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打造高质量脱贫的“宜章样板” ——脱贫攻坚中的实践及启示

时间:2020-12-23 08:19:44来源:中国扶贫网作者:宜章县扶贫办

宜章,2011年列入国家罗霄山片区脱贫攻坚重点县。2014年以来,该县上下发扬“吃得苦、霸得蛮、扎硬寨、打硬仗”的优良传统,尽锐出战、攻坚克难,经过7年艰苦奋战,全县75382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19年3月湖南省政府批复脱贫摘帽。

在深入推进脱贫攻坚中,宜章县坚持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在扶贫小额信贷、产业扶贫、健康扶贫、社会扶贫、就业扶贫等方面,为全省乃至全国创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经验。中央电视台先后4次专题报道宜章县脱贫攻坚相关工作,先后承办全国产业精准扶贫现场观摩会、全国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现场会,2019年6月宜章县脱贫攻坚《创新“三招解难题、干出脱贫新天地》经验做法被国扶办专题发文向全国推介。荣获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并在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暨脱贫攻坚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上作报告。2019年、2020年县委书记王建球先后赴吉林、黑龙江、内蒙古、重庆、四川、陕西等地参加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

一、主要经验做法

1.扶贫小额信贷模式全国推介。2014年国家出台了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后,宜章县积极探索创新,推行扶贫小额信贷“三级平台、四员服务、五步清收”办法,即建立县乡村三级金融扶贫服务平台,对用贷户明确信贷管户员、产业指导员、科技特派员、电商销售员“四员”跟踪服务,自主开发扶贫小额信贷管理系统,建立风险防控“五步法”。2019年全国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现场会、全省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现场会在宜章召开,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评价宜章“创新了工作的路径和方法”。

2.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模式全省推广。2017年9月,宜章县依托城乡居民医保信息系统,创新构建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平台,实行“一揽子”政策保障、“一张卡”看病就医、“一站式”即时结算、“一张单”明示待遇,最大限度地简化住院报销流程,有效杜绝错报、漏报、人情报的现象发生,切实解决群众“住院难”“报账难”“获得感不高”等问题。2018年在全省推进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宜章县健康扶贫模式和“四个一”管理机制在湖南省全面推广运行。

3.社会扶贫凝聚向上向善正能量。2016年底成立全国首个以好人名义命名的社会公益团体——宜章县好人协会,四年来逐渐实现县乡村三级组织全覆盖,注册会员4万余名。坚持“中国社会扶贫网+好人军团”线上线下齐发力,累计开展志愿服务万余次,筹集物资和资金4000余万元。组建“好人义务宣讲队”“好人基层扶贫讲堂”,3600多名贫困户主动加入好人协会。荣获2017“感动湖南十佳人物”前三甲、“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4.“我脱贫、共发展”产业扶贫全覆盖。围绕省委、省政府“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思路,提出“面对市场选产业、选准产业找能人、找好能人帮穷人、能人穷人共发展”的产业扶贫路径,建立健全带贫主体遴选“四评机制”,探索“保底收益+按股分红、收益提前置换”“让资金变股金、让工资转股金、让收益成股金”等利益联结模式,实现产业帮扶全覆盖。2016年全国产业精准扶贫现场观摩会、全省产业扶贫现场会先后在宜章召开,2018年在全省产业扶贫暨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材料。

5.“互联网+稳就业”实现就业不愁岗。运用互联网技术,建立“易就业”管理服务信息平台,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就业超市,精准服务和管理贫困户的就业工作,实现就业信息“一网汇集”,求职用工“一键匹配”,走访帮扶“一线跟踪”,整县推进“一体调度”。 目前,已有534家企业入驻“易就业”服务系统,通过人岗匹配累计帮助3100多名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岗就业,全县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为去年底的105%。2019年郴州市县(市、区)委书记稳扶贫、稳就业现场会在宜章召开。

6.教育扶贫“学有所成”帮扶工程育才成才。建立健全“双线控辍”“四包一”“失辍学周报告”工作机制,积极开展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活动。在全省率先实施义务教育非寄宿贫困学生、学前教育贫困生政策享受“补天窗”政策,实现从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积极推进教育扶贫“学有所成”帮扶工程,实行教师与贫困家庭学生“一对一”学业辅导、励志疏导、就业指导。2014年以来,全县共有1961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参加高考,考取专科及以上1795人,占贫困生参加高考总人数的91.53%。

