质的飞跃。

近年来,咸阳为促进脱贫攻坚“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实现普遍问题统筹解决、到户问题精准施策,利用全市大数据中心和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打破行业信息壁垒,整合市财政、人社、公安、住建、税务、医疗等31个部门和企事业单位127项业务数据,精心研发了“咸阳市精准扶贫大数据服务平台”,实现了上下左右,从“决策”到“落实”的全方位、全天候、无间歇互联互通,催生了脱贫攻坚质量提升的“加速度”。在实际工作中,各级领导干部、帮扶人员登录市级大数据平台,就能通过热力图、影像图、数据图表等形式,立体化、全方位、多视角了解县、镇、村及每户贫困户的详细情况。

“过去为了寻找贫困户脱贫的好办法,扶贫干部们经常是跑断腿、磨破嘴,东家刚进西家催,现在通过大数据的精准分析研判,就能精细地知道贫困户的情况,然后提出精确的措施和方法,如此一来,扶贫干部心里有底,贫困户心中有数。”咸阳市扶贫开发局局长史耀东打开手机APP一边为记者演示咸阳精准扶贫大数据系统的操作方法,一边很自信地说。

事实的确如此,众所周知,贫困人口的识别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难点。在精准识别过程中,不仅数据采集和更新时间较长,信息滞后,还会出现“眼见不实”的情况,而利用大数据反复比对和核准,就避免了这些问题。

旬邑县太村镇店头村村民何会芳一家就是扶贫大数据的受益者。7年前,何会芳的小儿子刘俊杰不幸患上了多发性硬化症,丧失劳动能力,母子俩相依为命,每年看病住院花销不少,家里生活越来越困难,但也一直未申请贫困户,直到2017年扶贫对象动态调整时,通过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数据比对筛查发现,刘俊杰看病新农合报销比例高、次数多,属于因病致贫,经过镇村核实后,立即把何会芳及其小儿子刘俊杰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精准扶贫,就要做到因户因人施策。70多岁的何会芳一家没有劳动能力,除了享受低保和健康扶贫政策以外,咸阳市帮扶干部还根据大数据平台提供的数据以及相关政策信息,为其建了全县第一座5000瓦的户用光伏扶贫电站,并网发电试运行初期,每天发电20多度,一个月有600多元的收益,生活逐渐得到可持续保障。

据了解,咸阳市通过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对全市扶贫基础信息进行汇集和分析比对,对错评漏评、漏扶、错退现象予以纠正整改。就是在2017年扶贫对象动态调整中,像何会芳这样的贫困群众被识别出来,开始享受低保等一系列扶贫优惠政策。

“借助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上的数字清单、地图服务、航拍影像等多种手段,把所有扶贫数据轻松装进帮扶干部的口袋里,不断增加扶贫大数据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清清楚楚地把扶贫工作晒在了大数据比对的阳光下,让精准扶贫工作在大数据的助力下精准发力,发挥长效作用。”咸阳市扶贫开发局局长史耀东指着手机APP告诉记者,“你看,我现在想去任何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家,都可以精准定位和导航,从我现在坐的位置到他家有多少公里,经过几个红绿灯,多长时间到,他家里的帮扶情况如何等一清二楚,我可以随时下去,想去哪个村去哪个村,想进哪一户就进哪一户,工作起来非常方便。”

大数据就像一棵“智慧树”,向咸阳经济社会各领域最大延伸、深度融合,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智慧树”,才给精准扶贫插上了“科技翅膀”,让脱贫攻坚更有针对性、更精准。

如今,大数据平台还建立了考核体系、资金监管体系,通过考核实时掌握工作动态,时时掌握资金项目进展、资金使用和监管情况,实现了让数据动起来,让群众少跑路。对涉及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退出的指标项,逐一量化,形成了科学的考核方法,建立起纵向覆盖县、镇、村,横向覆盖“八办两组”和“四支队伍”的考核体系。而对于老百姓最关心的如何加强扶贫专项资金管理,促进扶贫专项资金的安全使用、规范运作、有效运转,使扶贫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问题,在咸阳大数据精准帮扶平台同样迎刃而解。

