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陕西富平县: “三个维度”齐发力 巩固成果促振兴

时间:2023-01-17 11:00:00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3年第2期作者:王耀武 李思念

富平县位于陕西省中部,辖16个镇(街道)268个行政村,总面积1242平方公里,总人口78.6万人,是全国闻名的柿子之乡、奶山羊之乡、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近年来,富平县紧扣产业发展、防止规模性返贫、乡村治理精准发力,通过脱贫摘帽后的“接力跑”,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力促乡村全面振兴。

第68页-53.PNG

陕西省富平县天玺农业小镇工作人员正在晾晒柿饼。

增加“厚度”产业“强”起来

富平县坚持产业强县,围绕农业提质增效,坚持一个主导产业、建立一个专班、实现一抓到底,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柿子、奶山羊等特色产业,着力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

政府支持,突出品牌打造,实现“柿”业有成。通过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户组建联合体,形成全产业链订单式经营。推进柿子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和产品合格证制度,开发出柿醋、柿冰酒、柿脯、柿干、柿糕、柿糖等系列产品。为让好产品卖上好价钱,2022年11月开始,富平县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在外富平籍人士为“富平柿饼”代言,打造“富平柿饼·甜蜜中国”全新品牌形象,举行首届富平柿饼全球经销商大会,吸引了百余家全国采购商线上热购、30余家采购商现场签约,并组团深入上海、南京、深圳等城市开展推介会,助力柿子销售,首批20吨柿饼已于2022年12月中旬出口韩国市场。

政策加持,突出购销联结,兴产业发“羊”财。依托奶山羊产业发展优势,按照“做大规模、做强加工、做亮品牌”要求,设立了1亿元的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金,利用股权投资等方式,扶持重点企业上市。通过政府引导探索制定奶价协商机制,经过对乳品加工企业、镇村的调研,摸清实际情况,组织召开生鲜羊乳价格协商会议,动员7家乳品企业发出倡议书,发布关于规范生鲜羊乳收购秩序的公告,探索建立鲜奶最低保护价制度,引导乳品企业与奶农签订长期购销协议,形成稳固的购销关系,将群众牢牢镶嵌在产业链上。全县已建成奶山羊产业示范园区4个,100只以上养殖场(小区)、家庭牧场600个。

优化结构,突出多元发展,广布局显特色。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坚持“一镇一业”“一村一品”,聚焦小种植、小养殖、小田园、小加工、小商贸“五小”经济,通过优化种植品种、扩大种植面积、增加科技投入,形成了以干“柿”业、发“羊”财为主体,莲菜、甜瓜、苹果、樱桃、花椒、葡萄、蔬菜等特色农产品为支撑的农业产业发展体系。2022年全县花椒种植面积22万亩,新推广苹果新优品种5000亩,群众致富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

提升“温度”群众“暖”起来

为筑牢“防贫坝”,富平县进行顶层设计,聚焦共创新时代幸福美好生活需要,着力实施“五大工程”,县级领导践行“一线工作法”,常态化进村入户访民意、解民忧、办实事。

实施防返贫监测帮扶工程。坚持“全域覆盖、动态监测、一户不漏”,创新“绘就一张网络图、规范一条流程线、亮名一份责任卡、发放一张联系单、建立一个目标卡、完善一份帮扶表”六个一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组建7055名村组网格员及风险排查队伍,落实早发现、早干预、早纳入、早帮扶,有劳动能力的进行开发式帮扶,无劳动能力的做好兜底保障,全县未发生一户脱贫户返贫现象。

实施创业就业服务工程。聚焦脱贫人口及“三类户”就业,通过精准招聘稳就业、技能培训促就业、基地吸纳扩就业、公岗托底保就业、三级网格强保障“四联动一网格”新模式,打出就业帮扶组合拳,让就业有温度、有温情、有质量。2022年,富平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5万人,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9810人,有就业意愿的脱贫户家庭至少实现了一人就业。

