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河南漯河:科技赋能强产业 巩固成果促振兴

时间:2023-09-26 11:09:22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

近年来,河南省漯河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系列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持续深化“院市”合作科技包市战略,不断创新科技助力产业振兴、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新路径,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定”路径,院市合作守牢底线

紧紧围绕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促进粮食产业发展,为守牢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个底线提供有益“漯河探索”。充分依托漯河市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签订的服务“三个转向”科技包市战略合作协议,组建技术攻关团队,建立专项试验示范基地及“院市”合作运行机制,双方在农业领域联合开展水肥一体化技术合作,共同致力研究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优质高产高效种植技术,不断推进创新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应用见效。2023年9月,黄淮海夏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现场观摩交流会在漯河市召开,进一步在河南省范围内推广应用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漯河经验”,为河南省粮食产能提升保驾护航,为该技术在黄淮海地区的大范围推广提供示范和样板,为黄淮海夏玉米单产提升、农民增产增收注入新的动力。

“重”科技,节本高效农民增收

针对破解农业生产发展中的“卡脖子”问题,构建“政府引导、科技主导、部门联动、示范带动、逐级推广”“五位一体”科技创新体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兴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分管领导具体落实,先后投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1000余万元,主要用于玉米密植滴灌增产技术种植模式的试验研究、配套设施建设、示范推广普及等工作。近年来,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每年近30多个品种的农业技术种植试验,系统集成土地精细耕整技术、种子精准包衣技术、导航单粒精播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精准化控与病虫草害防控技术、机械精准收获技术“六大精准”调控关键技术,成功打造以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为核心、适合本地实际并能快速复制的产、学、研、用为一体的新技术“漯河模式”。2021年以来,先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负责人、创业致富带头人等各类种植经营主体开展现场技术观摩交流培训5000余人次。采取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的玉米种植面积由1000多亩扩展到20余万亩,农业机械化作业基本全覆盖,与常规种植技术相比,玉米每亩在单产增加150至400公斤的同时还可节约成本100元左右。漯河市耕地面积272万亩,全市推广应有该项集成技术,每年仅玉米可保守增收10亿元,平均每户每亩可增收近1000元。通过农业合作社、种粮大户、村集体流转托管,群众参与务工、享受分红等方式,累计带动3217户10259名低收入群众受益。

“强”产业,三链同构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漯河市围绕做大做强粮食生产基础产业,坚持“三链同构”,推进“农食融合”,不断推进以小麦、玉米为主的粮食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供应链打造,初步形成了完善丰满的绿色农业全产业链。聚焦破解主要农作物增产、节本、增收等难题,着力建设农业密植高产技术示范区、先行区和引领区,通过逐级分批推广应用玉米密植滴灌精准调控抗逆高产种植技术,利用3年到4年时间,全域推广密植滴灌抗逆“吨良田”,不断扩大以小麦、玉米为代表的主要农作物种植规模与产量。聚焦“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充分发挥漯河“食品名城”优势,利用双汇、卫龙、开小差、三剑客等漯河知名食品企业,推动粮食作物初加工与精深加工,不断延伸粮食作物产业链条。聚焦“既要种的好,也要卖的好”,依托中原食品研究院11名院士、29名国家杰青或长江学者领衔的13个科研团队等189名科技人才优势,深入开展粮食农作物食品深加工与研发,不断提升农业产业产品附加值,已为双汇、中大生物、卫龙、伊利等近200家知名企业提供技术服务357次,突破关键技术16项,转化科技成果73项。截止目前,全市规上食品企业发展到135多家,生产研发食品产品涵盖18个大类、50多个系列、上千个品种,基本形成了以小麦、玉米、大豆、乳品、肉类等为代表的主导产业格局,食品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拉动漯河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振兴论坛    
观察思考

河南漯河:科技赋能强产业 巩固成果促振兴

时间:2023-09-26 11:09:22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

近年来,河南省漯河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系列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持续深化“院市”合作科技包市战略,不断创新科技助力产业振兴、帮助农民增产增收新路径,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定”路径,院市合作守牢底线

紧紧围绕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促进粮食产业发展,为守牢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个底线提供有益“漯河探索”。充分依托漯河市政府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签订的服务“三个转向”科技包市战略合作协议,组建技术攻关团队,建立专项试验示范基地及“院市”合作运行机制,双方在农业领域联合开展水肥一体化技术合作,共同致力研究小麦、玉米、大豆等主要农作物优质高产高效种植技术,不断推进创新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应用见效。2023年9月,黄淮海夏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现场观摩交流会在漯河市召开,进一步在河南省范围内推广应用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漯河经验”,为河南省粮食产能提升保驾护航,为该技术在黄淮海地区的大范围推广提供示范和样板,为黄淮海夏玉米单产提升、农民增产增收注入新的动力。

“重”科技,节本高效农民增收

针对破解农业生产发展中的“卡脖子”问题,构建“政府引导、科技主导、部门联动、示范带动、逐级推广”“五位一体”科技创新体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兴农,主要领导亲自部署,分管领导具体落实,先后投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1000余万元,主要用于玉米密植滴灌增产技术种植模式的试验研究、配套设施建设、示范推广普及等工作。近年来,通过中国农业科学院专家每年近30多个品种的农业技术种植试验,系统集成土地精细耕整技术、种子精准包衣技术、导航单粒精播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精准化控与病虫草害防控技术、机械精准收获技术“六大精准”调控关键技术,成功打造以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为核心、适合本地实际并能快速复制的产、学、研、用为一体的新技术“漯河模式”。2021年以来,先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负责人、创业致富带头人等各类种植经营主体开展现场技术观摩交流培训5000余人次。采取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的玉米种植面积由1000多亩扩展到20余万亩,农业机械化作业基本全覆盖,与常规种植技术相比,玉米每亩在单产增加150至400公斤的同时还可节约成本100元左右。漯河市耕地面积272万亩,全市推广应有该项集成技术,每年仅玉米可保守增收10亿元,平均每户每亩可增收近1000元。通过农业合作社、种粮大户、村集体流转托管,群众参与务工、享受分红等方式,累计带动3217户10259名低收入群众受益。

“强”产业,三链同构融合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漯河市围绕做大做强粮食生产基础产业,坚持“三链同构”,推进“农食融合”,不断推进以小麦、玉米为主的粮食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供应链打造,初步形成了完善丰满的绿色农业全产业链。聚焦破解主要农作物增产、节本、增收等难题,着力建设农业密植高产技术示范区、先行区和引领区,通过逐级分批推广应用玉米密植滴灌精准调控抗逆高产种植技术,利用3年到4年时间,全域推广密植滴灌抗逆“吨良田”,不断扩大以小麦、玉米为代表的主要农作物种植规模与产量。聚焦“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充分发挥漯河“食品名城”优势,利用双汇、卫龙、开小差、三剑客等漯河知名食品企业,推动粮食作物初加工与精深加工,不断延伸粮食作物产业链条。聚焦“既要种的好,也要卖的好”,依托中原食品研究院11名院士、29名国家杰青或长江学者领衔的13个科研团队等189名科技人才优势,深入开展粮食农作物食品深加工与研发,不断提升农业产业产品附加值,已为双汇、中大生物、卫龙、伊利等近200家知名企业提供技术服务357次,突破关键技术16项,转化科技成果73项。截止目前,全市规上食品企业发展到135多家,生产研发食品产品涵盖18个大类、50多个系列、上千个品种,基本形成了以小麦、玉米、大豆、乳品、肉类等为代表的主导产业格局,食品产业规模超2000亿元,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拉动漯河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