7.抓党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干部选拔任用“三比一看”制度,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推行村级“网络化+户积分”管理机制,实现“小网格、大治理,小积分、大激励”。依托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在246个行政村搭建以党群连心站为引领的“五站合一”平台,实现扶贫小额贷款、小额取款还款、电商交易“三个不出村”。在全省率先推行防返贫防致贫稳脱贫责任险,充分发挥保险功能,着力稳定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二、几点启示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前提。县委、县政府在思想认识、节奏把握、推进力度、工作作风上全面向党中央看齐,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政治任务、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来抓,明确所有人力、财力、物力服从服务于脱贫攻坚,把最精锐的力量、最优质的资源下沉到脱贫攻坚一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最坚强保障。

二是坚持精准方略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方法。在精准扶贫方面,积极探索“我脱贫、共发展”的产业扶贫路子,扎实开展脱贫攻坚“五大工程”,取得了较好实效。在巩固脱贫成果上,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将贫困户分为稳定脱贫户、巩固提升户、重点扶持户三类,进行高效管理。实践证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既是理论之基、又管实践之用,只要精准用好了,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勇于探索创新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关键。宜章县在发现问题后,善于调查研究,解剖麻雀,创新推出了一些务实管用举措。实践证明,只有始终坚持“落实+创新=成效”的工作理念,在狠抓落实、学透政策、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聚焦关键瓶颈,创新工作思路,探索方法路径,大胆决策部署,才能推动政策精准落到实处。

四是锻炼过硬作风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保障。宜章这场脱贫攻坚战,之所以能够取得决定性胜利,关键还是干部作风过硬。为了将扶贫政策落实,每年部署开展1-2个主题活动,县委书记、县长以身作则,以走访摸实情、促脱贫、转作风。实践证明,只有严厉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才能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五是激发内生动力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动力。县委、县政府坚持扶志与扶智一起抓,在每个村都开设了“基层扶贫讲堂”,每年评选“十大志在脱贫先进典型”,通过挖掘推介身边的脱贫典型,用身边的人和事激励贫困群众增强脱贫信心,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实践证明,只有积极组织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才能从根本上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标签经验交流    
观察思考

打造高质量脱贫的“宜章样板” ——脱贫攻坚中的实践及启示

时间:2020-12-23 08:19:44

来源:中国扶贫网

作者:宜章县扶贫办

宜章,2011年列入国家罗霄山片区脱贫攻坚重点县。2014年以来,该县上下发扬“吃得苦、霸得蛮、扎硬寨、打硬仗”的优良传统,尽锐出战、攻坚克难,经过7年艰苦奋战,全县75382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19年3月湖南省政府批复脱贫摘帽。

在深入推进脱贫攻坚中,宜章县坚持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在扶贫小额信贷、产业扶贫、健康扶贫、社会扶贫、就业扶贫等方面,为全省乃至全国创造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样板经验。中央电视台先后4次专题报道宜章县脱贫攻坚相关工作,先后承办全国产业精准扶贫现场观摩会、全国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现场会,2019年6月宜章县脱贫攻坚《创新“三招解难题、干出脱贫新天地》经验做法被国扶办专题发文向全国推介。荣获2019年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并在全国脱贫攻坚奖表彰大会暨脱贫攻坚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上作报告。2019年、2020年县委书记王建球先后赴吉林、黑龙江、内蒙古、重庆、四川、陕西等地参加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

一、主要经验做法

1.扶贫小额信贷模式全国推介。2014年国家出台了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后,宜章县积极探索创新,推行扶贫小额信贷“三级平台、四员服务、五步清收”办法,即建立县乡村三级金融扶贫服务平台,对用贷户明确信贷管户员、产业指导员、科技特派员、电商销售员“四员”跟踪服务,自主开发扶贫小额信贷管理系统,建立风险防控“五步法”。2019年全国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现场会、全省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现场会在宜章召开,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评价宜章“创新了工作的路径和方法”。

2.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模式全省推广。2017年9月,宜章县依托城乡居民医保信息系统,创新构建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平台,实行“一揽子”政策保障、“一张卡”看病就医、“一站式”即时结算、“一张单”明示待遇,最大限度地简化住院报销流程,有效杜绝错报、漏报、人情报的现象发生,切实解决群众“住院难”“报账难”“获得感不高”等问题。2018年在全省推进健康扶贫“一站式”结算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宜章县健康扶贫模式和“四个一”管理机制在湖南省全面推广运行。