实施教育资源下沉工程。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与城乡发展规划紧密结合,通过“改、扩、建”着力补齐短板改善办学条件,实施城区“369”校建工程(新建初中3所、小学6所、幼儿园9所)、镇区“三个一”工程(每个镇区规划保留1所初中、1所中心小学、1所幼儿园)、乡村“小而美”学校(学生少、规模小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推动优质师资下沉,2022年向农村学校补充教师350名,选派支教教师40名。持续完善控辍保学工作责任制,精准落实建档立卡脱贫户家庭资助政策,开展“党员帮扶”“千名教师进万家”等家访活动,让每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有教、生活有帮、困难有助、无辍学现象。

实施医疗救助托底工程。按照“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广覆盖”医疗救助理念,灵活运用医保多重保障、梯次减负等政策,全县27家公立医疗机构全部落实脱贫人口和“三类人群”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及出院“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政策,将惠民资金用到“刀刃”上,建档立卡脱贫户和“三类人群”医疗100%参保,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发生。                        

实施社会帮扶援助工程。聚焦首位产业、种植养殖、集体经济,投资1.5亿余元,实施财政衔接项目142个,着力稳粮保供、发展壮大产业。聚焦贷款帮扶,强化78个村级互助资金协会管理,落实“精准投放、应贷尽贷”,累计发放会员借款2996户8662万元,有力解决农村群众产业发展资金难问题。聚焦农产品消费帮扶,维护好832平台帮扶属性,打通农产品“供销链”,围绕“质量合格、价格合理、带贫真实”下功夫,不断提高助农促销成效。

第70页-54.PNG

陕西省富平县刘集镇大张村村容村貌实景图。

加大“力度”乡村“靓”起来

富平县坚持党建引领,把资源、服务、管理延展到镇村社区,着力构建“大家齐参与、好坏一块评、事事有人管”的治理体系。

党建引领发力,塑造队伍美。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强化驻村帮扶,严把选人“质量关”、用人“专业关”、实绩“考核关”,选派111支驻村工作队助力巩固衔接工作。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建立了柿子、奶山羊等产业党支部24个,吸纳党员396名,推动支柱产业做大做强。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揪心事,创新实行党建引领建好小平台、提供小方便、化解小矛盾、点亮小心愿、宣传小人物的社区治理“五小服务”模式,打通社区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乡村建设给力,夯实基础美。围绕乡村建设行动,农村电网改造、安全饮水工程、村文化广场建设实现全覆盖,建成市级首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和县镇村三级转运体系,全县90%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置,完成“百兆乡村”和“数字乡村”120座5G基站,数字惠农、智慧兴村跑出“加速度”,石川河沿线7个村级污水处理站建成,共创建省市级美丽宜居乡村33个。

乡风文明聚力,强化内涵美。以“感恩奋进、全民阅读、文明交通、文明餐饮、文明礼仪、单位创建”六大行动为抓手,启动“全民唱响十个一 共建共享文明城”系列活动,全力打造10张城市名片,建成137个城市书房,通过“怀德生日会”润泽民心,村级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多个组织,定期评选“平安家庭”“五好文明家庭”“好婆媳”,发挥榜样力量,为乡村振兴增添内涵。

比学赶超助力,突出环境美。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提升“五年行动”,创新“红黄旗”考核制度,坚持每季度交叉观摩、交流互学、开会讲评、补短强弱,以红旗正面激励、黄旗反向倒逼,不断擦亮乡村“颜值”,目前全县268个村实现全域达标、全域验收。同时,实施“大美频阳城 春风一县花”行动,添绿、增景、亮化城乡容颜,累计栽植各类苗木100余万株,推动农村更干净、更美丽、更宜居。

(作者单位:陕西省富平县乡村振兴局)

0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标签经验交流    
观察思考

陕西富平县: “三个维度”齐发力 巩固成果促振兴

时间:2023-01-17 11:00:00

来源:《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3年第2期

作者:王耀武 李思念

富平县位于陕西省中部,辖16个镇(街道)268个行政村,总面积1242平方公里,总人口78.6万人,是全国闻名的柿子之乡、奶山羊之乡、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近年来,富平县紧扣产业发展、防止规模性返贫、乡村治理精准发力,通过脱贫摘帽后的“接力跑”,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力促乡村全面振兴。

