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北川羌族自治县聚焦“四个注重”,奋力打造 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好样子”——探索民族山区乡村振兴实践路径

时间:2023-06-29 11:25:12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作者:北川羌族自治县乡村振兴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23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北川石椅村干部群众并点赞:“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要把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搞好,你们是一个很好的样子。希望大家继续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乡村振兴中取得新的更大成绩,一起迈向共同富裕,生活越过越红火。”石椅村从灾后重建村,到全国文明村,是北川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北川县抓实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推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富裕,2022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76元,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蹚出了一条民族山区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一、注重顶层设计,绘就乡村振兴“航线图”。一是“四片区域”定位发展路径。聚焦“生态立县、文旅兴县、工业富县、开放活县、城乡融合”发展思路,结合县域资源禀赋将全县划分为“安昌河新型城镇化发展片区、青片河文旅融合发展片区、白草河精品农业发展片区和都坝河农旅融合发展片区”4大功能区域,各片区结合主体功能定位,紧扣县域发展类型,明确发展路径,宜商则商、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推动错位发展。二是“五大链条”构建产业蓝图。着力在精品农业提质发展、现代工业做大做强、文旅产业全域兴旺等方面下功夫,大力实施“产业倍增发展攻坚行动”和产业发展“链长制”,聚焦通用航空、安全应急、文旅、苔子茶、食品医药等五大重点产业,由5名县级领导分别担任“链长”,分别制定产业链图谱、龙头企业清单、具体行动方案等,着力打造具有北川特色、在省内外有影响力的领航企业和拳头产品,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多点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三是“三个要素”健全保障体系。着力破解“人、地、钱”等资源要素制约瓶颈,出台《北川羌族自治县乡村人才振兴行动实施方案》《乡村振兴资金项目评价竞争机制》《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系列文件,已争取央、省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8047万元,实施项目77个,产生分红140余万元,成功回引北川籍学子60余人,带动30余位农业大户、返乡人才进行创业,招引项目25个,投资金额超124.47亿元。

二、注重农业提质,点燃乡村振兴“主引擎”。一是突出地域特色,抓实品种改良。聚焦白山羊、苔子茶、花魔芋三大优势种业,着力发展山区特色农业,深入实施新一轮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按照“发掘一批优异种质资源,提纯复壮一批地方特色品种,选育一批高产优质突破性品种”模式,搭建育种平台,建设优质种业基地。目前,已成立北川白山羊专家工作站,建成北川花魔芋种芋、北川苔子茶种苗等基地1000余亩。二是突出质量安全,提升产品品质。全面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形成“县乡村企”四级监测体系,现有县、镇、村、企四级监管员231名,县级检测机构1个,乡(村)农残快速检测室21个,形成“全员、全域、全程、全名”的网格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格局,历年来,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制定现代农业园区“一园一策”提升行动方案,明确不同园区建设标准,石椅村苔子茶、枇杷等产业基地建成省级、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各1个。三是突出发展方向,做响产业品牌。实施品牌建设“孵化、提升、创新、整合、信息”五大行动,形成“羌食荟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品牌培育模式,积极开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名特优新等农产品认证工作,全县“三品一标”农产品达56个,打造“羌食荟”县级农业公用品牌,“北川苔子茶”入选省级“川字号”优秀农产品品牌荟萃,石椅村成功创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三、注重旅游升级,扬起乡村振兴“迎风帆”。一是做靓生态本底,高品质推进宜居宜游。出台《北川羌族自治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攻坚行动”,深入推进村社“五清”、场镇“四定”、城区“四化”。统筹乡村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建设具有山区特色的绿化景观,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6.02%,空气负氧离子最高浓度达到11-28万个/立方米,获批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成功创建“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187个,1镇9村荣获全省首批乡村治理示范村镇。二是做活文旅产业,高质量推进文化振兴。坚持文化搭台、旅游唱戏,创新“非遗+乡村振兴”“文化+乡村振兴”等模式,培育羌历新年、大禹祭祀、莎朗节等三大民俗文化品牌,依托禹羌文化和6个A级景区资源、106项非遗项目、201多名非遗传承人,打造正河、西羌神木寨、石椅羌寨等36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带动汇德轩、云云羌、和谐旅游等30余家文旅企业发展壮大。三是做强农旅产业,高水平推进共同富裕。立足山区自然生态资源优势,依托400万亩林地积极发展辛夷林、彩叶林和西羌竹海,重点建设古羌茶叶园区、西羌竹海园区、中羌医药园区“三大农业旅游园区”,开发花卉观赏、森林穿越、山地探险等林旅产品近20个,开发农业观光体验类、果茶蔬菌采摘类等农旅产品30余种,引导5400余户农户发展采摘体验、研学游等,促进当地村集体经济壮大和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四、注重治理增效,筑牢乡村振兴“压舱石” 。一是“健全机制”增强工作执行力。成立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工作专班,建立“四大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包片区、其他县级领导包乡镇、帮扶部门包村、帮扶责任人包户的四级包保责任体系,优化调整第一书记96名、驻村工作队员195名、结对帮扶干部3423人,压紧压实乡村振兴责任,推动各级干部担当作为。二是“建强堡垒”增强组织战斗力。持续建强村(社区)干部队伍,197名村社干部参与“羌山领头羊”学历提升计划,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1247人,平均年龄46岁,高中以上学历人员占比51%,优秀返乡人才、致富带头人比例达72.6%。目前正在开展驻村帮扶力量轮换,现已经基本确定本轮帮扶村为98个,选派驻村帮扶力量249人。坚持示范带动,采取片区拉练、总拉练、现场观摩、示范项目擂台赛的形式,开展“党建拉练”等活动,起到示范“一批”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振兴先进乡镇2个、示范村13个。三是“三三共治”增强民族团结力。探索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体系,严格落实村(社区)红白理事会备案制度,推广诚信“六条”德政工程“积分制”管理模式,全面完成255个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将羌民族特有的“羌人”“羌规”“羌俗”生动融入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构建“三羌共治”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建立羌俗调解室46个。2022年共调处矛盾纠纷870件,已化解867件,化解率达99%。(供稿单位: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乡村振兴局)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院静
标签观察思考    
观察思考