之前,咸阳市对扶贫资金拨付和扶贫项目落实进行全流程监管,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路径监管:第一条路径按市、县、镇、村逐级自上而下分块管理,实现对扶贫资金从市、县、镇、村的申报、分配、审核、下达、拨付等环节全程跟踪、监管;第二条路径为“四支队伍”入户走访,对资金等使用情况进行审核,并将村级以上财政安排的扶贫资金纳入系统监管项目。同时,在扶贫项目查询、政策咨询、监督投诉、资金兑付等事项上,群众可一号一卡便捷查询。

眼下,咸阳市所有市、县、镇、村扶贫收支笔笔晒在网上,通过“基础数据”排查、“互斥数据”锁定、数据自动统计分析等手段对扶贫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精准扫描”,实现了精准执纪、精准监管。咸阳市扶贫开发局局长史耀东说:“大数据平台的应用,为全市脱贫攻坚提供了科学支撑,为实现 ‘三保障’‘三落实’‘三精准’提供了有力保障,助推了全市脱贫攻坚质量大幅提升!”

11.JPG

东塬新村-张宝林摄

产业链上做出“大文章”

应该说,产业扶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是贫困地区的共识。说起产业扶贫的做法,全国各地都有各自的考量和手段。但是,产业扶贫究竟靠资源优势,还是竞争优势,为何同样的资源优势却没有同样的竞争优势?同样的扶贫产业却出现不同的扶贫效果?

实践证明,产业链的强度和长度决定着产业扶贫的力度和维度。而咸阳早已先一步在做长、做强扶贫产业链上下功夫,全市上下按照“县有主导产业,镇有产业基地,村有合作组织,户有脱贫项目,产业连接、基地连户、股份连心、责任连体”“四有四连”兴产业的思路,扎实实施产业扶贫行动,精准施策,有效将贫困群众镶嵌在产业发展链条上,产业扶贫持续迸发新活力。

旬邑县土桥镇镇头村村民焦公社每天都要到村头的苹果园细心照料。2014年以前,焦公社家里债台高筑,妻子重病,自己又遭遇车祸,右半边面部骨折,生活格外艰难。就在他一筹莫展时,陕西第一季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扶贫企业入驻镇头村,开始与镇头村群众探索合作经营,推进产业扶贫,让群众充分享受“三变”改革带来的红利。

如今,焦公社以土地入股,成为一名“股份农民”。“除了有土地流转费用外,每月在果园打工还有固定收入。”据村干部介绍,现在,村里大部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都和焦公社一样,成为股份制农民,每天上班打卡领工资,小日子越来越精细了。

“发展扶贫产业,重在群众受益,难在持续稳定”,无恒业者无恒心,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才能巩固脱贫成果。

流火七月,在淳化县卜家村高效农业产业园的西红柿大棚内,只见个大溜圆的西红柿挂满枝头,甚是喜人。大棚内随处可见村民辛勤劳作的身影,与以往不同,今年大家都间隔较远,各自忙碌。该产业园建于2018年5月,主要种植普罗旺斯西红柿,目前已建成日光温室大棚29座,每座大棚净收入可达2.5万元,共带动贫困户100户,每户每年可分红1000元。“我从去年开始种植了3亩大棚蔬菜,一共收入了9万元,今年预计能收入11万元。现在国家给俺们贫困户的政策是真好啊,啥也不说了,政府拉一把就好好干,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在泾阳县安吴镇薛家村,依靠发展大棚蔬菜成功摘掉贫困户帽子的昝宏祎高兴地说。薛家村蔬菜扶贫产业园占地面积700余亩,主要种植圣女果、甜瓜等经济作物,直接辐射带动贫困户48户。如今,薛家村越来越多的群众尝到了蔬菜大棚带来的甜头,“蔬菜棚”已经变成了农民的“聚宝盆”。