3.社会扶贫凝聚向上向善正能量。2016年底成立全国首个以好人名义命名的社会公益团体——宜章县好人协会,四年来逐渐实现县乡村三级组织全覆盖,注册会员4万余名。坚持“中国社会扶贫网+好人军团”线上线下齐发力,累计开展志愿服务万余次,筹集物资和资金4000余万元。组建“好人义务宣讲队”“好人基层扶贫讲堂”,3600多名贫困户主动加入好人协会。荣获2017“感动湖南十佳人物”前三甲、“全国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4.“我脱贫、共发展”产业扶贫全覆盖。围绕省委、省政府“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思路,提出“面对市场选产业、选准产业找能人、找好能人帮穷人、能人穷人共发展”的产业扶贫路径,建立健全带贫主体遴选“四评机制”,探索“保底收益+按股分红、收益提前置换”“让资金变股金、让工资转股金、让收益成股金”等利益联结模式,实现产业帮扶全覆盖。2016年全国产业精准扶贫现场观摩会、全省产业扶贫现场会先后在宜章召开,2018年在全省产业扶贫暨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材料。

5.“互联网+稳就业”实现就业不愁岗。运用互联网技术,建立“易就业”管理服务信息平台,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就业超市,精准服务和管理贫困户的就业工作,实现就业信息“一网汇集”,求职用工“一键匹配”,走访帮扶“一线跟踪”,整县推进“一体调度”。 目前,已有534家企业入驻“易就业”服务系统,通过人岗匹配累计帮助3100多名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岗就业,全县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为去年底的105%。2019年郴州市县(市、区)委书记稳扶贫、稳就业现场会在宜章召开。

6.教育扶贫“学有所成”帮扶工程育才成才。建立健全“双线控辍”“四包一”“失辍学周报告”工作机制,积极开展残疾儿童随班就读和送教上门活动。在全省率先实施义务教育非寄宿贫困学生、学前教育贫困生政策享受“补天窗”政策,实现从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积极推进教育扶贫“学有所成”帮扶工程,实行教师与贫困家庭学生“一对一”学业辅导、励志疏导、就业指导。2014年以来,全县共有1961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参加高考,考取专科及以上1795人,占贫困生参加高考总人数的91.53%。

7.抓党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立干部选拔任用“三比一看”制度,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推行村级“网络化+户积分”管理机制,实现“小网格、大治理,小积分、大激励”。依托村级综合服务平台,在246个行政村搭建以党群连心站为引领的“五站合一”平台,实现扶贫小额贷款、小额取款还款、电商交易“三个不出村”。在全省率先推行防返贫防致贫稳脱贫责任险,充分发挥保险功能,着力稳定巩固提升脱贫成果。

二、几点启示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前提。县委、县政府在思想认识、节奏把握、推进力度、工作作风上全面向党中央看齐,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政治任务、压倒一切的头等大事来抓,明确所有人力、财力、物力服从服务于脱贫攻坚,把最精锐的力量、最优质的资源下沉到脱贫攻坚一线,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最坚强保障。

二是坚持精准方略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方法。在精准扶贫方面,积极探索“我脱贫、共发展”的产业扶贫路子,扎实开展脱贫攻坚“五大工程”,取得了较好实效。在巩固脱贫成果上,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将贫困户分为稳定脱贫户、巩固提升户、重点扶持户三类,进行高效管理。实践证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既是理论之基、又管实践之用,只要精准用好了,就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勇于探索创新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关键。宜章县在发现问题后,善于调查研究,解剖麻雀,创新推出了一些务实管用举措。实践证明,只有始终坚持“落实+创新=成效”的工作理念,在狠抓落实、学透政策、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聚焦关键瓶颈,创新工作思路,探索方法路径,大胆决策部署,才能推动政策精准落到实处。

四是锻炼过硬作风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保障。宜章这场脱贫攻坚战,之所以能够取得决定性胜利,关键还是干部作风过硬。为了将扶贫政策落实,每年部署开展1-2个主题活动,县委书记、县长以身作则,以走访摸实情、促脱贫、转作风。实践证明,只有严厉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才能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

五是激发内生动力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动力。县委、县政府坚持扶志与扶智一起抓,在每个村都开设了“基层扶贫讲堂”,每年评选“十大志在脱贫先进典型”,通过挖掘推介身边的脱贫典型,用身边的人和事激励贫困群众增强脱贫信心,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实践证明,只有积极组织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才能从根本上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朱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