北川羌族自治县聚焦“四个注重”,奋力打造 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好样子”——探索民族山区乡村振兴实践路径

时间:2023-06-29 11:25:12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网

作者:北川羌族自治县乡村振兴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23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北川石椅村干部群众并点赞:“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要把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搞好,你们是一个很好的样子。希望大家继续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乡村振兴中取得新的更大成绩,一起迈向共同富裕,生活越过越红火。”石椅村从灾后重建村,到全国文明村,是北川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北川县抓实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推进各民族团结进步和共同富裕,2022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76元,超过全省平均水平,蹚出了一条民族山区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一、注重顶层设计,绘就乡村振兴“航线图”。一是“四片区域”定位发展路径。聚焦“生态立县、文旅兴县、工业富县、开放活县、城乡融合”发展思路,结合县域资源禀赋将全县划分为“安昌河新型城镇化发展片区、青片河文旅融合发展片区、白草河精品农业发展片区和都坝河农旅融合发展片区”4大功能区域,各片区结合主体功能定位,紧扣县域发展类型,明确发展路径,宜商则商、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推动错位发展。二是“五大链条”构建产业蓝图。着力在精品农业提质发展、现代工业做大做强、文旅产业全域兴旺等方面下功夫,大力实施“产业倍增发展攻坚行动”和产业发展“链长制”,聚焦通用航空、安全应急、文旅、苔子茶、食品医药等五大重点产业,由5名县级领导分别担任“链长”,分别制定产业链图谱、龙头企业清单、具体行动方案等,着力打造具有北川特色、在省内外有影响力的领航企业和拳头产品,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多点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三是“三个要素”健全保障体系。着力破解“人、地、钱”等资源要素制约瓶颈,出台《北川羌族自治县乡村人才振兴行动实施方案》《乡村振兴资金项目评价竞争机制》《开展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盘活利用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系列文件,已争取央、省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8047万元,实施项目77个,产生分红140余万元,成功回引北川籍学子60余人,带动30余位农业大户、返乡人才进行创业,招引项目25个,投资金额超124.47亿元。