为民置业,人各安其业。

产业要做大做强,真正成为脱贫致富的实现途径,不能停留在简单的农产品种植和单一产品的开发上,必须用能够链接各类生产要素、广大产品种类和延伸生产链、产品链的方式来实现产业开发建设。贫困地区产业化建设不能简单地沿袭传统生产方式,不能停留在产品的初加工和初级产品的开发上,而应该扩大产业的链接能力,提高产业价值水平,衍生产业的综合开发效应。这对更广泛地提高贫困地区脱贫能力,发展贫困地区经济,打造持久的致富机制极为重要。

长武县昭仁街道办大东庄村“光伏农场”产业园占地65亩,是集“光伏发电+农业种植+农业养殖+就业”于一体,全县目前规模最大的“光伏农场”。走进产业园,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光伏发电板之间栽种了绿油油的香椿苗,光伏发电板一侧土鸡在田间地头悠闲地吃虫吃草,一派生机盎然的现代化“科技+田园”的产业发展新景象。据介绍,该“光伏农场”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2.1兆瓦,涉及4个乡镇21个贫困村,每个贫困村每年可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左右,共带动大东庄村45户贫困群众入股华东康元养殖专业合作社,预计人均年增收9500元。

实际上,这种“光农互补”的产业发展模式真正实现了一举多赢,有效拓宽了贫困群众增收渠道。

同样,为了打造持久脱贫致富的产业发展新模式,陕西中医药大学以“高校+制药厂+合作社+农户”方式,在旬邑县长舌头村引导贫困户连片种植连翘1500亩,套种板蓝根400亩,药材由校制药厂全部收购,亩均产值可达3000元;初步形成了“学校对接县区、学院对接镇办、科研人员对接企业”的立体式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服务方式,在弥补产业发展不足上,取得了1+1>2的叠加放大效应。

近年来,咸阳始终围绕农业特色产业“3+X”工程,形成了“主业突出、多业并举、各具特色”的产业精准扶贫发展格局,实现了将主导产业“嵌户入链”提高“造血功能”的作用。目前,全市产业扶贫受益总户数78373户,受益人数达到27.8万人。

东塬新村-张宝林摄18691071234 (4).jpg

东塬新村-张宝林摄

政策与市场“共振”,让贫困户稳定就业

如果说扶贫产业是为贫困户脱贫量身定制的脱贫模式,那么稳定就业将是贫困老百姓增收致富的制胜法宝。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个产业能否真正发挥辐射带动效益,主要看产业发展能否真正吸收贫困户,能否让产业效益最大地稳定覆盖贫困户,同时,还要看产业的延伸链条能否贴近市场,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研发等完整的发展链条,从而在每一个环节都能吸纳贫困人口,每一个节点都有贫困户长期稳定受益。

2016年以来,咸阳紧咬“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目标,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全力抓好就业扶贫工作,把就业扶贫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利器”之一。今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咸阳全力聚焦贫困户优先稳定就业。截至2020年8月底,全市25.3万贫困劳动力通过各种形式全部实现就业,“零就业”贫困户全部清零,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旬邑县陕西农趣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就业扶贫基地,生产车间、原料库、烘焙车间、物流车间的工人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流水作业。基地专业生产、加工、封装、销售本地特产,干果、面包、旬邑特产等300余个品种在这里生产并销往全国,同时,让一批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我们这个就业扶贫基地,主要通过电子商务、超市、西部机场、南航销售新疆干果、‘马栏红’苹果、旬邑农副产品、农特产品等约960万单,实现产值3.6亿元,吸纳就业332人,其中,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143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为贫困户提供了劳动就业岗位,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该基地负责人姜军献介绍。

“我在这儿干活已经3年了,务工收入采取底薪(500元)+计件的方式,不怎么累,一个月下来最高每月可以拿到4600元,最低也有2800元。能这样在家门口打工赚钱、顾家两不误,就非常满意了。”贫困户王郑涛告诉记者。在特色面包生产车间每天产量可以达4800条,共有39名工人,贫困户王爱玲的月平均收入有3700元左右,属上游水平,这让她不禁感慨:“多亏了政府的好政策,让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而且非常稳定,我们越干越有信心了。”