第68页-53.PNG

陕西省富平县天玺农业小镇工作人员正在晾晒柿饼。

增加“厚度”产业“强”起来

富平县坚持产业强县,围绕农业提质增效,坚持一个主导产业、建立一个专班、实现一抓到底,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柿子、奶山羊等特色产业,着力把资源优势转变为市场优势。

政府支持,突出品牌打造,实现“柿”业有成。通过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种植户组建联合体,形成全产业链订单式经营。推进柿子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和产品合格证制度,开发出柿醋、柿冰酒、柿脯、柿干、柿糕、柿糖等系列产品。为让好产品卖上好价钱,2022年11月开始,富平县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在外富平籍人士为“富平柿饼”代言,打造“富平柿饼·甜蜜中国”全新品牌形象,举行首届富平柿饼全球经销商大会,吸引了百余家全国采购商线上热购、30余家采购商现场签约,并组团深入上海、南京、深圳等城市开展推介会,助力柿子销售,首批20吨柿饼已于2022年12月中旬出口韩国市场。

政策加持,突出购销联结,兴产业发“羊”财。依托奶山羊产业发展优势,按照“做大规模、做强加工、做亮品牌”要求,设立了1亿元的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金,利用股权投资等方式,扶持重点企业上市。通过政府引导探索制定奶价协商机制,经过对乳品加工企业、镇村的调研,摸清实际情况,组织召开生鲜羊乳价格协商会议,动员7家乳品企业发出倡议书,发布关于规范生鲜羊乳收购秩序的公告,探索建立鲜奶最低保护价制度,引导乳品企业与奶农签订长期购销协议,形成稳固的购销关系,将群众牢牢镶嵌在产业链上。全县已建成奶山羊产业示范园区4个,100只以上养殖场(小区)、家庭牧场600个。

优化结构,突出多元发展,广布局显特色。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坚持“一镇一业”“一村一品”,聚焦小种植、小养殖、小田园、小加工、小商贸“五小”经济,通过优化种植品种、扩大种植面积、增加科技投入,形成了以干“柿”业、发“羊”财为主体,莲菜、甜瓜、苹果、樱桃、花椒、葡萄、蔬菜等特色农产品为支撑的农业产业发展体系。2022年全县花椒种植面积22万亩,新推广苹果新优品种5000亩,群众致富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

提升“温度”群众“暖”起来

为筑牢“防贫坝”,富平县进行顶层设计,聚焦共创新时代幸福美好生活需要,着力实施“五大工程”,县级领导践行“一线工作法”,常态化进村入户访民意、解民忧、办实事。

实施防返贫监测帮扶工程。坚持“全域覆盖、动态监测、一户不漏”,创新“绘就一张网络图、规范一条流程线、亮名一份责任卡、发放一张联系单、建立一个目标卡、完善一份帮扶表”六个一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组建7055名村组网格员及风险排查队伍,落实早发现、早干预、早纳入、早帮扶,有劳动能力的进行开发式帮扶,无劳动能力的做好兜底保障,全县未发生一户脱贫户返贫现象。

实施创业就业服务工程。聚焦脱贫人口及“三类户”就业,通过精准招聘稳就业、技能培训促就业、基地吸纳扩就业、公岗托底保就业、三级网格强保障“四联动一网格”新模式,打出就业帮扶组合拳,让就业有温度、有温情、有质量。2022年,富平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5万人,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9810人,有就业意愿的脱贫户家庭至少实现了一人就业。