二、注重农业提质,点燃乡村振兴“主引擎”。一是突出地域特色,抓实品种改良。聚焦白山羊、苔子茶、花魔芋三大优势种业,着力发展山区特色农业,深入实施新一轮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按照“发掘一批优异种质资源,提纯复壮一批地方特色品种,选育一批高产优质突破性品种”模式,搭建育种平台,建设优质种业基地。目前,已成立北川白山羊专家工作站,建成北川花魔芋种芋、北川苔子茶种苗等基地1000余亩。二是突出质量安全,提升产品品质。全面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形成“县乡村企”四级监测体系,现有县、镇、村、企四级监管员231名,县级检测机构1个,乡(村)农残快速检测室21个,形成“全员、全域、全程、全名”的网格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格局,历年来,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8%以上。制定现代农业园区“一园一策”提升行动方案,明确不同园区建设标准,石椅村苔子茶、枇杷等产业基地建成省级、市级现代农业园区各1个。三是突出发展方向,做响产业品牌。实施品牌建设“孵化、提升、创新、整合、信息”五大行动,形成“羌食荟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品牌培育模式,积极开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名特优新等农产品认证工作,全县“三品一标”农产品达56个,打造“羌食荟”县级农业公用品牌,“北川苔子茶”入选省级“川字号”优秀农产品品牌荟萃,石椅村成功创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三、注重旅游升级,扬起乡村振兴“迎风帆”。一是做靓生态本底,高品质推进宜居宜游。出台《北川羌族自治县“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攻坚行动”,深入推进村社“五清”、场镇“四定”、城区“四化”。统筹乡村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建设具有山区特色的绿化景观,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6.02%,空气负氧离子最高浓度达到11-28万个/立方米,获批第三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成功创建“美丽四川·宜居乡村”达标村187个,1镇9村荣获全省首批乡村治理示范村镇。二是做活文旅产业,高质量推进文化振兴。坚持文化搭台、旅游唱戏,创新“非遗+乡村振兴”“文化+乡村振兴”等模式,培育羌历新年、大禹祭祀、莎朗节等三大民俗文化品牌,依托禹羌文化和6个A级景区资源、106项非遗项目、201多名非遗传承人,打造正河、西羌神木寨、石椅羌寨等36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带动汇德轩、云云羌、和谐旅游等30余家文旅企业发展壮大。三是做强农旅产业,高水平推进共同富裕。立足山区自然生态资源优势,依托400万亩林地积极发展辛夷林、彩叶林和西羌竹海,重点建设古羌茶叶园区、西羌竹海园区、中羌医药园区“三大农业旅游园区”,开发花卉观赏、森林穿越、山地探险等林旅产品近20个,开发农业观光体验类、果茶蔬菌采摘类等农旅产品30余种,引导5400余户农户发展采摘体验、研学游等,促进当地村集体经济壮大和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四、注重治理增效,筑牢乡村振兴“压舱石” 。一是“健全机制”增强工作执行力。成立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任双组长的工作专班,建立“四大班子”主要负责同志包片区、其他县级领导包乡镇、帮扶部门包村、帮扶责任人包户的四级包保责任体系,优化调整第一书记96名、驻村工作队员195名、结对帮扶干部3423人,压紧压实乡村振兴责任,推动各级干部担当作为。二是“建强堡垒”增强组织战斗力。持续建强村(社区)干部队伍,197名村社干部参与“羌山领头羊”学历提升计划,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1247人,平均年龄46岁,高中以上学历人员占比51%,优秀返乡人才、致富带头人比例达72.6%。目前正在开展驻村帮扶力量轮换,现已经基本确定本轮帮扶村为98个,选派驻村帮扶力量249人。坚持示范带动,采取片区拉练、总拉练、现场观摩、示范项目擂台赛的形式,开展“党建拉练”等活动,起到示范“一批”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成功创建省级乡村振兴先进乡镇2个、示范村13个。三是“三三共治”增强民族团结力。探索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体系,严格落实村(社区)红白理事会备案制度,推广诚信“六条”德政工程“积分制”管理模式,全面完成255个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将羌民族特有的“羌人”“羌规”“羌俗”生动融入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构建“三羌共治”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建立羌俗调解室46个。2022年共调处矛盾纠纷870件,已化解867件,化解率达99%。(供稿单位: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乡村振兴局)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张院静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