据了解,陕西农趣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就业扶贫基地2017年以来在旬邑县湫坡头镇椒村、郑家镇郑家村、太村镇杨坪村等3个村,建成4家社区工厂,帮助贫困群众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质变。截至目前,旬邑县为4家社区工厂发放一次性岗位补贴、房租、水电费补贴共计9.16万元,发放奖补性职业介绍补贴15000元,累计吸纳就业156人,其中周边村及易地扶贫搬迁点贫困劳动力68人,年人均增收3.36万元。

事实上,像这样的“扶贫车间+贫困户+就近就业”的扶贫模式仅仅是咸阳开展扶贫工作、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的一个缩影。而这种既解决了企业的用工难题,激发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又促进了贫困户稳定就业增收的互利共赢的模式无形中造就了就业扶贫的最佳形态。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脱贫攻坚是一场系统战役,要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咸阳,一座精神之城,已用实际行动为脱贫攻坚亮剑,将以劲风激扬的姿态在全面小康新征程上,再谱新华章。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咸阳专题    
聚焦两会

劲风激扬谱华章——陕西咸阳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效

时间:2020-12-03 17:27:17

来源:中国扶贫杂志2020年第20期

作者:本刊记者 马丽文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如今的三秦大地处处呈现着丰收的景象,随处诉说着春华秋实的喜悦。

近年来,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底庙镇前村贫困户樊政发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古铜色的皱纹“雕刻”出满脸笑容,正在田间劳作的樊政发向记者说起这些年的生活变化:“靠着种植苹果、玉米,养牛,一年能有3万多元的收入,我彻底脱贫了,感谢国家的好政策。”

贫穷,对于樊政发来说,已经成为历史;对于咸阳447750个“樊政发”来说,也成为历史。

“张宝林摄18691071234 (2)”为智能对象-1.jpg

找准着力点,率先突破

这些年,咸阳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举全市之力,以艰苦奋斗、迎难而上的革命精神向贫困宣战,硬仗硬打,精准施策,严格把控脱贫退出“村村过硬,户户过硬”的硬要求,彻底向绝对贫困宣战。

有人说,脱贫攻坚是咸阳补短板、促提升的关键性战役。而对于咸阳干部群众来说,脱贫攻坚又是终结了咸阳贫穷落后的历史,取得了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稳步提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面貌发生显著变化的决定性成就。

2015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在扶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特别要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

慎终如始,苦干实干。

纵观历史,横看中央的重视与人民的期待,脱贫攻坚必然成为咸阳的中心工作。精准扶贫呼唤“超常思维”,完成超常任务需要用超常的思维大胆创新实践。为此,咸阳很清楚,难点就是着力点,硬骨头就是动力,必须加倍努力才能跟上全国的速度。

于是,咸阳强化“大扶贫、大发展、大民生”理念,狠抓长效产业培育、就业帮扶、党建扶贫和扶智扶志等治本之策,强力推动“几个一批”政策落实、扶贫项目资金管理、脱贫成果巩固以及问题整改等重点工作,交出了这样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截至2020年6月底,淳化、旬邑、长武、永寿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已于2018年全部摘帽,773个贫困村于2019年全部出列,全市累计脱贫122340户447750人,目前剩余贫困人口11092户19445人,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10.53%降至0.63%。

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

而所有这些不易的经历,都在为苦练内功、誓别贫困传递一个信号:咸阳亮剑,迫在眉睫。

尽管脱贫攻坚的征程异常艰难,但壮士断腕不是纸上谈兵,创新扶贫举措更须立足科学谋划,在咸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各部门团结互助,用勤劳和智慧让一项项脱贫攻坚举措稳扎稳打,从“瞄准”到“紧盯”,再到“扎实推进”转变,由变中突围解题,以更接地气的思路打出一波又一波凌厉招式。

淳化县铁王镇铁王现代农业示范园工作人员查看西红柿生长情况.jpg

淳化县铁王镇铁王现代农业示范园工作人员查看西红柿生长情况。

交通先行,点燃脱贫“加速器”

