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四川岳池:以小促融写好庭院经济大文章

时间:2023-11-01 09:38:35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

四川省岳池县认真贯彻落实鼓励引导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有关精神,因地制宜将“小种养、小加工、小农旅”融入“小庭院”,不断拓展庭院经济增值增效空间,促进脱贫地区农户持续稳定增收。

把小种养融入小庭院,让“方寸地”结出“致富果”

一是发展微药园。在岳池兴杰象药业、百裕药业等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周边村,以“企业指导、庭院种植、保价回收”模式,带动发展佛手、枳壳等易种易收的“微药园”526个,实现户年均增收超3000元。

二是打造微苗圃。在岳池生态农家文化旅游园区的外围村,带动发展樱花园、栀子花园等“微苗圃”238个,并延伸鲜花出售和插花艺术等,就近形成好看又实用的家庭小产业。

三是培育微果园。在交通要道沿线村,发挥“安佛蜜柚”“乔家草莓”“春晖耙耙柑”“石垭紫晶葡萄”等乡土品牌的带动作用,指导有技术、有意愿的农户发展“微果园”1032个,实现户年均增收1250元。

四是建设微菜园。在中心城镇辐射村,发挥城镇市场带动作用,发展时令蔬菜种植“微菜园”2568个,既丰富“菜篮子”又鼓起“钱袋子”。

五是扶持微养殖园。在丘陵山区重点村,发挥山地种养循环发展片区的特色优势,发展跑山鸡、鹌鹑等“微养殖园”3595个,初步形成龙头企业引领、庭院经济联动、排污治污整合推动的现代养殖业生产体系。截至目前,75%的脱贫户、监测户以“小种养”融入“小庭院”模式实现增收,相比2022年,生产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26%,就近就地务工人数同比增长14%。

把小加工融入小庭院,让“闲置房”变为“工艺坊”

一是盘活闲置房。采取组织盘活、主体租赁等方式,对350余处可改造利用的闲置宅院进行改造,成功打造“唐鸭子”“东作园”“陶艺研学”等具有当地特色的庭院式工坊,实现了闲置房屋、荒芜庭院向手工屋、手工院的华丽转身,既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又促进了群众增收。

二是培育巧工匠。深入开展乡村工匠培育工程,采取组织推荐+自主申报等方式,挖掘培育23类361名匠人,指导创办传统技能技艺类工作室、工坊等56个。同时,聘请专家学者、技艺大师对新选培的乡村工匠开展分层次、分类别培训,让面临失传的工艺,有人学、有人爱、有人传,让“土专家”带着“新工匠”在村子里干事创业。今年以来,共开展培训9期,累计培训乡村工匠5436人次。

三是发展小产业。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指导县内12家轻工业生产企业结对帮扶重点帮扶村,因地制宜打造服装制造、产品包装、编织工艺品、小配件加工等“家工坊”,并通过机器下乡、订单入户、技术上门等形式,提供“送料上门”“上门回收”服务,实现“足不出户”便可完成生产销售。

把小农旅融入小庭院,让“农家院”成为“农家乐”

一是打造农家美。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合理利用特色集镇建设项目,充分保护传统农家院落,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软硬件设施,打造融合文化创意、乡愁记忆、文化情怀和旅游需求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片2个、示范村35个,努力让岳池农家成为近悦远来、心之所向的乐园。

二是注入农家魂。依托“中国农家乐之源”“中国曲艺之乡”等文化资源,深入挖掘陆游诗《岳池农家》中“花、酒、诗、姑”四大文化元素和曲艺文化元素,还原诗中的田园风光,打造以婚俗展示、农俗体验、休闲观光、生态康养等为主题的农家生态文化旅游区,辐射3个乡镇(街道)29个行政村。

三是唱响农家戏。擦亮四川十大名节“岳池农家文化旅游节”招牌,按照“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思路,不断挖掘并丰富岳池农家文化内涵,举办“岳池杯”中国曲艺之乡曲艺展演系列活动、岳池农家文化旅游节活动,开发《岳池农家》《秋江》等沉浸式旅游演艺节目,展示全国曲艺精华,促进曲艺文化交流合作。

四是走好农旅路。推出“中药材+康养”“亲子派对”“体验+研学”等精品旅游线路10条,培育乡村咖啡屋、“慢院子”农家乐、乡村婚庆等具有乡土气息的庭院经济产业129个。通过农文旅融合,累计吸引游客12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9.9亿元,带动当地60%以上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实现现代版的“农家农家乐复乐”。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经验交流    
观察思考