实施教育资源下沉工程。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与城乡发展规划紧密结合,通过“改、扩、建”着力补齐短板改善办学条件,实施城区“369”校建工程(新建初中3所、小学6所、幼儿园9所)、镇区“三个一”工程(每个镇区规划保留1所初中、1所中心小学、1所幼儿园)、乡村“小而美”学校(学生少、规模小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推动优质师资下沉,2022年向农村学校补充教师350名,选派支教教师40名。持续完善控辍保学工作责任制,精准落实建档立卡脱贫户家庭资助政策,开展“党员帮扶”“千名教师进万家”等家访活动,让每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有教、生活有帮、困难有助、无辍学现象。

实施医疗救助托底工程。按照“托底线、救急难、可持续、广覆盖”医疗救助理念,灵活运用医保多重保障、梯次减负等政策,全县27家公立医疗机构全部落实脱贫人口和“三类人群”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及出院“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政策,将惠民资金用到“刀刃”上,建档立卡脱贫户和“三类人群”医疗100%参保,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发生。                        

实施社会帮扶援助工程。聚焦首位产业、种植养殖、集体经济,投资1.5亿余元,实施财政衔接项目142个,着力稳粮保供、发展壮大产业。聚焦贷款帮扶,强化78个村级互助资金协会管理,落实“精准投放、应贷尽贷”,累计发放会员借款2996户8662万元,有力解决农村群众产业发展资金难问题。聚焦农产品消费帮扶,维护好832平台帮扶属性,打通农产品“供销链”,围绕“质量合格、价格合理、带贫真实”下功夫,不断提高助农促销成效。

第70页-54.PNG

陕西省富平县刘集镇大张村村容村貌实景图。

加大“力度”乡村“靓”起来

富平县坚持党建引领,把资源、服务、管理延展到镇村社区,着力构建“大家齐参与、好坏一块评、事事有人管”的治理体系。

党建引领发力,塑造队伍美。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强化驻村帮扶,严把选人“质量关”、用人“专业关”、实绩“考核关”,选派111支驻村工作队助力巩固衔接工作。将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建立了柿子、奶山羊等产业党支部24个,吸纳党员396名,推动支柱产业做大做强。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揪心事,创新实行党建引领建好小平台、提供小方便、化解小矛盾、点亮小心愿、宣传小人物的社区治理“五小服务”模式,打通社区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乡村建设给力,夯实基础美。围绕乡村建设行动,农村电网改造、安全饮水工程、村文化广场建设实现全覆盖,建成市级首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和县镇村三级转运体系,全县90%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置,完成“百兆乡村”和“数字乡村”120座5G基站,数字惠农、智慧兴村跑出“加速度”,石川河沿线7个村级污水处理站建成,共创建省市级美丽宜居乡村33个。

乡风文明聚力,强化内涵美。以“感恩奋进、全民阅读、文明交通、文明餐饮、文明礼仪、单位创建”六大行动为抓手,启动“全民唱响十个一 共建共享文明城”系列活动,全力打造10张城市名片,建成137个城市书房,通过“怀德生日会”润泽民心,村级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多个组织,定期评选“平安家庭”“五好文明家庭”“好婆媳”,发挥榜样力量,为乡村振兴增添内涵。

比学赶超助力,突出环境美。扎实开展人居环境提升“五年行动”,创新“红黄旗”考核制度,坚持每季度交叉观摩、交流互学、开会讲评、补短强弱,以红旗正面激励、黄旗反向倒逼,不断擦亮乡村“颜值”,目前全县268个村实现全域达标、全域验收。同时,实施“大美频阳城 春风一县花”行动,添绿、增景、亮化城乡容颜,累计栽植各类苗木100余万株,推动农村更干净、更美丽、更宜居。

(作者单位:陕西省富平县乡村振兴局)

总监审:姚卜成
监 审:韩世雄
责任编辑:胡津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专题专栏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管理团队|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 版权所有:中国乡村振兴网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北街1号农业农村部太阳宫办公区12层 邮编:100028 投诉电话:(010)59195820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 丨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
主管:国家乡村振兴局 主办:中国乡村振兴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10120230004 丨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40091丨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28022号丨北京市公安局备案号110105005973
京ICP备2022015544号-1