率先突破,“交通先行”当仁不让。

一直以来,咸阳市淳化、永寿、长武等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和六盘山区接合部,属黄土丘陵地貌,坡大谷深、沟壑纵横,交通极为不便。直到2012年底,全市六盘山片区三县公路总里程只有2661公里,片区内农村公路无二级路,三级公路仅有296公里,其中大多还是2003—2006年建设的县际路,技术标准低,路面破损严重。

要想富,先修路。面对交通瓶颈,咸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和“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交通运输部“在贫困地区基本建成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交通运输网络”要求,坚持把建好农村公路作为交通扶贫的主战场和主抓手,举全市之力着力打通贫困地区交通“最后一公里”,让饱受出行之苦的老百姓跨越迢迢天堑、迈上康庄大道。

2013至今,咸阳在中央和部省交通运输部门大力支持下,扎实推进县乡公路改造、通村公路建设、安全生命防护、通村公路完善等建设。让贫困地区的老百姓彻底摆脱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泥水路”,走上了脱贫致富、奔向小康的“水泥路”。

以淳化县为例,“坡陡弯急、泥泞难行”“路不通,行路难”,曾是制约其经济发展最大的“瓶颈”。如今,淳化交通基础设施逐年好转,农村公路通乡达村,已经形成了“一干四横九纵六出口”的交通路网新格局,一条条设施完善、四通八达的道路,不但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难问题,还为村民们叩开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大门。“现在的好日子,以前做梦也不敢想。看看现在,这么漂亮的房子,那边就是我工作的地方,一个月能挣2000元左右,跟城里人一样按时上下班。” 面对记者,淳化县十里塬镇仙家河村脱贫户张彩云指着社区对面的农业产业园,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眼下,作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起点的咸阳,一条条高速公路飞山越岭、通达全国;国省干线连接八方、纵横交织;县道辐射城乡、串珠成线;农村公路阡陌纵横、进村到户……截至2019年底,咸阳全市公路总里程1.5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31公里、国省干线公路1700公里、农村公路1.35万公里,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154公里。其中,仅淳化、永寿、长武三县农村公路通车里程就由2012年底的2661公里增加到2019年底的3881公里,路网覆盖范围明显扩大;二级及以上农村公路实现零的突破,达33.4公里;三级公路由295.9公里增加到530公里,建制村通畅率和通班车率均达到100%。横贯南北、连接东西、四通八达的公路织就了一张便捷高效的交通路网,成为咸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经济发展、人民幸福的美好梦想也随着交通建设脉动照进现实。

咸阳市精准扶贫大数据服务平台.JPG

咸阳市精准扶贫大数据服务平台

大数据撑起大扶贫

如果说,苦练内功、打牢基础是咸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左手,那么打破信息壁垒、利用大数据助力精准脱贫则是咸阳后发赶超的右手。

什么是大数据?

字面理解,大数据就是很“大”的数据集合,单个的数据并没有价值,而越来越多的数据累加,量变才会产生质的飞跃。

近年来,咸阳为促进脱贫攻坚“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实现普遍问题统筹解决、到户问题精准施策,利用全市大数据中心和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打破行业信息壁垒,整合市财政、人社、公安、住建、税务、医疗等31个部门和企事业单位127项业务数据,精心研发了“咸阳市精准扶贫大数据服务平台”,实现了上下左右,从“决策”到“落实”的全方位、全天候、无间歇互联互通,催生了脱贫攻坚质量提升的“加速度”。在实际工作中,各级领导干部、帮扶人员登录市级大数据平台,就能通过热力图、影像图、数据图表等形式,立体化、全方位、多视角了解县、镇、村及每户贫困户的详细情况。

“过去为了寻找贫困户脱贫的好办法,扶贫干部们经常是跑断腿、磨破嘴,东家刚进西家催,现在通过大数据的精准分析研判,就能精细地知道贫困户的情况,然后提出精确的措施和方法,如此一来,扶贫干部心里有底,贫困户心中有数。”咸阳市扶贫开发局局长史耀东打开手机APP一边为记者演示咸阳精准扶贫大数据系统的操作方法,一边很自信地说。