四川岳池:以小促融写好庭院经济大文章

时间:2023-11-01 09:38:35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

四川省岳池县认真贯彻落实鼓励引导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庭院经济有关精神,因地制宜将“小种养、小加工、小农旅”融入“小庭院”,不断拓展庭院经济增值增效空间,促进脱贫地区农户持续稳定增收。

把小种养融入小庭院,让“方寸地”结出“致富果”

一是发展微药园。在岳池兴杰象药业、百裕药业等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的周边村,以“企业指导、庭院种植、保价回收”模式,带动发展佛手、枳壳等易种易收的“微药园”526个,实现户年均增收超3000元。

二是打造微苗圃。在岳池生态农家文化旅游园区的外围村,带动发展樱花园、栀子花园等“微苗圃”238个,并延伸鲜花出售和插花艺术等,就近形成好看又实用的家庭小产业。

三是培育微果园。在交通要道沿线村,发挥“安佛蜜柚”“乔家草莓”“春晖耙耙柑”“石垭紫晶葡萄”等乡土品牌的带动作用,指导有技术、有意愿的农户发展“微果园”1032个,实现户年均增收1250元。

四是建设微菜园。在中心城镇辐射村,发挥城镇市场带动作用,发展时令蔬菜种植“微菜园”2568个,既丰富“菜篮子”又鼓起“钱袋子”。

五是扶持微养殖园。在丘陵山区重点村,发挥山地种养循环发展片区的特色优势,发展跑山鸡、鹌鹑等“微养殖园”3595个,初步形成龙头企业引领、庭院经济联动、排污治污整合推动的现代养殖业生产体系。截至目前,75%的脱贫户、监测户以“小种养”融入“小庭院”模式实现增收,相比2022年,生产经营性收入同比增长26%,就近就地务工人数同比增长14%。

把小加工融入小庭院,让“闲置房”变为“工艺坊”

一是盘活闲置房。采取组织盘活、主体租赁等方式,对350余处可改造利用的闲置宅院进行改造,成功打造“唐鸭子”“东作园”“陶艺研学”等具有当地特色的庭院式工坊,实现了闲置房屋、荒芜庭院向手工屋、手工院的华丽转身,既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又促进了群众增收。

二是培育巧工匠。深入开展乡村工匠培育工程,采取组织推荐+自主申报等方式,挖掘培育23类361名匠人,指导创办传统技能技艺类工作室、工坊等56个。同时,聘请专家学者、技艺大师对新选培的乡村工匠开展分层次、分类别培训,让面临失传的工艺,有人学、有人爱、有人传,让“土专家”带着“新工匠”在村子里干事创业。今年以来,共开展培训9期,累计培训乡村工匠5436人次。

三是发展小产业。深入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指导县内12家轻工业生产企业结对帮扶重点帮扶村,因地制宜打造服装制造、产品包装、编织工艺品、小配件加工等“家工坊”,并通过机器下乡、订单入户、技术上门等形式,提供“送料上门”“上门回收”服务,实现“足不出户”便可完成生产销售。

把小农旅融入小庭院,让“农家院”成为“农家乐”

一是打造农家美。学习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合理利用特色集镇建设项目,充分保护传统农家院落,完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软硬件设施,打造融合文化创意、乡愁记忆、文化情怀和旅游需求于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片2个、示范村35个,努力让岳池农家成为近悦远来、心之所向的乐园。

二是注入农家魂。依托“中国农家乐之源”“中国曲艺之乡”等文化资源,深入挖掘陆游诗《岳池农家》中“花、酒、诗、姑”四大文化元素和曲艺文化元素,还原诗中的田园风光,打造以婚俗展示、农俗体验、休闲观光、生态康养等为主题的农家生态文化旅游区,辐射3个乡镇(街道)29个行政村。

三是唱响农家戏。擦亮四川十大名节“岳池农家文化旅游节”招牌,按照“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思路,不断挖掘并丰富岳池农家文化内涵,举办“岳池杯”中国曲艺之乡曲艺展演系列活动、岳池农家文化旅游节活动,开发《岳池农家》《秋江》等沉浸式旅游演艺节目,展示全国曲艺精华,促进曲艺文化交流合作。

四是走好农旅路。推出“中药材+康养”“亲子派对”“体验+研学”等精品旅游线路10条,培育乡村咖啡屋、“慢院子”农家乐、乡村婚庆等具有乡土气息的庭院经济产业129个。通过农文旅融合,累计吸引游客121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9.9亿元,带动当地60%以上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实现现代版的“农家农家乐复乐”。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