事实的确如此,众所周知,贫困人口的识别是精准扶贫工作的难点。在精准识别过程中,不仅数据采集和更新时间较长,信息滞后,还会出现“眼见不实”的情况,而利用大数据反复比对和核准,就避免了这些问题。

旬邑县太村镇店头村村民何会芳一家就是扶贫大数据的受益者。7年前,何会芳的小儿子刘俊杰不幸患上了多发性硬化症,丧失劳动能力,母子俩相依为命,每年看病住院花销不少,家里生活越来越困难,但也一直未申请贫困户,直到2017年扶贫对象动态调整时,通过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数据比对筛查发现,刘俊杰看病新农合报销比例高、次数多,属于因病致贫,经过镇村核实后,立即把何会芳及其小儿子刘俊杰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精准扶贫,就要做到因户因人施策。70多岁的何会芳一家没有劳动能力,除了享受低保和健康扶贫政策以外,咸阳市帮扶干部还根据大数据平台提供的数据以及相关政策信息,为其建了全县第一座5000瓦的户用光伏扶贫电站,并网发电试运行初期,每天发电20多度,一个月有600多元的收益,生活逐渐得到可持续保障。

据了解,咸阳市通过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对全市扶贫基础信息进行汇集和分析比对,对错评漏评、漏扶、错退现象予以纠正整改。就是在2017年扶贫对象动态调整中,像何会芳这样的贫困群众被识别出来,开始享受低保等一系列扶贫优惠政策。

“借助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上的数字清单、地图服务、航拍影像等多种手段,把所有扶贫数据轻松装进帮扶干部的口袋里,不断增加扶贫大数据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清清楚楚地把扶贫工作晒在了大数据比对的阳光下,让精准扶贫工作在大数据的助力下精准发力,发挥长效作用。”咸阳市扶贫开发局局长史耀东指着手机APP告诉记者,“你看,我现在想去任何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家,都可以精准定位和导航,从我现在坐的位置到他家有多少公里,经过几个红绿灯,多长时间到,他家里的帮扶情况如何等一清二楚,我可以随时下去,想去哪个村去哪个村,想进哪一户就进哪一户,工作起来非常方便。”

大数据就像一棵“智慧树”,向咸阳经济社会各领域最大延伸、深度融合,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智慧树”,才给精准扶贫插上了“科技翅膀”,让脱贫攻坚更有针对性、更精准。

如今,大数据平台还建立了考核体系、资金监管体系,通过考核实时掌握工作动态,时时掌握资金项目进展、资金使用和监管情况,实现了让数据动起来,让群众少跑路。对涉及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退出的指标项,逐一量化,形成了科学的考核方法,建立起纵向覆盖县、镇、村,横向覆盖“八办两组”和“四支队伍”的考核体系。而对于老百姓最关心的如何加强扶贫专项资金管理,促进扶贫专项资金的安全使用、规范运作、有效运转,使扶贫专项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问题,在咸阳大数据精准帮扶平台同样迎刃而解。

之前,咸阳市对扶贫资金拨付和扶贫项目落实进行全流程监管,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条路径监管:第一条路径按市、县、镇、村逐级自上而下分块管理,实现对扶贫资金从市、县、镇、村的申报、分配、审核、下达、拨付等环节全程跟踪、监管;第二条路径为“四支队伍”入户走访,对资金等使用情况进行审核,并将村级以上财政安排的扶贫资金纳入系统监管项目。同时,在扶贫项目查询、政策咨询、监督投诉、资金兑付等事项上,群众可一号一卡便捷查询。

眼下,咸阳市所有市、县、镇、村扶贫收支笔笔晒在网上,通过“基础数据”排查、“互斥数据”锁定、数据自动统计分析等手段对扶贫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精准扫描”,实现了精准执纪、精准监管。咸阳市扶贫开发局局长史耀东说:“大数据平台的应用,为全市脱贫攻坚提供了科学支撑,为实现 ‘三保障’‘三落实’‘三精准’提供了有力保障,助推了全市脱贫攻坚质量大幅提升!”

11.JPG

东塬新村-张宝林摄

产业链上做出“大文章”

应该说,产业扶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是贫困地区的共识。说起产业扶贫的做法,全国各地都有各自的考量和手段。但是,产业扶贫究竟靠资源优势,还是竞争优势,为何同样的资源优势却没有同样的竞争优势?同样的扶贫产业却出现不同的扶贫效果?

实践证明,产业链的强度和长度决定着产业扶贫的力度和维度。而咸阳早已先一步在做长、做强扶贫产业链上下功夫,全市上下按照“县有主导产业,镇有产业基地,村有合作组织,户有脱贫项目,产业连接、基地连户、股份连心、责任连体”“四有四连”兴产业的思路,扎实实施产业扶贫行动,精准施策,有效将贫困群众镶嵌在产业发展链条上,产业扶贫持续迸发新活力。

旬邑县土桥镇镇头村村民焦公社每天都要到村头的苹果园细心照料。2014年以前,焦公社家里债台高筑,妻子重病,自己又遭遇车祸,右半边面部骨折,生活格外艰难。就在他一筹莫展时,陕西第一季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扶贫企业入驻镇头村,开始与镇头村群众探索合作经营,推进产业扶贫,让群众充分享受“三变”改革带来的红利。

如今,焦公社以土地入股,成为一名“股份农民”。“除了有土地流转费用外,每月在果园打工还有固定收入。”据村干部介绍,现在,村里大部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都和焦公社一样,成为股份制农民,每天上班打卡领工资,小日子越来越精细了。

“发展扶贫产业,重在群众受益,难在持续稳定”,无恒业者无恒心,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才能巩固脱贫成果。

流火七月,在淳化县卜家村高效农业产业园的西红柿大棚内,只见个大溜圆的西红柿挂满枝头,甚是喜人。大棚内随处可见村民辛勤劳作的身影,与以往不同,今年大家都间隔较远,各自忙碌。该产业园建于2018年5月,主要种植普罗旺斯西红柿,目前已建成日光温室大棚29座,每座大棚净收入可达2.5万元,共带动贫困户100户,每户每年可分红1000元。“我从去年开始种植了3亩大棚蔬菜,一共收入了9万元,今年预计能收入11万元。现在国家给俺们贫困户的政策是真好啊,啥也不说了,政府拉一把就好好干,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在泾阳县安吴镇薛家村,依靠发展大棚蔬菜成功摘掉贫困户帽子的昝宏祎高兴地说。薛家村蔬菜扶贫产业园占地面积700余亩,主要种植圣女果、甜瓜等经济作物,直接辐射带动贫困户48户。如今,薛家村越来越多的群众尝到了蔬菜大棚带来的甜头,“蔬菜棚”已经变成了农民的“聚宝盆”。

为民置业,人各安其业。

产业要做大做强,真正成为脱贫致富的实现途径,不能停留在简单的农产品种植和单一产品的开发上,必须用能够链接各类生产要素、广大产品种类和延伸生产链、产品链的方式来实现产业开发建设。贫困地区产业化建设不能简单地沿袭传统生产方式,不能停留在产品的初加工和初级产品的开发上,而应该扩大产业的链接能力,提高产业价值水平,衍生产业的综合开发效应。这对更广泛地提高贫困地区脱贫能力,发展贫困地区经济,打造持久的致富机制极为重要。

长武县昭仁街道办大东庄村“光伏农场”产业园占地65亩,是集“光伏发电+农业种植+农业养殖+就业”于一体,全县目前规模最大的“光伏农场”。走进产业园,一排排整齐划一的光伏发电板之间栽种了绿油油的香椿苗,光伏发电板一侧土鸡在田间地头悠闲地吃虫吃草,一派生机盎然的现代化“科技+田园”的产业发展新景象。据介绍,该“光伏农场”光伏发电装机规模达2.1兆瓦,涉及4个乡镇21个贫困村,每个贫困村每年可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左右,共带动大东庄村45户贫困群众入股华东康元养殖专业合作社,预计人均年增收9500元。

实际上,这种“光农互补”的产业发展模式真正实现了一举多赢,有效拓宽了贫困群众增收渠道。

同样,为了打造持久脱贫致富的产业发展新模式,陕西中医药大学以“高校+制药厂+合作社+农户”方式,在旬邑县长舌头村引导贫困户连片种植连翘1500亩,套种板蓝根400亩,药材由校制药厂全部收购,亩均产值可达3000元;初步形成了“学校对接县区、学院对接镇办、科研人员对接企业”的立体式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服务方式,在弥补产业发展不足上,取得了1+1>2的叠加放大效应。

近年来,咸阳始终围绕农业特色产业“3+X”工程,形成了“主业突出、多业并举、各具特色”的产业精准扶贫发展格局,实现了将主导产业“嵌户入链”提高“造血功能”的作用。目前,全市产业扶贫受益总户数78373户,受益人数达到27.8万人。

东塬新村-张宝林摄18691071234 (4).jpg

东塬新村-张宝林摄

政策与市场“共振”,让贫困户稳定就业

如果说扶贫产业是为贫困户脱贫量身定制的脱贫模式,那么稳定就业将是贫困老百姓增收致富的制胜法宝。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一个产业能否真正发挥辐射带动效益,主要看产业发展能否真正吸收贫困户,能否让产业效益最大地稳定覆盖贫困户,同时,还要看产业的延伸链条能否贴近市场,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研发等完整的发展链条,从而在每一个环节都能吸纳贫困人口,每一个节点都有贫困户长期稳定受益。

2016年以来,咸阳紧咬“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目标,创新思路,强化措施,全力抓好就业扶贫工作,把就业扶贫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利器”之一。今年年初,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咸阳全力聚焦贫困户优先稳定就业。截至2020年8月底,全市25.3万贫困劳动力通过各种形式全部实现就业,“零就业”贫困户全部清零,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旬邑县陕西农趣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就业扶贫基地,生产车间、原料库、烘焙车间、物流车间的工人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流水作业。基地专业生产、加工、封装、销售本地特产,干果、面包、旬邑特产等300余个品种在这里生产并销往全国,同时,让一批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好路子。

“我们这个就业扶贫基地,主要通过电子商务、超市、西部机场、南航销售新疆干果、‘马栏红’苹果、旬邑农副产品、农特产品等约960万单,实现产值3.6亿元,吸纳就业332人,其中,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143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为贫困户提供了劳动就业岗位,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该基地负责人姜军献介绍。

“我在这儿干活已经3年了,务工收入采取底薪(500元)+计件的方式,不怎么累,一个月下来最高每月可以拿到4600元,最低也有2800元。能这样在家门口打工赚钱、顾家两不误,就非常满意了。”贫困户王郑涛告诉记者。在特色面包生产车间每天产量可以达4800条,共有39名工人,贫困户王爱玲的月平均收入有3700元左右,属上游水平,这让她不禁感慨:“多亏了政府的好政策,让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而且非常稳定,我们越干越有信心了。”

据了解,陕西农趣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就业扶贫基地2017年以来在旬邑县湫坡头镇椒村、郑家镇郑家村、太村镇杨坪村等3个村,建成4家社区工厂,帮助贫困群众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质变。截至目前,旬邑县为4家社区工厂发放一次性岗位补贴、房租、水电费补贴共计9.16万元,发放奖补性职业介绍补贴15000元,累计吸纳就业156人,其中周边村及易地扶贫搬迁点贫困劳动力68人,年人均增收3.36万元。

事实上,像这样的“扶贫车间+贫困户+就近就业”的扶贫模式仅仅是咸阳开展扶贫工作、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的一个缩影。而这种既解决了企业的用工难题,激发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又促进了贫困户稳定就业增收的互利共赢的模式无形中造就了就业扶贫的最佳形态。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脱贫攻坚是一场系统战役,要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咸阳,一座精神之城,已用实际行动为脱贫攻坚亮剑,将以劲风激扬的姿态在全面小康新征程上,再谱新华章。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